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每天緊鑼密鼓、井井有條地運作的城市,鄉(xiāng)村因為滿目的青山綠水而多了一份放松與慵懶。
今年夏天,我回到了鄉(xiāng)下爺爺?shù)募抑羞^暑假。
這里的山很綠,攏在霧中,散發(fā)著朦朧的睡意。小村的入口是公路邊的一條泥沙路,崎嶇不平,卻洋溢著恬靜閑適的氣息。我順著小路拐進(jìn)去,彎彎繞繞,到爺爺家已是傍晚。
爺爺家很大,前后都是院子,中間有一座低矮的泥瓦房;最顯眼的是一邊的雞圈,清一色的公雞在其中悠閑地踆步,一本正經(jīng)的姿態(tài)惹人發(fā)笑。
終于可以好好睡上一覺了!我心想,便懶懶地倚在沙發(fā)上。
是夜,天色漸沉,鄰居家陸續(xù)熄了燈。爺爺一拉繩索,我們頭頂那盞燈泡也一下子熄滅了。我側(cè)身聽著窗外公雞們的“碎碎念”,睡著了。
“喔喔喔—”一陣雞鳴將我吵醒。我一翻身,睜眼一看,外面的天還是陰沉昏暗,顯然還未亮透。我氣惱地嘗試再次入睡,可無論如何都無法抑制大腦的活躍?!鞍Γ 蔽覈@了口氣,只得起身,出去逛逛。
走出屋子,微涼的空氣鉆入鼻子,卻使我的精神更加抖擻了。我看了一眼墻上的鬧鐘,才五點多,實在是太早了。正想著,一個身影忽地從大門進(jìn)來了,是爺爺!他扛著一把鋤頭,手提一只木桶,看起來已經(jīng)勞作了許久,收工歸來了。爺爺進(jìn)了門,將鋤頭和木桶擱下,又麻利地挑起扁擔(dān),匆匆走出了門。
記憶中,爺爺好像都起得很早。以前,我常常賴床,只記得每次醒來,客廳已擺滿一桌子豐富的早餐,卻從不見爺爺?shù)嫩櫽啊N辶鶜q時有一回,我硬撐著熬到了半夜,卻仍未見爺爺睡著。后來一閉眼,醒來卻是正午了。我急忙跑出門,看見的又是爺爺勞碌的背影。
從小到大,爺爺似乎一直如此。從中年到老年,從身體硬朗到白發(fā)蒼蒼,他從未多休憩過一刻。勤勞、忙碌,似乎是刻入他骨子里的品質(zhì),更是他一輩子的寫照。
雞鳴又響起,爺爺又開始忙活。他聞雞起舞,用自己的辛苦勤勞來守護(hù)下一代,給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溫暖與保護(hù),讓他們享受他自己從未體驗過的“更好的生活”。
雞鳴,是爺爺一天勞碌的開始,是他大寫的人生在山野間的回響。這樣的爺爺,是廣大勤勞刻苦、勇于擔(dān)當(dāng)?shù)闹袊说目s影。一輩子的操勞,聚成了一聲聲鳴叫,震耳欲聾,穿越千年,在天地間留下雋永的激蕩,縹緲而又綿長,久久不散,只待有心人去細(xì)細(xì)地聆聽、思量。
指導(dǎo)老師:張燕責(zé)編:黃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