小說《西游記》因濃厚的神話色彩、形象鮮明的人物、曲折多變的情節(jié)和生動幽默的語言而廣受讀者喜愛,成為了中國古典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小說塑造了無數(shù)妖魔鬼怪的形象,它們或威猛、或狡猾、或奇異,為故事增添了無盡色彩。今讀《西游記》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與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不僅感受到了作者的生花妙筆,更發(fā)現(xiàn)其中所蘊藏的自然常識。
唐僧在蛇盤山鷹愁澗收服白龍馬后,與孫悟空一起來到黑風山觀音禪院住宿。孫悟空顯擺觀音菩薩在長安賜予的錦襕袈裟,引起禪院住持金池長老的貪欲,遂謀劃深夜火燒唐僧師徒以奪取袈裟。沒想到孫悟空識破了長老的毒計,不僅向廣目天王借得辟火罩來保護唐僧,還放火燒了禪院。大火中,與金池長老素有交往的黑風山怪(黑熊精)趁亂偷走袈裟。孫悟空安頓好唐僧后,前往黑風山尋找袈裟。孫悟空聽到黑熊精與一個蛇精和一個狼怪籌劃開“佛衣會”,于是先打死蛇精,再變身為金池長老赴會。沒想到被黑熊精識破,孫悟空只好請來觀音菩薩相助,并擊斃了狼怪。后觀音菩薩變身為道士,哄勸黑熊精服下孫悟空變化而成的仙丹。黑熊精被肚內(nèi)的孫悟空折騰得痛不可忍,只能交回袈裟,最終被觀音菩薩帶回珞珈山,收為守山大神 。
住在黑風山黑風洞的黑風山怪“必定是個黑熊精”:它不僅像孫悟空嘲笑的“燒窯的一般,筑煤的無二”那樣全身漆黑,甚至頭巾、鎧甲、靴子和手持的武器都是黑色的,真是一黑到底。那么,黑風山怪到底對應自然界中的哪種熊呢?
從動物分類學而言,熊是食肉目熊科5屬8種動物的統(tǒng)稱。按照個頭大小排列,這8 種熊分別是熊屬的北極熊、棕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懶熊屬的懶熊,眼鏡熊屬的眼鏡熊,大熊貓屬的大熊貓和馬來熊屬的馬來熊(又稱太陽熊)。我們可以根據(jù)這8 種熊的特征來確定黑風山怪的身份。
從體色上看,可以首先排除白色的北極熊、棕色的棕熊和黑白相間的大熊貓。從產(chǎn)地上看,可以繼續(xù)排除產(chǎn)于北美洲的美洲黑熊和產(chǎn)于南美洲的眼鏡熊(也是唯一一種產(chǎn)于南半球的熊)。經(jīng)過以上排除,目前還剩懶熊、馬來熊和亞洲黑熊。懶熊在我國僅分布于西藏藏南地區(qū)。馬來熊是體形最小且從不冬眠的一種熊,主要出產(chǎn)于東南亞各國,我國境內(nèi)馬來熊的目擊記錄極少—近半個世紀以來,僅有云南盈江接近緬甸的邊界地區(qū)有過數(shù)次記錄—據(jù)此推測,我國可能已經(jīng)不存在馬來熊的完整繁殖種群。所以,人生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江浙地區(qū)的吳承恩見過懶熊和馬來熊,并把它們寫進書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此這般篩選下來,只剩下亞洲黑熊了?!段饔斡洝分械暮陲L山怪自稱“熊羆”,而在我國古書中,“熊”指黑熊,“羆”指棕熊。我國境內(nèi)當然不可能有美洲黑熊,所以黑風山怪必是亞洲黑熊無疑。
亞洲黑熊和美洲黑熊都是毛色以黑色為主的大型熊科動物,兩者外形上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亞洲黑熊的胸前有一條明亮的月牙兒似的白斑,因此它又被稱為“月熊”。歷史上,亞洲黑熊曾廣泛分布于亞洲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但由于環(huán)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目前僅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南亞和中亞的部分區(qū)域,包括俄羅斯、日本、朝鮮、中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國。在中國國內(nèi),亞洲黑熊目前主要分布于東北、華中和西南的山林地區(qū),在華東和華南地區(qū)呈高度碎片化分布,臺灣島的中央山脈仍有野生亞洲黑熊,但海南島上的原生亞洲黑熊種群已基本滅絕。
在《西游記》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中,曾出現(xiàn)一位“熊山君”,它的原型其實也是一頭亞洲黑熊,這頭熊被形容為“跑林逞怒威……綠樹能攀折”??梢姡?亞洲黑熊在其棲息地內(nèi)能夠充分適應多種生存環(huán)境, 無論是在闊葉林還是在針葉林,它們都能活動自如。“詩仙”李白在名篇《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寫道:“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碧炖焉轿挥诮裾憬〗B興市新昌縣,海拔為800 ~900米。李白夢游天姥山時見過亞洲黑熊,在巖石泉水間聽過黑熊的咆哮,那咆哮聲震驚了森林山巔。宋代詩人梅堯臣也曾寫過“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雖然那時并沒有動物學家對亞洲黑熊的行為進行觀察記錄,但這兩位相距300余年的大文豪的詩句恰好證明了古人已經(jīng)知道亞洲黑熊身手敏捷,攀巖上樹無所不能。
亞洲黑熊具備絕佳的爬樹能力,它爬樹是為了“捅蜂窩”,因為蜂巢中的蜂蜜和蜜蜂能為它提供充足的糖分和蛋白質(zhì)。除了蜂蜜和蜜蜂, 玉米、漿果、堅果、田鼠、野兔、大馬哈魚等都是亞洲黑熊的最愛??梢?,亞洲黑熊并非無肉不歡,而是擅于葷素搭配的:春季多吃植物,夏季多吃肉;為了越冬,它會從秋天開始“貼膘”—大量吃熱量極高的各類果實以積累足夠多的脂肪。秋冬轉(zhuǎn)換之際,肥碩的亞洲黑熊便會尋找一個合適的樹洞或巖洞(東北獵戶常將其稱為“天倉”“地倉”),然后鉆進去冬眠,直到來年3月方才出眠(個別個體甚至能一覺睡到5 月上旬)。值得注意的是,在較為寒冷的地區(qū),亞洲黑熊不分雌雄都會冬眠;但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僅有懷孕的雌性亞洲黑熊才會冬眠。
雄性亞洲黑熊每年6、7月發(fā)情, 懷孕后的雌熊會于當年11月至翌年3月產(chǎn)仔,每胎1~3只。帶仔的雌熊攻擊性極強;而受傷或受驚擾后的成年亞洲黑熊,不論雌雄,都有著更強的攻擊性,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有些人覺得亞洲黑熊體格肥碩、動作遲緩,不如虎豹那樣威風凜凜,實則不然。亞洲黑熊雖然視力欠佳,但嗅覺和聽覺極其靈敏;必要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奔跑和打斗;它們結(jié)實健壯,皮糙肉厚,自然界中能夠輕松戰(zhàn)而勝之的對手并不多。正如《西游記》中描寫的那樣:“雄豪多膽量,輕健夯身軀。涉水惟兇力,跑林逞怒威?!边@也難怪本領高超的孫悟空和黑風山怪“斗了十數(shù)回合”,直到“紅日當午”也“不分勝負”。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熊掌是一道珍饈,這催生了非法野味貿(mào)易,導致野生亞洲黑熊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另外,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干燥熊膽汁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亞洲黑熊便成了熊膽汁提取中最常用的熊科物種。20世紀80年代濫用的“ 活熊取膽” 方式( 通過插管引流的方式, 從人工飼養(yǎng)的黑熊體內(nèi)持續(xù)獲取膽汁)令無數(shù)黑熊承受了極大的痛苦。該方式因為養(yǎng)殖環(huán)境惡劣、取膽方式野蠻而致黑熊病死率高升;又要飼養(yǎng)又要繁殖的需求也導致對亞洲黑熊的濫捕濫殺。
我國早已將“ 活熊取膽” 認定為違法行為,并成功開展亞洲黑熊人工馴化養(yǎng)殖無管引流取膽汁技術(shù),該技術(shù)不僅可以保證亞洲黑熊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繁殖, 也能保證膽汁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
當然, 干燥熊膽汁只是一味普通的中藥, 并非不可代替, 其中的核心有效成分是熊去氧膽酸,該成分能降低膽固醇的合成、抑制膽結(jié)石的形成, 對中毒性肝炎、膽囊炎、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有一定治療效果。不過, 鵝去氧膽酸和豬去氧膽酸也具有類似療效,能夠替代熊去氧膽酸。而且, 還有幾十種草藥具有與熊膽汁相似的養(yǎng)肝護膽功效,且價格更低。
我國早在1988年就將亞洲黑熊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愿它們?nèi)绾陲L洞口對聯(lián)所言:“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p>
【責任編輯】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