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2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6(a)-0010-05
On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PENGKexin,TONGFeifei (Yili Normal University,Yining Xinjiang,835Ooo, China)
Abstract: Proverbs are concise phrases widely circulatedamong the people,reflecting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social lifeandlearming.Theyaretheflowersofart.Thetranslationeffctofproverbsdirectlyafectsthecontentofthetranslation andtheunderstandingofthetranslationTherefore,translatorsshouldfullyonsiderthediferentstylesbetweenproverbs when translating them tochoosetranslationmethods.Thisarticleexploresindepththemethodsof translating Chineseproverbs,findingsuitabletranslationmethodsfordiferentproverbstooptimizetheir translation.Itprovidesexamples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ofproverbsandexplorethetranslationfeaturesofproverbsthemselves.Itanalyzestheoptimizationsuggestions for findingsuitable translationmethodsforproverbs,inorder toachieve beterlearningandaplicationof proverbs.In future learning, we can further use proverbs and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proverbs.
Key Words: Chinese proverbs;Uyghur language; Translation methods;Characteristicsof proverbs;;Optimizationsuggestions;Definition of proverbs
1漢語諺語的定義及特點
諺語作為一種久經(jīng)錘煉的表達形式,體現(xiàn)了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累積的智慧和精神財富。在諺語翻譯中,不僅需確保準確無誤,同時也要維護原文。諺語的特性在于其精練和簡潔,因此在翻譯時,除了要符合“信”“達”“雅\"的翻譯準則,還必須追求簡明扼要與廣泛易懂的翻譯特點。
1.1 漢語諺語的定義
從諺語的性質出發(fā)人們把諺語定義為“通俗簡練、生動活潑的韻語,是人民群眾表現(xiàn)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的一種現(xiàn)成話\"。例如:
例1: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是指經(jīng)過多次考慮之后再去做事。告訴人們多次全面考慮之后再行動可以避免很多不確定性和盲目性。
例2:便宜沒好貨
“便宜沒好貨\"指太便宜的東西質量不好,警示人們不能貪圖便宜。
以上兩個諺語從形式上看結構整齊、音韻協(xié)調;從意義上看都以較為口語化的形式闡釋出諺語深刻的內容,突出體現(xiàn)了諺語的特點。
1.2漢語諺語的特點
諺語是一種言簡意賅的短語,通常是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語言形式,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多數(shù)具有實用性和教育意義。它們往往以通俗易懂的短語或韻語形式出現(xiàn),能夠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形式上通常是一兩個短語。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音韻協(xié)調,順口悅耳。諺語不僅內容深刻,而且在語音上朗朗上口,主要體現(xiàn)在押韻上。諺語中,只要是兩句及以上的,大多會有押韻的情況(不限于五言或者七言)。例如:
例3: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例4:人心齊,泰山移。
例5: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例3中的\"下\"和\"行”,例4中的\"齊\"和“移”,例5中的“昌\"和\"亡\"突出體現(xiàn)諺語押韻的特點,在語音上韻調和諧,讀起來讓讀者感受到諺語的韻律美,并且使諺語的形式能夠更好地表達內容。
其二,結構整齊,語調微妙。諺語里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除了押韻之外是均勻對稱的,像三三式、五五式、七七式之類,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著也很悅耳,富有節(jié)奏感。例如:
例6:工具好,力氣少。
例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例8: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例句6、7、8中,例6為三三式,例7為五五式,例8為七七式,這些結構穩(wěn)定、語調和諧的諺語,能夠使我們對諺語的結構有進一步的了解,并且將其廣泛應用到實踐中去。
其三,口語化。諺語就是流傳于人們口頭的語言,口語化特點鮮明,而且淺顯易懂。因此,人們在日常交流中經(jīng)常使用。例如:
例9:情人眼里出西施(愛情諺語)
例10: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諺語)
例1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哲理諺語)
以上諺語均體現(xiàn)了諺語口語化的特點,諺語通過體現(xiàn)其特點使語句更加對稱,既易懂又貼合大眾日常。這要求諺語能準確反映事物本質、表達思想情感,能用一個字說清楚的,絕不用兩個字,避免不必要的重復。
2漢語諺語的維譯方法
諺語是在語言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用詞簡練、語言押韻、詞語對仗、文體口語化等特點。為了盡可能忠實于原文,可以靈活采用以下幾種翻譯方法。
2.1 直譯法
直譯法是在不違背譯文語言規(guī)范的前提下,在譯文中力求保持原作的語言形式的翻譯方法。在翻譯諺語時,應盡可能采用直譯法,將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都盡可能地表達出來4]。例如:
例12: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維譯:durus adεm jofurun if qilmajdu, rastfil adεm jalBansozlimεjdu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意思是做人做事講究光明正大,不要在背后干壞事、說假話。例句中將“明人\"直譯為“durusadεm\"正直的人,將“真人\"直譯為“rastfiladεm\"(誠實的人),將“不說假話\"直譯為\"jalBansgzlimεjdu”,將“不做暗事\"直譯為“xataifqilmajdu”。例句運用了直譯法,對應譯為“正直的人不會犯錯,誠實的人不會說謊”
例13:多年鄰居變成親 維譯:uzun jilliq qofna tuqqan bolur
“多年鄰居變成親\"意思是居住在一起多年的鄰居慢慢地和親人一樣親。例句中將“多年鄰居\"直譯為\"uzun jilliqqofna”;將“變成親\"對應譯為\"tuqqanbolur\"(變成親戚)。此例句直譯為“多年的鄰居會變成親戚”。
例14: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維 譯 :adem egizgε qarap manidu, supεstεrεpkε aqidu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指人都是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將“人往高處走”譯為“adεmegizgεqarapmanidu\"(人往高的石頭上走);將“水往低處流\"譯為“supεstεrεpkεaqidu\"(水往低的方向流)。此例句譯為“人往高的石頭上走,水往低的地方流”,通過運用直譯法,使得例句簡潔通順
以上諺語采用了直譯法,通過運用直譯法,能夠將原文的意思直接表達出來,加深讀者對諺語的理解
2.2 意譯法
意譯法是在不脫離原文的基礎上運用延續(xù)與擴展的方法譯出原文,是只保持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它主要強調根據(jù)語境和意義進行翻譯,以傳達諺語的含義和背景。因此翻譯時使用意譯法一般旨在讓表意達到更加生動、準確的效果。
例15:家丑不可外揚
維譯:baf jerilsa bok itfidε, qol sunsa jεn itfide
此例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意譯為“腦袋破在帽子里,胳膊折在袖子里”,將“家丑\"譯為“baJjerilsa和qolsunsa\"(破了和爛了的衣服),將“不可外揚\"譯為\"it?idε\"(在帽子和在袖子)。此例句是指家庭內部的矛盾應當盡量在家里解決,不應該公之于眾。
例16:情人眼里出西施 維譯:tfirajliq tfirajliq εmεs, sojgsn tfirajliq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指在有情人眼里,對方就像古代美女西施一樣美麗。它比喻由于有感情,不論對方外表如何,都會覺得對方很美。例句中的第一個“tfirajliq\"是名詞,指“漂亮的人\";第二個“tfirajliq”是形容詞,指“漂亮的”。此例句意譯為“漂亮的人在我眼里不算漂亮的,只有我愛的人才是漂亮的”
以上諺語均使用了意譯法,有些諺語表面是一個意思,但其本意又是另外一個意思,若采用直譯法很難將它們準確地翻譯。意譯法可以根據(jù)具體語境進行靈活調整,確保在目的語中表達相同的深度。通過使用意譯法,有助于準確地傳達詞匯或句子的信息,有助于理解維吾爾語的語義和語法,推動語言學習,加深讀者對于諺語的理解。
2.3 借代法
借代法是指交流或寫作時不直接表達出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的名稱去代替,進而表達其含義的一種翻譯方法。
例17:偷的鑼兒敲不得 維譯:oBrilap kεlgεn naBrini falbili bolmajdu
“偷的鑼兒敲不得”是指偷來的鑼兒要是敲響,就會被別人發(fā)現(xiàn),比喻私底下做的丑事不敢大聲聲張。此例句運用借代法,譯入語中沒有“鑼”相對應的詞,因此就將“鑼”借代為“鼓”。所以將“偷的鑼兒”譯為“oBrilapkεlgεnnaBrini\"(偷來的鼓),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例句的意思。
例18:醉翁之意不在酒 維譯:d3innin qεsti faptulda
字面意思為“鬼的心思在桃子上”,與漢語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形式上相對應。此例句運用借代法,將例句中“醉翁之意\"譯為\"d3inninqεsti\"(鬼的心思),將“不在酒\"譯為“Japtulda”,即“在桃子上”。此例句是指一個人對其他事物的喜愛可能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的其他方面。
以上例句使用了借代法,借代法能夠通過簡潔明了的方式,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它使語言在傳達基本信息的同時,能夠傳遞出更多的文化信息,豐富語言內涵。通過使用借代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質;有助于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在形式上更加整齊劃一,音韻上更加和諧,更能夠促進文化的傳播交流。
2.4 套譯法
套譯法是指在翻譯過程中如果目的語里存在與漢語在內容和形式上相似或相近的諺語,就可以直接套用這些諺語。通過運用這種翻譯方法,能夠使原文和譯文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并且能夠解決用詞不清的問題。
例19: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維譯:tygmini dep togidin quruq qalmaq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過于注重小的事物而忽視了更大的、更重要的目標或利益。此例句運用了套譯法,將“撿了芝麻”譯為“tygminidεp\"(為了扣子),將“丟了西瓜”譯為“tσgidinquruqqalmaq\"(失去駱駝),通過譯文中已有的詞匯將例句翻譯出來,更能幫助讀者理解
例20: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維譯:bir jaqidin baf,bir jendin qol tfiqirif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意思是人們必須努力使自己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此例句運用了套譯法,將“心往一處想”譯為“bir jaqidin baf\"(一領口伸出頭),將“勁往一處使\"譯為\"bir jεηdinqol tfiqirif\"(一袖口伸出手),通過使用套譯法,將例句簡潔易懂地表達出來,更能體現(xiàn)語言特色。
以上例句中使用了套譯法,通過使用相似的內容,使得諺語的表達效果更強,理解更加深刻。在翻譯過程中,套譯法能夠較好地保留特色詞匯和表達習慣,提高翻譯效率,保持語義的連貫性。套譯法能夠使文化交流更加深入,有助于理解兩種語言的對應關系,為目的語與其他語言的對比研究提供了一種重要的研究途徑。人們通過使用這種方法,有效地解決了用詞不當、翻譯錯誤的問題。
2.5 省譯法
省譯法核心在于刪去不符合目的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從而避免譯文累贅。使用省譯法的目的在于解決譯文過于啰唆的問題,提高翻譯的準確性和可讀性
例2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維譯 :qazanBa joluqsan qarisi juqar, jamanBa joluqsan jalisi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靠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靠近壞人則會讓人變壞。例句中的字面意思為“靠鍋會染上煤灰,靠壞人會染上壞習慣”,譯文中只將“近墨者黑”翻譯出來,譯為“qazanBa joluqsanqarisijuqar,jamanBajoluqsan jalisi”,而省譯了“近朱者赤\"的翻譯,但更能表達原文的意義,使得譯文更加準確。
例22:當家才知柴米價,養(yǎng)子方曉父娘恩 維譯:barnin qedrini joq bolBanda bilisεn
“當家才知柴米價,養(yǎng)子方曉父娘恩\"意思是:只有自己當家做主,才能知道家里的開銷之大以及操持家庭的困難;只有自己有了兒女之后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例句中的字面意思為“有的人只有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通過運用省譯法,將例句簡潔地翻譯出來,譯為\"barnin qεdrini joq bolBanda bilisεn”。
以上例句使用了省譯法,省譯法能夠將不符合自的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刪去,使譯文更加簡潔通順,更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避免譯文冗余。通過使用這種方法,有效地解決了翻譯累贅、翻譯不當?shù)葐栴},使得讀者能夠加深理解。
3漢語諺語維譯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忠實于原文
漢語諺語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產生的,體現(xiàn)著原來的風格。有的諺語很難找到合適對應的翻譯,不能盲目追求對應,但在翻譯過程中應遵循忠實原文的標準。因此,諺語的翻譯,要選擇正確翻譯方法同時,要忠實于原文表達,使語言表述更加清楚,更容易理解。例如:
例23:嚴師出高徒
維譯:telεptan ustazdin maharetlik fagirt fiqar
“嚴師出高徒\"意思是嚴格的師傅才能培養(yǎng)出手藝高超的徒弟。此例句運用了直譯意譯兼用法,將“嚴師\"譯為\"tεlεpfanustaz\"(要求高的老師),將“高徒\"譯為“maharεtlikJagirt\"(技高一籌的徒弟),此例句對應譯為“嚴格的師傅教出技高一籌的徒弟”,體現(xiàn)了其語言特色,保持了原文特點。
例24:虎毒不食子維譯:hajwan σz balisini jemεjdu
“虎毒不食子”通常用來比喻人人皆有愛子之心,即使是一個行為不當?shù)哪赣H,也不會傷害自已的孩子。此例句運用了意譯法,譯為“動物不吃自己的孩子”,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諺語簡潔明了的特點。
3.2 傳遞原文信息
傳遞原文信息是指諺語翻譯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還要表達出原文的內容和信息。在諺語的翻譯實踐中,譯者需要更加重視對諺語內涵的理解和把握,這對諺語翻譯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譯者在進行翻譯時,要傳遞原文信息,做到譯文與原文保持一致,才能夠做到完整準確。
例25: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維譯 :qufqat gerfe kitik bolsimu, bεf εzasi toluq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喻事物的體積或規(guī)模雖小,但里面的內容卻很齊全。此例句運用了直譯法,將原文“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直接準確地翻譯出來。
例26:華而不實,表里不一維譯:tefi pal-pal, itfi Bal-Bal
“華而不實,表里不一\"形容一個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來很吸引人,但實際上并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價值,表面與內心不一致。此例句運用了意譯法,將“華而不實”對應譯為“tefipal-pal\"(外表冠冕堂皇),將“表里不一\"對應譯為“itfiBal-Bal\"(內心空空蕩蕩)。此例句對應譯為“外表冠冕堂皇,內心空空蕩蕩”,傳遞了原文原本的信息。
3.3 把握原語語義
考慮到漢語諺語句意、使用語境和譯為目的語后的意思,在進行翻譯時要利用直譯、意譯、借代、套譯、省譯等翻譯方法,把握原語的語義特征,確保翻譯的準確性。這樣既有助于翻譯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便于我們對漢語諺語的內容、表達形式等方面的理解。例如:
例2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維譯:adεmnin firajiBa qarap muamilε qilBili bolmajdu, deniz syjini glfiqili bolmajdu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指不能憑借外貌去判斷一個人的才華、氣量。此例句運用了直譯兼意譯法,將“貌相\"譯為“girajiBa\"(面容),將“斗量”譯為“ε”(測量),此例句譯為“人不可以以外貌,海水不可以測量”。此例句把握住原語的語義特征,確保了諺語的準確性。
例28: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維譯:jilnin befi bahardin,ifnin befi sεhεrdin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是指春季和早晨都是人們開始做事的關鍵時刻。此例句運用直譯法,將“之計\"譯為\"beJi\"(開端)。此例句對應譯為“一年的開端在春季,一天的開始在早上”
以上為維譯漢語諺語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譯者需要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確保在翻譯時盡可能地保留諺語不同的特點;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思維方式,能夠在翻譯中體現(xiàn)出言語的感情色彩,做到真實準確地翻譯諺語。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諺語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把豐富多彩的內容濃縮在高度精練的語言形式當中。在諺語翻譯時,不僅應該忠實、準確表達出豐富的寓意與思想內容,還要充分注意諺語音韻協(xié)調、順口悅耳、結構整齊、語調微妙,以及口語化等特點。在翻譯諺語時可采用直譯法、意譯法、借代法、套譯法及省譯法,努力使譯文確切達意。在諺語維譯過程中應該重視忠實于原文、傳遞原文信息、把握原語語義等問題,并積極地解決問題。因諺語原有的語言風格、語言背景和時代背景不同,所體現(xiàn)的語言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翻譯時,要注意諺語的語言色彩,將其語言風格保持一致,細心并專心,深刻了解諺語語言背景,才能夠翻譯出符合時代特色、符合語言特色的譯文。
參考文獻
[1]吳占坤,馬國凡.諺語[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10.
[2]周獲.英語諺語翻譯策略探析[J].校園英語,2015(1):252.
[3]趙曉雪.維吾爾語諺語的翻譯策略[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0.
[4]胡爾西達·司坎達爾.《西游記》中諺語的維譯研究[D].伊寧:,2023(5):29.
[5]孫?;?淺談科技英語的翻譯技巧[J].廣東科技,2008(12):52.
[6]廉亞健.淺談英語諺語的翻譯方法[J].濰坊:濰坊學院學報,2011(3):155.
[7]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8):12.
[8]樸美慧.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數(shù)字諺語的漢朝翻譯策略探討[J].民族翻譯,2020(6):84-89.
[9]王愛琴.英漢互譯理論與實務[M].2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10]何怡.電視劇《親愛的她們》臺詞熟語的維譯研究[D].伊寧:,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