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根本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在新形勢下,要進一步深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原則和內涵的認識,把人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來對待,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激發(fā)社會主體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要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動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單純的傳授的過程,更應該以人為本,增強受教育者參與度,不斷豐富和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必須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受教育者遵紀守法的品質、團結友愛的精神,通過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受教育者主動參與各種道德實踐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品德素質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人本理念,可從受教育者思想狀況出發(fā)、需求愛好開始,通過歌頌受教育者有興趣的英雄,向周圍耳熟能詳的先進榜樣學習,創(chuàng)造奮力爭先的局面與氛圍。就實踐課程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通過各種社區(qū)志愿者和社會服務等方式,為需要幫助的人,如老弱病殘人士提供幫助,還可以參觀各種類型的紀念館,緬懷先烈、英雄,記住歷史;也可以通過其他各種適當的方式,強化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質。也可采用如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法、沉浸式教學和小組討論,使受教者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動中來,重視過程性評價,提高受教育者參與程度,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并非是教育者單向灌輸的過程,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平等溝通的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且要讓情和理相融合,向受教育者投入真情,以關懷換信賴、以溫馨啟迪覺悟、以愛憎堅定自己的立場。其次,“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其需要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展了受教育者的參與意識,其自身所體現出的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提高有效性,第一,應重視學生自我教育問題。就實踐而言,目標并非每個主題都有什么理論或知識,而是實踐。第二,要充分發(fā)揮“二課”的作用,以“三課”為導向,指導學生開展“三學”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規(guī)范轉化為受教育者的內在素質,它本身是知行的統(tǒng)一、自我教育過程。第三,還要引導受教育者學會運用各種方式進行自我管理??赏ㄟ^社團活動搭臺,引導受教育者參加有的放矢、有品位的活動,讓其獨立策劃、參與之中、展現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鍛煉自己,在感受中完善自己。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新時期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各種理論運用到具體的活動中,比如,開展“三下鄉(xiāng)”活動、紅色文化宣傳活動等,以此來滿足當代社會主體的心理需求,提升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注度。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以事實為依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要在掌握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解釋。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將社會實踐作為檢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性和有效性的標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堅持以事實為依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要對人的思想行為及其發(fā)展變化進行深入地研究,進而制定相應的策略。
在高校的教育工作過程中,大學生是一個特殊且復雜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掌握學生心理狀態(tài),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平等深入地溝通,充分認識尊重學生,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思想,并根據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及特點,制定一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計劃”。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校園里自由地學習生活。在此基礎上,各院校應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設立專門心理健康咨詢部門,校內專業(yè)老師應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專業(yè)咨詢服務。另外,還應該在校園里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或者咨詢臺等場所,以便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校方還可邀請部分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學者來校召開座談會,與師生一起探討,分析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還可通過現場指導等形式幫助他們擺脫心理困境,促進心理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