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搖尾巴的狼》是一篇經典寓言故事,作者用簡潔鮮明的筆觸暴露狼的虛偽本質,并巧妙地采用遞進描寫等寫作方法,帶來多重啟示。同學們不僅可通過故事主題得到深刻啟發(fā),而且還可以掌握利用遞進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情節(jié)的寫作技巧。
一、故事主題及對“狼”虛偽本質的剖析
《會搖尾巴的狼》講述了一只落入陷阱的狼,企圖用多次偽裝與搖尾巴、花言巧語等友善舉動騙過老山羊以求脫身的故事。狼說自己“為了援救一只掉到陷阱里的小雞”而落在陷阱里,“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裝出一副可憐巴巴的“善良老狗”的樣子,發(fā)誓自己是一只好心的狗,還不斷展示自己的尾巴會像狗一樣搖,試圖迷惑老山羊。但老山羊憑借之前被狼咬傷的經歷與綜合判斷,仔細觀察琢磨后,尤其通過細節(jié)確定眼前這所謂狼狗的“硬尾巴、尖牙齒”特征,最終得出結論“你是狼”,沒有被表面現象所蒙蔽。
這則寓言故事主題突出,意在揭示狼的虛偽本質,告誡同學們不要為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學會從現象中看到實質。狼的天性是殘暴的,哪怕它偽裝得再像一只狗,態(tài)度再真誠,說出再悅耳的話,也無法改變它的本質。老山羊最終看穿狼的陰謀,讓大家懂得生活中辨別是非的道理。
狼試圖將自己化裝成救助雞的“善的化身”,這是它求生的首要手段。閱讀時,我們可以留意到,狼尾巴擺動異常有力,將陷阱里的一些土都掃打下來。這種偽裝貌似狗,實則暴露了狼尾巴的屬性。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人表面善良,實則心懷不軌,他們通過不高明的偽裝獲取他人信任,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狼的偽善最具殺傷力的表現,就是它的花言巧語。為打動老山羊,狼在陷阱里編造了給老山羊舔毛、咬虱子等許多承諾,說自己對羊尤其是老山羊非常喜歡,還聲稱雙方是朋友,為了友誼天長地久,乞求老山羊“伸下一條腿來”。這些話語看似感人,實則全是騙局。這就如同生活中那些用花言巧語蒙騙他人的壞人,他們的話語雖然動聽,背后卻隱藏著不良動機。
當那只老山羊透過狼吼叫時露出的尖牙看穿它的偽裝時,它已顯露出兇殘本性。它窮兇極惡,試圖嚇倒老山羊。從這只狼發(fā)出的咆哮聲里,我們可以想象到這只狼貪婪而又憤怒的樣子,尤其是它發(fā)出歇斯底里般“快點過來”的威脅,讓我們仿佛看見了這只狼鋒利的牙齒、攻擊性十足的目光。這種殘忍天性,恰恰是狼天生的,是改不了的,再怎么偽裝也終將露出本來面目。
二、閱讀啟示:遞進描寫手法
(一)表情、動作描寫揭示偽裝技巧
《會搖尾巴的狼》以層層遞進的手法描繪了狼哀求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表現了狼步步偽裝的全過程。起初,狼編造謊言,試圖讓老山羊相信自己是“善良的狗”;然后它搖起尾巴,卻忘了自己身為狼尾巴硬、會掃土的漏洞。這些對白、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使讀者在見識狼偽裝的同時,又能體會其虛偽的一面。
同學們寫作文時,也可從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層層推進地描寫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寫壞人,可先寫其微笑著、看起來友好,然后寫其眼睛里閃著狡詐的光,繼而寫其嘴角流露出譏諷之情,最后寫其做出殘忍的舉動。透過這種逐層深入的刻畫,可以使讀者更明顯地體會到人物的偽裝和偽善。
(二)語言描寫表現花言巧語
故事中,狼企圖用甜言蜜語騙過老山羊。作者嚴文井用循序漸進的語言描寫揭露了狼虛偽的本質。狼自詡為“馴良的狗”,然后編造了各種友善的借口,試圖贏得老山羊的心。這些描述,使讀者在體驗狼的花言巧語時,感受到它的虛偽。
創(chuàng)作時,也可采用遞進語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例如描寫騙子,先寫他說得天花亂墜,再寫他編造感人故事,最后寫他露出狡黠的笑容。透過這種逐層深入的描寫,可使讀者對人物的虛偽和欺騙有更清晰的認識。
(三)動作描寫揭露殘忍本質
當老山羊識破狼的偽裝時,作者以層層遞進的動作描寫表現了狼兇殘的本性。狼最后咆哮起來,然后露出了尖牙,想嚇倒老山羊。這些動作描寫使讀者領略了狼的陰險狡詐。
創(chuàng)作時,同學們還可以通過遞進動作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例如描寫人販子被揭露時,先寫其雙眉緊皺,然后寫其揮拳動作,最后寫其對揭露者使勁踢腿。透過這種逐層深入的刻畫,可使讀者更清晰地體會人販子的險惡。
(四)心理描寫體現智慧判斷
在故事里,老山羊經過細致的觀察與思索,識破了狼的偽裝。作者以逐層深入的心理描寫顯示了老山羊的智慧和判斷力。老山羊起了疑心,仔細地觀察了狼的尾、牙,終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狼的本性是并不會因為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就能改變的。這些心理描寫使讀者體會到了老山羊的智慧和警覺。
寫作文時,同學們還可通過逐層深入的心理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在刻畫考慮得很周全的人時,先寫其雙眉緊皺的樣子,然后寫其心里反復揣摩的情況,最后寫其作出了正確的決策。透過這種逐層深入的刻畫,可以使讀者更清晰地體會到人物的智慧和判斷力。
三、寫作啟示:怎樣把遞進描寫應用于寫作
(一)對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的詳細描寫
寫作時,可從神態(tài)、動作等遞進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寫一個善良的男人,先寫其眼神溫柔,然后寫他嘴角永遠掛著真誠的微笑,最后寫他毫不遲疑地伸出援手。透過這種逐層遞進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可以使讀者更深刻地體會人物的真誠和善良。
(二)對語言的詳細描寫
例如寫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先寫他熱情回應別人的求助,再寫他耐心地為別人出主意,最后寫他臉上露出安慰的微笑。通過這樣層層推進的語言和對話描寫,能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良苦用心與無私奉獻。
(三)對一系列動作的詳細描寫
寫作文時,可通過逐層深入的動作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寫一個驍勇的戰(zhàn)士,首先寫他握緊武器、眼睛堅定地盯著前面的戰(zhàn)場;再寫他闊步向前,沖到敵人面前,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最后寫他雖然受了重傷但依然堅守陣地。通過這種逐層遞進的動作描寫可以使讀者更深切地體會人物的英勇和堅忍不拔。
(四)對心理狀態(tài)的動態(tài)描述
同學們進行創(chuàng)作時,可通過心理動態(tài)變化遞進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寫一個詼諧幽默的偵探時,首先寫他站在案發(fā)現場目光敏銳地掃過每一個細節(jié)、雙眉緊蹙;再寫其背起雙手,一邊跛著步一邊在心里快速地分析,眼晴里閃著思辨之光;最后寫他嘴角微揚、目光里透著堅毅,仿佛找到了解開這個謎案的鑰匙。透過這種逐層深入的心理動態(tài)描寫,可以使讀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推理能力。
四、生活啟示:怎樣分辨生活中的虛偽
《會搖尾巴的狼》不僅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還教會同學們如何在生活中辨別虛偽。故事中,老山羊在細心觀察狼尾、牙的基礎上,想起去年冬天自己被狼咬了一□死里逃生的那個情景,識破了狼的偽裝。這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細節(jié)十分重要。
(一)學習如何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物
同學們在生活中必須學會觀察身邊的人與事物。例如陌生人詢問道路,應仔細地觀察他的目光、表情,以判斷他是否真誠;陌生人無故送東西上門,首先要觀察其表情、動作,并詢問其意圖。通過觀察與試探,可以更好地辨別是非,而不為表面現象所惑。
(二)進行深度思考與評估
老山羊不但觀察到狼的尾、牙,而且在回憶自己的遭遇,綜合考慮判斷后,看穿狼的偽裝。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同學們在生活中既要學著觀察、試探,又要善于思考判斷。有的人說話很好聽,但深思熟慮后,我們就能識別其是否說謊。
(三)始終維持高度的警覺性
故事里的老山羊一直保持著機警,不為狼的偽裝所惑。這告誡我們:對可疑的人不要輕信,以免受到傷害。例如,遇到陌生人推銷產品時,我們不能因為他現身說法就輕易相信他的話。只有我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才能準確作出判斷,避免被某些表面現象所迷惑。
《會搖尾巴的狼》這則寓言為我們提供了多方面啟示。它不僅揭露了狼的虛偽本質,告誡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還通過遞進描寫的手法,展示了寫作中塑造人物和推動情節(jié)的技巧。這篇寓言雖短小,但其蘊含的道理卻值得我們反復品味,并在成長的道路上引以為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