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3-0111-03
新聞短視頻隨著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和普及,不僅對新聞從業(yè)者的專業(yè)技能提出了新的考驗,而且改變了人們接收新聞的方式。為保證新聞工作者制作出優(yōu)秀的新聞短視頻,對他們的技術能力水平、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極高,如何捕捉到引人注目的新聞視頻,怎樣通過后期剪輯制作出優(yōu)異的新聞短視頻,正是每個新聞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主要從拍攝、剪輯兩方面出發(fā)分析新聞短視頻技能,從多個視角探討新聞短視頻的拍攝與剪輯核心技巧,從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為新聞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新聞短視頻的拍攝技巧
(一)鏡頭及構圖技巧
在制作融媒體新聞短視頻時,巧妙的構圖是確保信息有效傳遞的重要因素,它與畫面的均衡與美觀密切相關。畫面布局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觀眾的初步感受,從而決定他們是否愿意繼續(xù)觀看并深人了解新聞內容。
1.新聞短視頻鏡頭藝術
鏡頭可細分為長焦鏡頭、廣角鏡頭和中景鏡頭,各具特色。作為攝影師與觀眾之間的紐帶,它們適用于不同的拍攝場景和目的,并對視頻的呈現和風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角鏡頭因其寬闊的視野和顯著的深度感而聞名,能夠全面呈現新聞現場的環(huán)境與空間結構,特別適用于報道大型活動或事件,有助于觀眾在短時間內了解事件的地點與背景;中景鏡頭著重描繪角色的上半身行為與表情,強調角色情感和細微之處,賦予畫面更深的故事性和沉浸感;長焦鏡頭因其能夠突出畫面焦點、集中觀眾視線的特性而廣受青睞,非常適合捕捉特寫鏡頭和微小細節(jié),使觀眾的注意力集中于視頻的特定區(qū)域
2.新聞短視頻構圖巧思
構圖技巧可細分為三分法、九宮格等,通過恰當的構圖有助于強調新聞的主旨,區(qū)分人物的優(yōu)先級,使畫面顯得簡潔、清晰。九宮格構圖時,主體位于線條交點或線上,畫面被劃分為九個部分,以營造和諧的視覺效果;三分法則是將畫面劃分為三等分,主體位于交點或分割線上,以此突出主體并引導觀眾視線。新聞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者應結合新聞事件的情感和真實內涵等,運用美學思維拍攝,不應單純局限于規(guī)則的框架中,如可借助三分法、廣角鏡頭等拍攝風景,用暗淡的色調和更低的視角表現悲傷的新聞事件,或通過九宮格、長焦鏡頭等表達緊張感,以突出新聞短視頻中的情感和主題2
(二)色彩拍攝技巧
在制作新聞短視頻時,色彩不僅構成了畫面的主要視覺部分,也是傳達情感和影響觀眾心理的關鍵因素。通過對色彩的充分運用能夠精準把控受眾情緒,并通過增強的視覺美感來吸引觀眾,進一步強化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和吸引力。
1.色彩心理學
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人們在情感和思維上的不同反應。例如,綠色常與生機勃勃、大自然以及和平共生等概念相關聯,適用于生態(tài)和環(huán)境新聞;藍色帶給人們平靜的感覺,并傳遞較強的信任感,多用于科技新聞或經濟報道;紅色則是一種充滿活力和激情的顏色,同時也具有危險感,常與速度、緊急情況等聯系,適合突出重大事件或緊急新聞事件。
2.色彩運用規(guī)則
在制作新聞短視頻時,創(chuàng)作者應在藝術性與新聞的真實性之間找到平衡。一方面,利用高飽和度的明亮色彩,可以迅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增強視覺震撼效果;另一方面,創(chuàng)作者也可以巧妙地運用小塊鮮艷色彩進行點綴,以提升畫面的總體視覺效果。這樣不僅有助于強化新聞短視頻畫面的觀賞性和藝術性,而且不會破壞新聞的真實性3]
3.色彩調整技巧
在追求視覺效果的同時,創(chuàng)作者應確保新聞現場的原貌得以真實呈現。色彩調整應保持事件的真實性,避免過度失真,以免影響觀眾對新聞的信任感。
(三)新聞短視頻光源技巧
側面照射的方式能夠增強照片的層次感,但容易造成某些區(qū)域光線太暗;正面照射時光線柔和且均勻,有助于突出主體,但可能會讓照片顯得單調;而逆光、頂光、背側光等特殊光源可增強畫面的藝術表現力并進行情感傳遞,帶來獨特的視覺效果。創(chuàng)作者應依據拍攝環(huán)境與新聞主題挑選合適的光源,并通過調整其位置、角度及強度來提升畫面的視覺效果。同時,為確保光線的自然和諧,需要減少對人工光源的過度依賴,結合自然光與人造光源打造真實且富有藝術氣息的場景4。
(四)動靜結合拍攝技巧
通過對靜態(tài)與動態(tài)圖像的充分使用,能夠增強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提升視覺表現力。動態(tài)圖像具有生動性的特征,可動態(tài)化展現新聞事件的進展狀態(tài),提升畫面的表達力和影響力,彰顯事件的連貫性;靜態(tài)圖像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征,多用于呈現新聞事件的背景信息、環(huán)境氛圍和關鍵細節(jié)。動、靜結合的拍攝手法有助于促進受眾理解新聞短視頻,強化體驗感。
(五)合理控制內容時間
新聞短視頻時長大多是 30s~120s ,一般控制在 5min 內,所以在拍攝時要選好內容,控制好長度。因此,在拍攝新聞短視頻時,需要合理應用鏡頭語言,通過搖移、推拉等方式,讓觀眾通過鏡頭感受到新聞現場環(huán)境。在拍攝中,推拉鏡頭從遠到近,以從近到遠體現畫面的景別變化。通過搖鏡頭左右移動視頻畫面,清晰完整地講好整個新聞事件。最后,要固定好鏡頭,拍攝時將攝像機固定在三腳架上,這樣拍攝出來的新聞畫面更加清晰、穩(wěn)定5。運用好推拉、搖移等的拍攝技巧,控制新聞在合理時間范圍。
二、新聞短視頻的剪輯技巧
(一)精選剪輯軟件
1.常用軟件分類
當前,常見的優(yōu)秀剪輯軟件包括達芬奇調色、視頻編輯、專業(yè)非編軟件等,用戶界面友好且編輯功能強大,新聞工作者在剪輯新聞短視頻時需要高效、專業(yè)的軟件為支撐,視頻編輯軟件的時間軸編輯、多軌道合成、字幕插入、色彩調整等多種功能,能夠滿足新聞短視頻制作的多樣需求。此外,快影、剪映等是手機應用剪輯軟件,易于操作,適用于外出采訪時迅速完成視頻的初步剪輯工作,通過其內置濾鏡、特效以及模板等簡單創(chuàng)作移動端新聞短視頻[]
2.基本操作和功能使用
以視頻剪輯軟件為例,在剪輯視頻時,新聞工作者先將錄制的素材載入軟件,在時間軸上排列和整理,通過裁剪、移除、拼接等步驟剪切掉多余畫面,錄人最引人入勝、最具報道價值的新聞片段。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視頻剪輯軟件中自帶的插入字幕標題、調整視頻速度、添加轉場效果等功能優(yōu)化短視頻的美觀度,增強其節(jié)奏性。比如,在制作一段體育賽事的新聞短視頻時,記者利用慢動作重播凸顯那些精彩時刻,運用分屏技術對比各個選手的表現,加入實時比分字幕提升信息的豐富度。
(二)剪輯方法
1.堅守新聞客觀、真實
新聞短視頻記者為確保其拍攝、剪輯后的每一個視頻均能夠準確、真實地傳達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就需要他們秉持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避免個人主觀情緒主導新聞報道事實,以自身的偏好為新聞短視頻的剪輯增添或刪減一些真實情節(jié),扭曲新聞本意。因此,要明確抵制新聞短視頻記者的主觀臆斷行為,避免扭曲新聞事實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例如,在編輯當下社會熱點的新聞短視頻時,記者應避免僅讓觀眾看他希望觀眾看到的東西,而是應以全面、中立的態(tài)度展示各種立場和聲音,以便觀眾全面了解事件的每一個橫截面。同時,新聞從業(yè)者應尊重報道對象的個人權益,避免編輯過程中侵犯其隱私和名譽等違法行為的發(fā)生。
2.強調新聞的核心要點和閃光點
在制作新聞短視頻時,記者要以自身的專業(yè)、對新聞的敏銳度、獨到的眼光挑選出最能夠吸引受眾且可以彰顯新聞意義的內容,結合其熟練的剪輯技術突出新聞的核心要點和閃光點。例如,在剪輯一個報道重大科技成就的新聞短視頻時,記者結合特寫鏡頭、慢動作重播等剪輯手法,以科研人員講解、實驗過程等為中心內容,通過這種最能反映該成就的創(chuàng)新點和應用潛力的視頻淺顯易懂地展現科技成就的特色和價值,促使普通觀眾看起來毫不費力,還能夠掌握相關信息。又如,在編輯一段涉及社會公益行動的新聞短片時,記者應著重描繪參與者的激情、付出精神以及活動產生的正面效應,剪輯時配合適宜的音樂,串聯起畫面等方式營造出濃厚的情感氛圍,激發(fā)觀眾的共鳴和反思。此外,在剪輯新聞短視頻時,還要注重結合新聞欄目自身定位,合理選擇剪輯方式,進而提升新聞短視頻辨識度和新聞欄目的影響力。
(三)適當增添特效、字幕以及同期聲
1.科學運用特效強化視覺效果
新聞短視頻的記者要以新聞素材需求為基準,通過對過渡效果、分割屏幕、活動標題等特效技術的運用來增強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當制作一部關于城市演變的新聞短片時,記者通過時間流逝的視覺效果,巧妙地將城市在不同時期的景象融合于同一個畫面,生動地揭示城市的發(fā)展軌跡;在剪輯一段針對自然風光的新聞短視頻時,記者運用鏡頭光暈、色彩增強等特效,增強畫面的夢幻與唯美氣息,在不喧賓奪主的條件下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強化新聞短視頻視覺效果。
2.精巧設計字幕
新聞短視頻時間較短,新聞內容易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而出現信息傳遞不夠全面的情況?;诖?,可以在剪輯新聞短視頻時適當地增添字幕來說明整個新聞事件,提升新聞傳播內容的完整性和新聞短視頻的藝術感,增強美觀度,便于觀眾接受和理解。另外,記者要結合字體、尺寸、色彩等因素設計字幕,確保字幕風格與新聞主題匹配。例如,在制作關于重要政策的新聞短視頻時,記者可以在視頻下方適時地加人簡潔明了的文字描述,幫助觀眾迅速掌握政策的關鍵信息;在編輯一則體育賽事時,記者通過引人注目的字幕呈現比賽的比分、核心數據等,滿足觀眾獲取即時信息的需求[8]。
3.合理應用同期聲
在新聞短視頻中,同期聲是一個常用的表現形式,可以提升新聞的真實感,增強內容的說服力,進而獲得良好的視頻效果。另外,為烘托氛圍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背景音樂,尤其是在進行人物新聞拍攝和剪輯中,通過結合新聞中相關人員的情感變化并配合相應的背景音樂,促使觀眾通過短視頻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
三、結束語
新聞短視頻作為在當前時代發(fā)展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新聞傳播方式,對新聞記者的拍攝和剪輯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他們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而且要確保傳遞的信息高度精確,同時顯著提升受眾的視覺藝術體驗。此外,新聞短視頻以其獨特的傳播形式和高效的傳播效率,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的新聞閱讀習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觀眾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新聞短視頻的制作水平也必須不斷提升。新聞記者應不斷磨煉專業(yè)技能,提升審美素養(yǎng),既要確保新聞信息的準確性,又要注重畫面的藝術表現。通過這種方式,新聞短視頻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向觀眾傳遞最具價值的新聞內容,從而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的中堅力量。
展望未來,創(chuàng)作者應持續(xù)追求新技術,緊跟媒體發(fā)展的動向,同時保持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理念,推動新聞短視頻行業(yè)的持續(xù)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宇.新聞短視頻拍攝與剪輯技巧[U].中國報業(yè),2024,18(11):94-95.
[2]鄭興.新聞短視頻的拍攝和剪輯技巧[J].中國報 業(yè),2024,19(05):214-215.
[3]劉學玉.新聞短視頻的拍攝和剪輯技巧[J].電視技術,2023,47(03):56-58+71.
[4]池金山.互聯網時代新聞短視頻的拍攝及剪輯方法與技巧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01):26-28
[5]葉芳.新聞短視頻拍攝及剪輯技巧[J].中國報 業(yè),2022,10(05):86-87.
[6]李鵬沖.新聞短視頻的拍攝和剪輯技巧探討[J].新聞前 哨,2021,15(06):45-46.
[7]趙麗巖.新聞短視頻的拍攝和剪輯技巧[J].電視技術,2021,45(05):53-55.
[8]昝山巍.新聞短視頻的拍攝和剪輯技巧分析[J].新聞傳 播,2020,13(24):68-69.
(責任編輯:趙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