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學(xué)問題中,臨界極值問題一直是學(xué)生物理學(xué)習(xí)的一大難點.這些問題不僅綜合性強、涉及諸多知識點,同時解題思路復(fù)雜,需要學(xué)生能夠深入分析問題關(guān)鍵并掌握常用的解題技巧.對此類問題的歸納總結(jié)不僅有利于學(xué)生進一步掌握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還為后續(xù)解決更多復(fù)雜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繩子斷裂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1如圖1所示,在豎直墻面上有一個固定點 O ,其豎直上方有一根釘子.兩個質(zhì)量均為 1kg 的小球甲和乙都用長為 1m 的細繩系在 o 點.兩球初始時點與 O 等高,細繩恰好伸直.之后兩球分別獲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瞬時沖量I,甲、乙兩球分別向上和向下運動,分別到達最高點和最低點時,細繩恰好斷裂,并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同一點.忽略空氣阻力,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細繩的最大承受拉力為60N ,重力加速度為 g=10m/s2 ,則()
(A)I=5N?s. (B)釘子距離 O 點 0.5m (C)兩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兩球平拋運動時間到落地之比為
解在最低點時對乙球受力分析可得 FT- ,因為繩子的最大承受拉力 FT=60N ,解得
,由動能定理得
2mu2,解得v=30m/s,I=mu=30N·s,選項(A)錯誤.
甲、乙兩球開始運動的速率都為 ,對甲球由動能定理得
,最高點速率
,故最高點時對甲球受力分析得(204號
(204 ,,解得
,則釘子在 O 點正上方
處,選項(B)錯誤.
甲、乙兩球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之比為 ,因為水平方向的位移相等,由 x=vt 得兩球做平拋運動到落地的時間之比為
,豎直方向由
得豎直分速度之比為
,則兩球落地速度方向不相同,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評析對于繩子斷裂的臨界極值問題,要先明確斷裂時繩子中的張力就等于它所能夠承受的最大張力.之后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受力分析列出繩子所系物體的運動方程,與其他已知條件聯(lián)立即可解出答案.
2接觸與分離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2如圖2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傾角為 θ=37° 的光滑固定斜面,彈簧的一端系在斜面的底端,另一端系在物體 P 上,物體 P 的質(zhì)量 m1=4kg ,其上疊加一個相同大小的物體 Q ,物體 Q 的質(zhì)量為 m2=8kg 系統(tǒng)初始時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給物體 Q 施加一個沿斜面向上的力 F ,使它開始沿斜面向上保持勻加速運動.在前0.2s的時間內(nèi),力 F 為變力,0.2s以后力
F 為恒力.彈簧的質(zhì)量不計,勁度系數(shù) h=600N/m sin37°=0.6,cos37°=0.8 ,重力加速度 g=10m/s2 ·試求出力 F 的大小范圍.
解設(shè)初始時彈簧壓縮量為 x?0 ,則 (m1+ m2)gsinθ=kx0 ,解得 x?0=0.12m ·
0.2s時刻力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故此時物體 P ,Q 分離,物體間彈力為零,設(shè)此時彈簧壓縮量為 x1 ,對物體 P 得 kx1-m1gsinθ=m1a ,前0.2s內(nèi)物體位移祎 ,解得 a=3m/s2 :
開始運動時 F 最小,兩物體分離時 F 最大,F(xiàn)min=(m1+m2)a=36N.
對物體 Q 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得 Fmax-m2gsinθ= m2a ,解得 Fmax=72N.
評析對于接觸與分離的臨界極值問題,其本質(zhì)是相同的,即臨界條件是接觸或分離的兩物體間的彈力大小 FN=0 .列出臨界情況下的受力分析方程,并對物理量的變化情況進行討論,即可解出答案.
3相對滑動的臨界極值問題
例3如圖3所示,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 2m 和 m 的物體 A,B 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 A 與物體 B 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 ,而物體 B 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已知最大靜序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 g .現(xiàn)在對物體 A 施加一個水平拉力 F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Flt;2μmg 時,物體 A,B 靜止.
2μmg時,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
(C)Fgt;3μmg 時,物體 A 相對物體 B 滑動.(D)無論 F 為何值,物體 B 的加速度大小不會超過 :
解因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 f=μFN ,物體 A,B 間 ,物體 B 和地面間
2μmg,對物體A,B整體,若
μmg,整體就會運動,選項(A)錯誤.
當 2μmg時,兩者相對靜止,一起運動,加速度滿足
,解得
,選項(B)正確.
當 A 對 B 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時, A,B 將開始發(fā)生相對滑動,此時對 B 受力分析得 2μmg- μg,對A,B整體,有F一2μmg =3ma max,則Fgt;3μmg時A,B發(fā)生相對滑動,選項(C)正確.選項(D)正確.
評析對于相對滑動的臨界問題,要抓住速度或加速度相同的時刻進行分析,考慮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各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對不同的變力范圍進行分類討論即可得.
4結(jié)語
通過對上述例題的分析可以看出,臨界極值問題的求解方法并不固定,關(guān)鍵是要能夠掌握基礎(chǔ)的物理模型,并結(jié)合數(shù)學(xué)工具進行分析,代入適當?shù)南胂螅纯陕?lián)立方程組解出答案.
參考文獻:
[1]何慧文.淺談高中物理動力學(xué)中的臨界極值問題[J].中學(xué)生數(shù)理化(學(xué)習(xí)研究),2017(9):73.
[2]韋秀榮.分類探討“動力學(xué)中的臨界極值問題”[J].數(shù)理化學(xué)習(xí)(高中版),2015(10):31.
[3]陳曙東.例談動力學(xué)中的臨界和極值問題[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1(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