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28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5)12-0049-05
DOI:10.3969/j. issn.1007-8517. 2025.12. zgmzmjyyzz202512012
Abstract:Objective The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and P .kingianumvar.grandifolium cultivatedinvariousbasesinsouthwestChinawascarrdouttoprovideeliabledatafortheacurateidentficationandthefurtherdevelopmentalutilizatioofmedicinalmaterialssourcsoftetwomedicinalmaterialsintefutue.MetodsTetwomedicinalmatealsf PolygonatumfromChinawerestudiedbymeansofmorpholog,macroscopicandmicroscopicidentificationmethods.ResultsInorigin andmacroscopicidentification,thistwoplantsandmedicinalmaterialscouldbedistinguishedfromeachotherbytheirleafsize,fruit shapeandsize,depthofedgeonfruitandotstock;themicroscopicstructureofthetwospecieswasbasicallthesame,andthere weredifereesbetweenthetwospeciesinthecrosssectionofrotsandstems.Singlecalciumoxalatesquarecrystalwasfoundinthe powder of P .kingianum var. grandifolium,but no in P cyrtonema. Conclusion Through the methods of origin,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P .cyrtonema and P .kingianum var. grandifolium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hethertheyareincludedintheChinesePharmacopoeiaandthelistofthesameoriginofmedicineandfood,somesu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kinds of Polygonatum.
Key words:Polygonatumcyrtonema;Polygonutum Kingianum vargrandifolium;Polygonatum;Microscopic Identfcation; 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藥材黃精為傳統(tǒng)習用的中藥材,具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的功效[1]?,F(xiàn)代化學及藥理研究表明,黃精中的主要成分有多糖、皂苷、氨基酸及無機元素、木脂素、黃酮、揮發(fā)油類等[2-4],具有調節(jié)血糖血脂、抗腫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炎、改善睡眠記憶、延緩衰老、調節(jié)免疫、抗骨質疏松、抗疲勞、治療慢性阻塞性疾病和老年高血壓等功劑[5-12]。因其作用廣泛,在臨床上被作為常用中藥,大量應用于中醫(yī)臨床處方、同時因其具有食用價值,不少企業(yè)還將其開發(fā)為保健食品和調味品[13-14] 。
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收載黃精有3種,滇黃精Polygonatumkingianum(大黃精)、黃精 P? sibiricum(雞頭黃精)、多花黃精 P :cyrtonema(姜形黃精)[15],但民間實際應用種遠不止此3種,因此,也造成了民間黃精種植的種類多樣與復雜。
在《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中,黃精的基原與《藥典》一致,都是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這3個種,從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角度看,在全國范圍內作為藥食兩用的黃精基原時確為這3個種。然而如果地方有文獻記載具有較長的安全食用歷史,則可以申報作為地方特色食品進行應用。目前已大量開發(fā)利用并在市場上流通的滇黃精、黃精僅占總量的 25% ,其它為滇黃精的代用品。
因此,目前市面上的黃精種類繁多,種源混雜,特別是近兩年出現(xiàn)在西南各省區(qū)各大種植基地的所謂多花黃精與“不倒苗黃精”(實為大葉黃精)的兩種黃精,給各企業(yè)與種植戶造成了很大的混亂,這兩種黃精到底如何進行區(qū)分,其產(chǎn)業(yè)又應該怎么發(fā)展,目前市場上并沒有統(tǒng)一的口徑與認可,故本研究主要對這兩種黃精進行相關的鑒定與考證,澄清兩種黃精的本源,同時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西南各省區(qū)黃精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參考意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實驗材料均采自于貴州省天柱縣與黎平縣的種植基地,由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鑒定教研室吳之坤副教授鑒定分別為多花黃精(Polygonatumcyrtonema)與大葉黃精(Polygonu-tumkingianumvargrandifolium),且均采集了憑證標本及影像數(shù)據(jù),標本及藥材全部存放于貴州中醫(yī)藥大學中藥材種植(養(yǎng)殖)及加工研究所。
試劑:水合氯醛(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間苯三酚(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濃鹽酸(重慶市萬盛川東化工有限公司)、稀甘油(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蒸餾水等。
儀器:游標卡尺測量,手機,不銹鋼雙面刀,Leica顯微鏡(SN454064)、體視顯微鏡(上海彼愛姆光學儀器制造有限公司)、高速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電熱鼓風干燥機(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酒精燈、鑷子、載玻片、載玻片等。
1.2方法
1.2.1基原與性狀鑒定從形狀、大小、質地等方面對多花黃精和大葉黃精進行測量研究,利用相機拍攝獲取其性狀圖像并記錄實驗結果。
1.2.2顯微鑒定將多花黃精與大葉黃精的根、莖通過徒手撕片、根莖橫切制片及粉末制片等方法置顯微鏡下用不同倍數(shù)觀察其組織結構、細胞及細胞內含物,拍照并記錄數(shù)據(jù)。
2 結果與分析
2.1基原鑒定多花黃精:根狀莖肥厚,近圓柱形或近連珠狀,結節(jié)有時不規(guī)則菱狀,直徑呈結節(jié)塊狀。葉互生,革質,橢圓形、卵狀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葉片長 10.1~18.8cm ,寬 2.2~ 7.7cm ,先端尖或漸尖,主脈背面突出,側脈纖細,在葉緣結成邊脈,葉脈數(shù)3~5條。傘形花序,膜質,具2~7朵花,黃綠色,長 1.8~2.5cm ,總花梗長 1~4cm ,單花梗長 0.5~1.5cm ,苞片生于花梗中部以下,或不存在。圓形漿果,綠色,長 0.69~1.05cm ,寬 0.64~0.96cm ,具淺縱棱,種子較小,直徑 0.28~0.38cm ,3~9顆。
大葉黃精:根狀莖圓柱狀,有節(jié)圓柱狀,有結節(jié),莖頂端援狀呈不規(guī)則的圓錐狀。葉片互生或輪生,革質,先端漸尖而卷曲,基部漸狹,葉片長 14.13~19.8cm ,寬 1.7~4.89cm ,主脈背面突出,側脈纖細,在葉緣結成邊脈,葉脈數(shù)為2~6條。傘形花序,膜質,具2~6朵花??偦üiL 1.02~2.01cm ,單花梗長 0.41~1.16cm ,苞片生于花梗基部,圓形漿果,黑色,長 1.00~ 1.50cm ,寬 0.80~1.45cm ,具深棱,種子較大,直徑 0.32~0.58cm ,7~12顆。如圖1所示。
2.2果實棱紋鑒定多花黃精與大葉黃精兩種植物果實體視顯微鏡下的果實棱紋鑒定,這兩種植物的果實存在種間差異。 ① 光滑程度:多花黃精果實較光滑,而大葉黃精較粗糙; ② 果實正面:大葉黃精正面有3條突出的粗棱紋,將整個面分隔成3個槽形;多花黃精果實正面有3條較細棱紋突起,也使整顆果實呈圓形狀態(tài); ③ 果實側面:多花黃精較光滑,棱突出不明顯;大葉黃精側面粗糙,棱突出明顯; ④ 果實底面:均有紋理,但多花黃精果實底面紋理較平緩、稀疏;大葉黃精底面紋理較明顯,清晰易見。如圖2所示。
圖2多花黃精與大葉黃精的果實形態(tài)鑒定圖
A~C:多花黃精;D~E:大葉黃精;A、D:正面;B、E:側面;C、F:底面
2.3莖橫切面顯微結構多花黃精和大葉黃精的莖結構基本相同,由表皮、皮層和維管柱組成。通過實驗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藥材莖橫切面圖。如圖3所示。
圖3莖橫切面顯微特征圖(放大倍數(shù): 10×10 倍)
A、C:多花黃精;B、D:大葉黃精
表皮:橫切面上表皮由大小相似并排列緊密、略呈方形的表皮細胞組成,多花黃精表皮細胞外壁較厚,外壁有角質化明顯的表皮細胞。
皮層:多花黃精靠近表皮具有同化薄壁組織;最外層細胞形狀與表皮細胞相似,其大小與表皮細胞接近或略小,其細胞呈類圓形,排列緊密。
維管束:兩種植物維管束均為不完全周木型,導管分子彼此相連,幾乎沒有明顯間隙。髓射線不明顯,細胞較小,這種排列與木質部細胞相似,即呈整齊縱列,髓部由薄壁細胞組成。兩種植物莖的顯微結構幾乎相同,但有明顯差異的是兩種皮層分布,密度有所區(qū)別,即“多花黃精”直徑及密度 gt; “大葉黃精”。
2.4根橫切面顯微結構多花黃精: ① 淀粉粒多為單粒,類圓形和橢圓形,少數(shù)復粒; ② 導管多見,多為一條或多條螺旋帶狀的螺紋導管。
大葉黃精: ① 淀粉粒多為單粒,類圓形和橢圓形,排列緊密,偶有復粒; ② 導管可見,多為一條螺旋帶狀的螺紋導管。如圖4所示。
圖4大葉黃精與多花黃精根橫切面顯微特征圖(放大倍數(shù): 10×10 倍)
A~D:大葉黃精;E~I:多花黃精;A、C:螺紋導管;B、D:淀粉粒;E、H:螺紋導管;F、I:淀粉粒;G:棕色塊
2.5葉片粉末顯微結構多花黃精和大葉黃精兩者葉片的粉末在顏色上幾乎相同,近白色。
多花黃精:黃色偏深。 ① 淀粉粒多為單粒,有少數(shù)復粒; ② 導管多見,為一條或多條螺紋帶狀的螺紋導管。
大葉黃精:黃綠色。 ① 淀粉粒多,均為單粒;② 導管可見,為螺紋導管。如圖5所示。2.6根粉末顯微結構大葉黃精:類白色。 ① 淀粉粒多為單粒,類圓形和橢圓形,淀粉粒多單粒,偶有復粒; ② 螺紋導管多見; ③ 草酸鈣方晶和草酸鈣針晶可見,單個存在。
多花黃精:類白色。 ① 淀粉粒多單粒,類圓形及橢圓形,多見,少有復粒; ② 導管可見,有螺紋導管多見。如圖6所示。
圖5大葉黃精與多花黃精葉片粉末顯微特征圖(放大倍數(shù): 10×10 倍)
A~D:大葉黃精;E~H多花黃精;A、C:淀粉粒;B、D:螺紋導管;E、G:淀粉粒;F、H:螺紋導管
圖6大葉黃精與多花黃精根粉末顯微圖(放大倍數(shù): 10×10 倍)
A~F:大葉黃精;G~J:多花黃精;A、D:螺紋導管;B、E:淀粉粒;C:草酸鈣方晶;F:草酸鈣針晶;G、I:淀粉粒;H、J:螺紋導管
3討論
本文運用顯微攝影技術結合圖像處理技術,從整體到細節(jié)特征的外觀性狀,從橫切面到粉末的顯微特征,對兩種黃精進行生藥學研究和數(shù)字化表征。研究結果表明兩種黃精在性狀特征、橫切面顯微特征和粉末顯微特征上均有明顯區(qū)別。一般黃精及其混淆品在其根狀莖外形上可以分為三類[16],即根莖圓柱狀、根莖結塊狀和雞頭狀。明顯呈現(xiàn)一端較粗、一端較細和根莖呈均勻連珠狀或姜塊狀,如多花黃精、滇黃精和湖北黃精,但多花黃精根莖節(jié)間較湖北黃精短。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多花黃精根狀莖肥厚,近圓柱形或近連珠狀,結節(jié)有不規(guī)則的菱狀,直徑較粗呈結節(jié)塊狀,而大葉黃精通常為連珠狀或結節(jié)塊狀,少有圓柱形,直徑呈不規(guī)則的圓錐形,大葉黃精根狀莖大于多花黃精。葉片上,Baker[1將黃精屬分為3個類群,即互生葉類,輪生葉類和對生葉類,本研究從兩種黃精的性狀鑒別可知多花黃精葉片為互生,大葉黃精為互生或者輪生,且多花黃精葉片大于大葉黃精。果實形態(tài)上,多花黃精為圓形淺棱,大葉黃精有3個深縱棱,且大葉黃精果實大于多花黃精。同時,二者在顯微鑒定上,也具有很大差別,故可以得出多花黃精和大葉黃精(即當?shù)厝朔Q的不到苗黃精)是兩個不同的物種。
1978 年,《中國植物志》8編撰時也提到了產(chǎn)于四川峨眉山當?shù)厝朔Q貓兒姜或豬腎草的植物作為滇黃精的一個類型,但也表明了它們是不是一個獨立的類群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1981年,《四川植物志》出版時把本植物處理為滇黃精的一個變種,命名為大葉黃精。事實上,本種的葉形、花色、苞片與滇黃精具有很大的差別。結合2021年湖南黃精的發(fā)表[19],其研究中大葉黃精已被作為湖南黃精異名處理,并且與滇黃精不在同一個組中,因此可以確認大葉黃精如果按照最新文獻應該是湖南黃精,不是滇黃精的變種,而多花黃精經(jīng)鑒定就是《中國植物志》上的多花黃精本種。多花黃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及藥食同源名錄都收入的物種,因此多花黃精不管是發(fā)展藥材還是食品都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于大葉黃精若按照《中國植物志》或《四川植物志》20的版本鑒定,為滇黃精的一個變種,則勉強打擦邊球可進人藥材及食品進行藥食同源名錄發(fā)展,但如果根據(jù)最新文獻把它最為湖南黃精的一個異名,則不符合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及藥食同源名錄的規(guī)定,把它作為食品或藥品來發(fā)展具有一定法律上的障礙,但地方有長期食用歷史的話,可以考慮申報地方特色食品,作為地方特有資源進行發(fā)展。
4展望
本文對兩種黃精的形態(tài)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兩種黃精的原植物有明顯區(qū)別,但作為藥材,它們的外形卻極容易混淆,其形態(tài)特征不易區(qū)別,需進一步分析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和分子結構,并結合儀器進行顯微方法鑒別。同時,對于進入《藥典》的黃精品種可以作為藥材或食品原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藥食同源名錄進行發(fā)展,若沒進入但在地方上又有長期食用情況,可以在進一步研究的基礎上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后申報作為地方特色食品來開發(fā)和利用,或進行相關的毒理學研究后如果符合新食品原料的要求,可以申報作為新食品原料,或者經(jīng)研究后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藥食同源物質的要求,可推薦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藥食同源名錄,進行大規(guī)模栽種。多花黃精作為《藥典》的品種,可以向藥材方面重點發(fā)展,但是大葉黃精(即不倒苗多花黃精)口感較好,并且達到食品的要求,可向食品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左經(jīng)會,孫愛群,向紅.貴州水城黃精屬植物分類及其藥用價值研究[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1-4.
[2]吳小淵,俞年軍,邢麗花,等.UPLC-ESI-QTOF/MS 快速表征鑒定九華黃精的化學成分[J].中南藥學,2024,22(5):1238-1244.
[3]肖夢炎,陳光宇,謝夢洲,等.基于HS-GC-MS法構建酒制多花黃精指紋圖譜及成分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24,20(8):69-72.
[4]龍杰鳳,陳文經(jīng),李金巧.黃精多糖提取工藝及降糖活性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24,20(4):49-53.
[5]廖可欣,姜劫琳,肖移生.黃精丸對學習記憶障礙小鼠海馬神經(jīng)元自噬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4,30(16):19-26.
[6]余靜,劉啟偉,闞紅星,等.黃精通過調控拓撲異構酶 II-α 抗胃癌的分子機制研究[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4,43(5):72-78.
[7]李進,蘇潔,董英杰,等.黃精水提物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24,49(16):4321-4328.
[8]馬旭,于杰,劉迎迎,等.黃精補益腎氣在老年高血壓病辨治中的臨床應用[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5,27(1):91-97.
[9]王娜,劉濤,馬暢,等.多花黃精中果聚糖產(chǎn)物的抗疲勞與改善腸道菌作用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4,40(5):494-502.
[10]文曉萍,楊常碧.黃精化學成分與藥理研究概況[J].山東化工,2023,52(23):126-128.
[11]樊淑淼.黃精化學成分及其代謝組學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yè)大學,2023.
[12]葉浩敏.滇黃精化學成分及其調節(jié)脂代謝活性研究[D].昆明:云南中醫(yī)藥大學,2023.
[13]傅利明,王芳.黃精治療呼吸繼發(fā)霉菌感染40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1998,8(1):7-10.
[14]鄧鈺文,歐陽琳,王珊,等.黃精藥食同源價值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4,44(5):912 -920.
[15]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319.
[16]王志威,杜富強,張浪,等.中藥黃精及其易混品植物的分類鑒別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9(24):130-136.
[17]李金花,周守標,胡金蓉,等.多花黃精和安徽黃精葉片發(fā)育的比較解剖學研究[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6(3):271-276.
[18]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15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65.
[19]XIA M Q,LIUY,LIU JJ,A new synonym of Polygo-natumin Chinabased on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ev-idence[J].PhytoKeys,2021(175):137-149.
[20]四川植物志編委會.四川植物志(第7卷)[M].成都:四川植物志,1981.
(收稿日期:2024-09-18編輯: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