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5)16-0047-04
社會情感學習(SEL)涵蓋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交往和負責任決策這五個核心要素,它們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個體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設計包含這些要素的課程內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選取人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3MyWeekendPlan(我的周末計劃)作為具體案例,通過設計與實施基于SEL的單元主題課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社會交往能力。
一、課程設計與社會情感理念的融合
SEL強調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交技能、人際關系處理以及負責任決策等多方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把此類能力融入到學科教學里,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學術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還能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更從容地應對未來社會的多元需求。
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六年級是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Unit3 Myweekendplan的主題極具生活氣息,緊密貼近學生的日常,為SEL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搭建了絕佳的通道。通過圍繞“周末計劃”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包括詞匯、句型、語篇表達等;另一方面,借助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深入探索自身的興趣愛好、時間管理策略、家庭與朋友間的互動交流,以及在計劃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涉及的情感體驗與價值判斷,從而巧妙地將社會情感學習目標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同步實現(xiàn)情感與社交能力的進階。
二、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與高效配置
(一)教材文本深度挖掘與分析
1.核心教學內容梳理。對教材中的對話、短文進行細致剖析,提取與“周末計劃”緊密相關的詞匯(如activities,plan,busy,etc.)、句型(如I'm going t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等)以及語法要點(一般將來時態(tài)的運用)。
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規(guī)律,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shù)耐卣古c延伸。例如,在介紹周末活動時,引入更多富有創(chuàng)意和時代感的項目,如參與戶外運動、參觀科技館等,豐富學生的詞匯儲備和表達素材,使教學內容更具吸引力和時效性。
2.文化內涵融入。在講解“周末計劃”的過程中,適時滲透西方文化中關于周末休閑、家庭聚會、社交活動等方面的習俗與觀念,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文化在周末生活方式上的差異,增強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與全球視野,這也是社會情感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課外資源的拓展與引入
1.多媒體資源運用。收集與“周末計劃”主題相符的英文歌曲(如WeekendSong)動畫視頻(如迪士尼動畫中角色的周末冒險故事)電影片段(如家庭喜劇片中展現(xiàn)溫馨周末時光的場景)等多媒體素材。這些生動形象的視聽資源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與主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子,提高聽力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利用在線英語學習平臺豐富的互動練習、模擬情境對話等功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和需求,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信心,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
2.閱讀材料補充。選取一些簡短易懂、內容豐富的英文繪本或簡易讀物,如My BusyWeekend,F(xiàn)unWeekends等,這些讀物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不同人物的周末經(jīng)歷,包含大量生動有趣的描述周末活動、情感變化以及人際交往的詞匯和語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書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同
理心和社會交往意識。
三、教學活動的科學設計與有效執(zhí)行
(一)情境創(chuàng)設與任務驅動
1.情境導人。在課堂伊始,教師通過播放一段學生熟悉且喜愛的動畫角色迎接周末的視頻片段,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My weekendplan”。隨后,展示一些精美的圖片,圖中是不同場景下人們的周末活動,如家庭聚餐、公園野餐、商場購物等,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英語描述所看到的畫面,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幫助學生自然進人學習狀態(tài)。
2.任務布置。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發(fā)放一張任務卡片,上面詳細列出了不同的周末情境和相應的任務要求。例如,“你們小組需要為外國友人制定一份北京周末旅游計劃,要包括至少三個著名景點的介紹、交通安排以及推薦的特色美食”,這樣的任務既涵蓋了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如景點介紹需要用到描述性詞匯和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交通安排涉及方位介詞和出行方式的表達,特色美食名稱則考驗學生的詞匯積累;又融入了社會情感學習的要素,在計劃制定過程中,學生需要考慮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和資源,如何滿足他人的期待和需求,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組織規(guī)劃能力以及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包容意識,體現(xiàn)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知識講解與技能訓練
1.詞匯與句型教學。結合任務情境,系統(tǒng)講解與“周末計劃\"相關的詞匯,如各類活動(goshopping,do sports,visit grandparents 等)、時間表達(this Saturday,next Sunday 等)、地點詞匯(park,museum,library等)以及常用動詞短語(playfootball,haveapicnic等)。采用實物展示、動作演示、圖片聯(lián)想等多種直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記憶詞匯的含義和用法。
針對重點句型,如“I'm going to...\"\"Whatare you going to do?\"\"How about..?\"等,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對話練習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交流情境中反復操練,掌握句型的結構、語氣和語用功能,提高口語表達的準確性和流利度。
2.寫作指導。在學生完成口頭任務討論后,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周末計劃以書面形式寫下來。教師在黑板上展示一篇范文,詳細分析文章的結構布局(開頭點明主題、中間詳細闡述計劃內容、結尾表達期待)語言運用(詞匯選擇、句式多樣性、時態(tài)一致性)以及情感表達(如對周末的期待、興奮等情緒的融入),為學生提供寫作框架和思路參考。
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運用所學的新詞匯和新句型,豐富文章內容。教師巡視各小組,針對學生的初稿提出個性化的修改建議,如語法錯誤的糾正、詞匯的替換優(yōu)化、細節(jié)描寫的補充完善等,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思與改進能力,這是社會情感學習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
(三)情感教育與社交交流
1.小組合作與分享。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強調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各小組成員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明確分工,如有的負責資料收集、有的負責記錄整理、有的負責匯報展示等,共同為實現(xiàn)小組目標而努力。通過小組內的交流協(xié)作,學生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他人想法、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解決矛盾沖突,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每個小組完成周末計劃后,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全班匯報。在匯報過程中,其他小組成員認真傾聽,并可以提出問題、建議或分享自己的想法。這種互動交流的氛圍不僅有助于學生相互學習、拓寬思路,還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公眾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進積極情感的體驗與發(fā)展。
2.情感教育引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適時滲透情感教育元素。例如,在討論周末與家人共度時光的計劃時,引導學生思考家人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和相互關愛的重要性;在提及與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時,探討如何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友誼關系,學會關心他人感受、分享快樂、分擔煩惱。通過這些話題的討論,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深刻體會到情感在人際交往中的核心地位,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和社會價值觀,實現(xiàn)社會情感學習的深層目標。
四、評價體系的嚴格構建與實踐應用
(一)評價維度多元化
1.語言知識與技能評價。對學生在詞匯掌握方面進行評估,包括詞匯的拼寫、發(fā)音、詞義理解以及在恰當語境中的運用能力。通過單詞拼寫測試、詞匯辨析練習、口語對話中的詞匯運用準確性等方式進行量化評價。
句型運用評價關注學生對重點句型的掌握程度,如能否正確運用句型進行造句、問答、寫作等。設計句型轉換練習、情境對話寫作等任務來檢驗學生對句型結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考查學生在書寫和標點使用等方面的表現(xiàn)
聽力與口語評價通過課堂上的傾聽理解練習、對話模仿秀、小組討論匯報等活動,考察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的掌握情況,以及在口語表達中的流利度、準確性和邏輯性。采用教師現(xiàn)場評價、錄音回放自評、同學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反饋學生在口語交流方面的優(yōu)缺點,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
閱讀與寫作評價針對的是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對文章細節(jié)的理解以及主旨大意的把握;在寫作中,評估文章的內容完整性、語言準確性、結構合理性以及情感表達的真實性和豐富性。通過閱讀理解測試題、作文評分量表等工具進行系統(tǒng)評價,為學生提供詳細的反饋信息,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明確改進方向。
2.社會情感學習評價。自我認知方面,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表現(xiàn)。例如,通過課后反思日記、課堂自我評價等方式,了解學生對自己英語學習能力的認知變化,是否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是否具有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意識與能力。
團隊合作精神評價主要依據(jù)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參與度、協(xié)作能力、溝通技巧以及對團隊目標的貢獻程度進行衡量。小組互評和教師觀察記錄是重要的評價手段,能夠反映學生在團隊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的合作態(tài)度、責任感以及對他人意見的尊重與接納程度。
情感態(tài)度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興趣濃厚程度、學習動機水平以及對英語學習的情感體驗。通過課堂提問、學生作品分析以及與個別學生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時的情緒反應,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
(二)評價方式多樣化
1.形成性評價貫穿教學全過程。課堂表現(xiàn)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時觀察學生的參與情況,包括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小組討論的活躍度、遵守課堂紀律的情況等,及時給予口頭表揚或糾正,這種即時性的評價能夠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
作業(yè)評價:教師認真批改學生課后作業(yè),除了對作業(yè)的正確率進行評價外,還注重對學生作業(yè)完成態(tài)度、書寫規(guī)范程度以及作業(yè)中所反映出的思維過程進行評價。通過批注評語、錯題標注與輔導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反饋指導,促進學生不斷改進作業(yè)質量,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
項目評價:在單元教學結束后或完成特定教學項目時,組織學生進行項目成果展示或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在項目中的綜合表現(xiàn),如任務完成情況、團隊協(xié)作效果、創(chuàng)新思維體現(xiàn)等進行全面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團隊合作的價值。
2.終結性評價檢驗學習成果。期末考試:設計一套涵蓋本學期英語知識與技能要點的綜合試卷,包括聽力、閱讀、寫作等題型,全面考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荚嚦煽冏鳛閷W期學習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客觀反映學生在本學期英語學習方面的最終成果和水平層次。
口語測試:采用一對一或小組面試的形式進行口語測試,考官根據(jù)學生的口語表達流暢性、準確性、邏輯性以及語言運用的靈活性等方面進行現(xiàn)場打分??谡Z測試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心理素質,為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提供重要依據(jù)。
3.評價結果反饋與應用。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無論是形成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都要做到具體、詳細、有針對性。通過成績報告單、評語、面談等形式,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明確下一步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同時,鼓勵學生對評價結果進行自我反思,引導學生主動尋求改進的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根據(jù)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教師通過認真分析評價數(shù)據(jù)和學生反饋信息,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式等,使教學活動更加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實際,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為后續(xù)課程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諸蕾.社會情感學習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4,47(16):1~7.
[2]李潤利,李鶴元.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英語單元實踐活動設計與實施[J].英語學習,2024,(03):58~62.
[3]張明.小學英語教學融入社會情感學習的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01):34~38.
[4]顏小燕.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福建教育研究,2024,(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