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持續(xù)以兒童需求為導向,推動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發(fā)展的方方面面,讓這座“塞上明珠”真正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幸福家園。
2023年4月,銀川市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名單,成為西北地區(qū)推進兒童友好理念的先行者。銀川市婦聯(lián)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以“1米高度看城市”的視角,參與推動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規(guī)劃、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實踐案例。
銀川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不僅關注硬件設施的適兒化改造,更注重兒童參與、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塞上樣本”,讓城市真正為兒童而建、因兒童而變。
讓城市空間更懂孩子的心
每天清晨,銀川市興慶區(qū)第十八小學官湖校區(qū)門口的智慧斑馬線都會準時亮起柔和的光。這條彩色的斑馬線,不僅外觀鮮艷活潑,更暗藏玄機—當孩子們踏上斑馬線時,地面燈光會自動閃爍,提示小朋友注意交通安全。這一暖心設計讓許多家長放下了懸著的心。據(jù)統(tǒng)計,該斑馬線投入使用半年多來,學校周邊交通事故率下降了62%,家長滿意度達到98%。
銀川市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全市兒童出行安全的重點難點問題,并聯(lián)合多部門逐一破解。多所學校周邊道路實施了慢行系統(tǒng)改造工程。慶豐街、利民街等路段新增了彩色步道、安全護欄和醒目標識,三條兒童友好公交專線的開通更讓乘車變成一件快樂的事—低踏板設計、卡通涂裝車廂、專用安全座椅,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著對兒童的關愛。
公園也是細節(jié)滿滿。銀川市大團結廣場南側的兒童友好小微公園,特別注重融入本土元素,游樂設施的造型靈感來自賀蘭山巖畫,地面彩繪講述的是黃河文化故事。這種寓教于樂的設計理念,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好評。銀川市節(jié)水主題公園也很亮眼,依托銀川市第一再生水廠建設基礎而建,打造成集生態(tài)景觀、科普教育、互動體驗與兒童活動于一體的復合型兒童友好空間,成為“遛娃圣地”。
銀川市近年來還大力推進“兒童之家”建設,目前已建成“兒童之家”518個,覆蓋545個城鄉(xiāng)社區(qū),覆蓋率95.27%,成為孩子們放學后的快樂驛站。七子連湖社區(qū)的“兒童之家”活動非常豐富,社區(qū)婦聯(lián)充分參與社區(qū)活動中心的活動設計,繪本區(qū)、手工區(qū)、游戲區(qū)劃分得井井有條;戶外廣場上,新安裝的籃球架和秋千總是熱鬧非凡;最特別的是社區(qū)設立的“兒童議事廳”,這里定期召開兒童議事會,孩子們可以為社區(qū)建設提出建議。9歲的馬昊然提出的建議不久前剛剛被采納,他興奮地說:“沒想到我們小孩說的話大人們真的會聽!”
銀川市把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作為一項暖心工程來抓,非常注重宣傳。銀川市委宣傳部和銀川市婦聯(lián),牽頭兒童友好城市宣傳,利用主流媒體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化宣傳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像講故事一樣把兒童友好理念傳播到城市的每個角落,還面向全市征集了兒童友好城市的Logo和宣傳口號,拍攝了充滿童趣的公益短片。
最讓孩子們開心的是,銀川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市委宣傳部連續(xù)兩年為孩子們慶祝六一兒童節(jié)。那一天,整座城市都在為他們點亮祝福。高樓大廈的燈光秀、商場的大屏幕、公交車的顯示屏,到處都能看到溫馨的兒童節(jié)祝福。這份特別的節(jié)日禮物,傳遞著對孩子們的關愛。
讓民族團結的種子生根發(fā)芽
在銀川市,兒童友好不僅體現(xiàn)于城市空間的精心設計,更深深融入文化教育的血脈之中—民族團結的種子正通過一個個生動實踐悄然播撒。
“福建的小伙伴們,你們看,這是我們寧夏的枸杞!”在銀川市金鳳區(qū)第十八小學的“云端課堂”上,回族學生馬小蘭正通過屏幕向遠在千里之外的同學們展示家鄉(xiāng)特產。這樣的場景在銀川的校園里已經司空見慣。自2022年起,銀川市教育部門啟動了“云端課堂促三交”項目,組織本地學校與山東、福建等7省區(qū)的14所小學建立結對關系。通過定期的線上交流活動,6萬多名各族兒童在“云端”相識相知,共同學習,分享生活趣事。這樣的文化交流,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民族團結的種子。
每年暑假,“閩寧芬芳·筑夢未來”夏令營都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活動。銀川市婦聯(lián)積極參與組織,讓銀川和福建兩地的孩子們同吃同住,一起體驗農耕勞作,學習非遺技藝,在朝夕相處中建立真摯的友誼。在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zhèn),這樣的交流更加深入。當?shù)貗D聯(lián)組織孩子們與福建援寧干部子女結對,開展“書信手拉手”活動。一封封充滿童真的信件,架起了兩地兒童心靈溝通的橋梁。
銀川市興慶區(qū)實驗二小臻園校區(qū)打造了臻園兒童友好館,將民族團結進步融入教育創(chuàng)新工作中。2022年7月,作為興慶區(qū)首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實踐基地,學校兒童館面向社區(qū)開放,課后延時服務延展到雙休日,將學校的大門向社區(qū)居民、孩子敞開,讓學校成為文化、活動的集結地。
在銀川市金鳳區(qū)長城花園社區(qū),一場名為“‘紅領巾’尋訪習爺爺足跡,爭當‘石榴籽’好少年”的活動正在火熱進行。黨的二十大代表、長城花園社區(qū)黨委書記趙耐香深入淺出地為青少年講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到社區(qū)了解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等情況的故事。青少年在認真地聆聽中,加深了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豐富內涵的理解,增加了對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認知和情感認同?;顒咏Y束時,全體合唱《愛我中華》的嘹亮歌聲,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從細節(jié)做起,銀川市讓兒童友好城市的理念落地生根。在這里,孩子們的笑臉是最美的風景,孩子們的成長是城市最大的驕傲。“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永遠在路上?!便y川市婦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雷靜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xù)以兒童需求為導向,讓銀川真正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幸福家園?!边@番話語,道出了所有兒童工作者的心聲,也描繪出銀川兒童友好事業(yè)的美好藍圖。在這座塞上名城里,每一處用心的設計、每一次真誠的互動,都在訴說著同一個理念:讓每顆童心都能在這片土地上自由綻放。這就是銀川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溫暖密碼,也是這座城市送給未來最珍貴的禮物。(文中兒童為化名)
(感謝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婦聯(lián)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