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對話課是英語課程的重要類型,旨在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在對話課教學中重視主題意義的融入,能加強對話課與單元教學的聯(lián)系,深化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思考,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重視主題意義在對話課程中的應用,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富有主題意義的對話教學活動。
一、小學英語主題意義和對話課的內(nèi)涵與關系
(一)小學英語主題意義的內(nèi)涵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nèi)容”的課程理念。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主題包含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范疇,是單元內(nèi)容組織的重要引領。主題意義在單元中以多元化語篇材料為依托,充分融入單元整體教學中,與單元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實際教學中深入挖掘主題意義,不僅能深化學生對人文主題的把握,促進其認知發(fā)展,還能借助主題意義的探究帶動其他教學目標的落實。
(二)小學英語對話課的內(nèi)涵
小學英語對話課是以對話活動為主體的課程類型,其教學以不同類型的對話、情境或語篇為依托,融入單元涉及的語言、文化知識,對學生的語言技能做出一定的要求,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說結(jié)合能力、思維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在小學英語對話課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具有類似主題或共性特征的對話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開展角色扮演,自信組織對話語言,以實踐鞏固對知識的印象。
(三)小學英語主題意義與對話課的關系
小學英語主題意義與對話課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首先,單元主題意義的挖掘以師生對話、交流、互動為主要途徑。通過對話,教師能引導學生展開對主題意義的深層次探究;學生之間能相互交流對主題意義的解析思路,從而深化對主題意義的解讀。其次,對話課需有明確、具體的話題方能推進,而主題意義是學生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二者息息相關,在教學中相互依存,能共同推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主題意義引領下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的意義
(一)提升知識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
主題意義是貫穿單元整體教學的核心要素。小學英語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知識結(jié)構(gòu)與主題意義存在緊密聯(lián)系。學生可以在深入探索主題意義的過程中逐步展開對單元知識的探究,由點及面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jié)構(gòu)。在對話課教學中重視主題意義的引領與融入,能幫助學生構(gòu)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知識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
(二)增強主題探究的深入性
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主題探究的深入性。將主題意義融入對話課程中,以話題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學生可圍繞對話主題展開自主思考,與他人組織對話或針對主題意義的內(nèi)涵加以討論交流。此類對話活動能幫助學生深入研究主題意義的內(nèi)涵,促使學生進一步拓展思路,形成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獨創(chuàng)性見解。
(三)賦予對話教學生活屬性
單元主題意義具有現(xiàn)實意義,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以主題意義來引領對話課堂,能賦予對話教學生活化屬性,使學生的對話練習更具現(xiàn)實意義。富有生活特點的對話教學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有助于學生理解和體驗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技能。
三、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策略
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優(yōu)創(chuàng)對話主題一設計遞進話題一引發(fā)主題討論一歸納主題意義”的步驟設計對話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逐步認識主題意義、解讀主題意義的內(nèi)涵并將其融入實踐應用中,以實現(xiàn)主題意義在對話教學中的全面滲透,促進學生多元英語能力發(fā)展。
(一)優(yōu)創(chuàng)對話主題:挖掘教材背后的主題意義
在對話課程前期,教師需完成對對話主題的設計。對話主題是單元主題意義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從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通過研讀單元內(nèi)容分析單元主題意義的內(nèi)涵,據(jù)此設計相關聯(lián)的對話教學主題。在主題的設計中,教師需注意兩點:首先,主題的設計需與學生認知相符合,以便于學生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拓展主題思維;其次,主題的設計需具有趣味性,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對話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PEP)三年級上冊Unit1“Makingfriends”PartC的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制作有關交朋友的思維導圖。首先,教師可以深度閱讀單元教材內(nèi)容,分析單元的人文主題意義:主題圍繞“交朋友”展開,需要學生掌握“什么樣的朋友值得交往”“如何與他人建立朋友關系”兩個話題的相關對話,具備對話討論的能力,并將其靈活地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在設計對話話題時,教師可以列舉話題設計要素,如“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朋友”“什么樣的朋友才是好朋友”“如何結(jié)交新朋友”等。其次,教師可以圍繞PartC課時2中“朋友可以一起做什么”的話題,列舉“Smile”“Playtogether”“Benice”等觀點。教師據(jù)此設計課時話題:“請和你最好的朋友對話,說一說兩人一起可以做什么。”該話題緊扣單元人文主題,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對話話題的設計能為后續(xù)對話教學和主題意義探究奠定基礎。
(二)設計遞進話題:訓練學生的多元英語能力
明確課時主題后,教師可以組織具體的對話教學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按照主題探究的難易程度,將話題中的主題意義與語言內(nèi)容相結(jié)合,創(chuàng)設由簡單到復雜、由短句到長句的遞進式話題訓練活動。話題以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師可以設計雙人對話、接力對話等多種對話訓練方式,也可以設計針對一個話題展開的開放性對話方式,讓學生小組隨機交流,進行自由對話。這樣的話題設計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對話實踐機會,促使學生在持續(xù)性的語言實踐中掌握更為復雜的語言表達技巧[]。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PEP)三年級下冊Unit4“Healthyfood”PartA“Let'slearn”部分的教學活動為例。本課時主題意義為“喜愛的食物”,要求學生掌握“Idlike...\"”句式和noodles、milk、bread等食物詞匯;能自行組織句子,表達個人飲食喜好。明確課時主題后,教師可以設計以下遞進式話題訓練活動。
雙人話題練習:兩人一組,仿照PartA“Let'stalk”部分的對話內(nèi)容,以“Idlike...,please.”“Hereyouare.”為基本句型自主生成對話,提升對教材內(nèi)容的掌控力、聽說結(jié)合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接力對話練習:學生以接龍的形式參與對話,一問一答。第一人提出問題,第二人回答并向第三人提出問題,以此類推。句式如下:“Whatwould youlike?”“Idlikebread/milk...\"。該訓練活動能增加對話的復雜性和互動性,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
開放性對話練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我喜歡的早餐食品及理由”這一話題展開自由討論。該話題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以在討論中自由造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遞進式話題訓練活動,學生不僅能掌握表達飲食喜好的基本句型,還能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xiàn)多元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引發(fā)主題討論:深化學生的主題意義解讀
在完成遞進式話題訓練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話題的主題意義展開系統(tǒng)討論,從而引導學生深入解讀主題意義,提升對單元主題內(nèi)涵的理解。主題討論可以圍繞課時內(nèi)容展開,也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提出個人見解。在討論中,教師需注意適時地引導學生,確保討論方向的正確性,并以語言點撥幫助學生構(gòu)建完整、準確的主題意義框架[2]。在討論的尾聲,教師可以總結(jié)歸納的方式,對本課時的主題意義內(nèi)涵進行系統(tǒng)化解讀,以此提升學生對本課時主題意義的把控力[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PEP)六年級上冊
Unit4“Ihaveapenpal”中,單元主題意義包括“筆友是個什么樣的人”“筆友的意義”“我和筆友的交往經(jīng)歷”?;诖耍處熆梢宰寣W生分析上述主題意義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立足話題展開具體討論,學習單元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等。為了更好地激活學生思維,教師可以為學生分組,讓學生展開組內(nèi)討論。學生能在組內(nèi)提出個人見解,如:“我認為筆友的意義在于相互分享心情、分享生活趣事?!痹诖诉^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提出的生活案例和觀點,進行語言點撥和指導,讓學生自主歸納主題意義的深層次內(nèi)涵。在話題討論尾聲,教師可以參與話題討論,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對學生歸納的主題意義內(nèi)涵加以補充說明:“本課時主題意義在于了解筆友的交友方式、筆友的意義,分享與筆友的交往經(jīng)歷。通過學習和討論,我們可以更好地建立友誼,豐富對友情的看法?!贬槍χ黝}意義的討論活動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領會主題意義內(nèi)涵,提高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層次,訓練學生的多元英語能力,使對話課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歸納主題意義:構(gòu)建主題意義的完整框架
經(jīng)過前期的教學指導與話題討論,學生已對課時主題意義進行了詳盡的探討。為進一步鞏固與內(nèi)化學生學習收獲,教師可以組織書面歸納活動,以此為學生構(gòu)建課時主題意義的完整框架。在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手抄報、對話表等方式搭建可視化的主題意義框架,將主題意義與對話進行深度融合。可視化的主題意義框架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歸納和概括主題意義、區(qū)分主題意義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又能為學生對比、拓展、遷移主題意義提供支持,便于學生將單元之間的主題意義進行橫向?qū)Ρ群涂v向聯(lián)系。如此設計歸納活動,能助力學生構(gòu)建主題意義的完整框架,鞏固與內(nèi)化對話教學的學習收獲[4]。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PEP)六年級下冊Unit2“Lastweekend”對話教學活動的尾聲,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繪圖實踐任務,讓學生將前期主題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的主題意義相關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整理。這一任務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思考、操作難度。對此,教師可以拆解任務,首先讓學生完成主題意義匯總工作。學生小組合力將對話討論中出現(xiàn)的主題意義及其內(nèi)涵、與主題意義相匹配的英語對話集中在一張紙上。而后,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搭建子主題之間的聯(lián)系,如何區(qū)分零散化主題的從屬、并列關系,從而搭建思維導圖的主要脈絡。
總主題:敘述周末見聞。
子主題:周末前制訂的周末計劃;周末過后對周末見聞的回憶;不同人對于如何度過周末的個人選擇(娛樂、學習、工作等)。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上進一步細化子主題相關的對話內(nèi)容,如子主題“周末前制訂的周末計劃”包含的英語對話為:“Whatareyourplans for the weekend?”“Iwantto stayathome thisweekend, do laundry, watch TV, tidy up the room...\"。
如此實施教學指導,能幫助學生自主完成課時主題意義思維導圖的繪制,便于學生后續(xù)復習。學生積累一定的思維導圖后,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分析單元之間的關聯(lián),將多個思維導圖整合為一個英語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主題意義探究能力的提升、英語對話經(jīng)驗的積累均具有積極意義。
結(jié)語
綜上所述,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優(yōu)創(chuàng)對話主題、設計遞進話題、引發(fā)主題討論、歸納主題意義,學生能逐步訓練語用能力,形成對主題意義的深層次了解。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還需繼續(xù)探索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對話課教學路徑,以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錢.主題意義引領下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設計與實施[J].校園英語,2023(28):112-114.
[2]郄利芹,田亞娟.基于主題情境的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3,46(5):42-47.
[3」李琛霞.主題意義下的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2(51):72-74.
[4」竺靈琳.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讀寫課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45(10):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