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家鄉(xiāng)是我心靈的歸宿,傳統(tǒng)習俗則是其中最動人的旋律。五六歲時,我在安徽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八,小村莊因廟會而變得熱鬧非凡。廟會就像鄉(xiāng)村生活中的彩蛋,一旦開啟,就會釋放出無盡的歡樂。我記得,那天爺爺緊握著我的小手,我們一同走在熟悉的小巷中,融入這場專屬于村莊的盛會。
廟會當天,清晨的霧氣還未散去,村里東西、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及通往淮河大堤的路上早已人聲鼎沸。小販們駕駛著裝滿各種商品的三輪車或貨車蜂擁而至,早早地占據(jù)了最佳位置。他們的貨物琳瑯滿目,從吃的、穿的、用的到玩的一應俱全。純手工制作的木凳,充滿農(nóng)家風情的柳條筐和籃子,鋒利的鐮刀、鋤頭和鐵鍬,這些都是大人們駐足挑選的用具,而我們則被那甜甜的冰糖葫蘆、香脆的爆米花和冰涼的老冰棍所吸引。每次廟會上,我總是纏著爺爺給我買零食,而爺爺總是微笑著看我吃得津津有味。
隨著太陽升高,人越來越多。個子小小的我已看不到前方,爺爺時而把我抱在懷里,時而讓我坐在肩膀上,方便看街上人來人往的情景。大人們忙著采購,孩子們則喜歡擠在人群中看舞龍、舞獅以及河蚌精游街等地方特色雜耍戲,或嘗試套圈、打氣球,甚至透過不太嚴實的幕布偷看馬戲表演。逛累了,我們便到南邊河堤上的草坪坐下,聽地方戲,享受難得的歡樂時光。壩子底下常有戲班子搭臺唱戲,他們穿著華麗的戲服,畫著各色臉譜,唱腔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婉轉悠揚,總是吸引許多觀眾駐足。我們雖聽不懂他們的唱詞,但熱鬧的場面和精彩的表演仍讓我們流連忘返。
后來我來到深圳上學,再也沒有機會逛廟會了。盡管已經(jīng)過去六七年了,但那種熱鬧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F(xiàn)在每逢廟會,我特別想回去逛一逛,看看小時候流連忘返的街景,聽聽沿街的叫賣聲,再嘗嘗家鄉(xiāng)的美食。那些獨特的家鄉(xiāng)的旋律,一定會永遠在我心靈深處回蕩,余音裊裊。
指導老師 黃燕玲
名師點評
本文自然流暢,條理清晰,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真摯情感。小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廟會的繁華景象,兒時與爺爺逛廟會的記憶如同歲月賜予的珍貴寶藏,蘊含著純真與溫情,如今對廟會的懷念宛如一首悠遠的歌曲。文章于平凡中現(xiàn)深情,在質樸中顯韻味,喚起了我們對傳統(tǒng)習俗和故鄉(xiāng)的眷戀,充滿了鄉(xiāng)愁與溫暖,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