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yè)路76號)召開,中國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征程從這里出發(fā)。
作為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fā)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上海堅持挖掘好、保護好、利用好紅色資源,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用紅色資源滋養(yǎng)精神、汲取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的厚望一一“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守護紅色陣地傳承紅色精神
幕布緩緩升起,中共一大代表的身影映入眼簾,他們正圍繞黨的綱領熱烈討論著…采用“實景 + 裸眼3D'方式,還原這場\"開天辟地大事變”?!斑@也許是人類已知的最偉大的革命。\"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恩里克·圣地亞哥看后很是感慨。如今,越來越多的來滬外賓團組參訪,探尋這個世界第一大黨百余年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成功密碼。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上海每一處紅色舊址、每一件紅色檔案,都承載著永恒的紅色記憶,凝結著鮮活的紅色價值。建設好、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離不開對紅色資源的發(fā)掘和保護。
近年來,上海高質量推進實施“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2016年,上海全面啟動實施“黨的誕生地\"發(fā)掘宣傳工程;2021年5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國率先通過《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22年3月18日,《上海市紅色資源名錄(第一批)》公布,相關部門梳理出612處重點舊址、遺址、紀念設施類紅色資源;2024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對《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zhí)法檢查,并提出改進建議。
在上海這座光榮之城,許多人自覺扛起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的重要使命。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通過精心講解,幫助更多的參觀者找尋“真理的味道\";楊浦區(qū)“老楊樹宣講匯\"團隊持續(xù)為基層群眾開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人民城市理念等宣講活動,當好一棵棵枝繁葉茂的“老楊樹”。此外,“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與上海\"學術研討會、“加強紅色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座談會在滬舉辦,進一步推動上海紅色文化的研究工作。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累計開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黨史宣講8.3萬場,上海市委講師團和各基層宣講團累計受眾超419萬人次。
用好用活紅色資源生動教材
2024年春末夏初,“光榮之城\"2024上海紅色文化季啟動,一系列活動相繼開展:“數字一大·初心之旅”與參觀者見面,以多人VR沉浸式體驗展的形式,讓觀眾“穿越\"回1921年的上海;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推出特色暑期體驗活動,吸引年輕人走進黨章誕生地參與研學互動;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辦\"家書抵萬金一一紀念李白烈士犧牲75周年\"數字展,讓革命先烈的精神傳得更遠…此外,上海向市民免費發(fā)放1萬本紅色“滬\"照。拿著這本手冊,市民可以到革命舊址、偉人故居、行業(yè)博物館等45個紅色場館進行集章、打卡,收獲個人專屬的紅色“城市印跡”。
無論是城市漫步,還是館內互動,廣大市民既在一段段光輝歷史中觸摸到了紅色印記,也從一個個紅色故事中感悟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真摯的紅色情感穿越百余年時光,與當代中國青年產生共鳴。如今,紅色文化主題已貫穿上海大中小學德育工作以及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黨史微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大思政課\"廣受好評,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已成為上海青少年的新風尚。
打造偉大建黨精神傳播高地
“演員們的表演讓我仿佛置身于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這部電影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英雄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今天的和平是無數先烈用犧牲換來的。不忘過去、珍惜現在,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所在。
2024年6月,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第26屆上海國電影節(jié)首映。這部電影講述了在上海隱蔽戰(zhàn)線戰(zhàn)斗的英雄的故事。當影院燈光亮起,不少觀眾的眼中閃爍著淚花。主演朱潔靜說:“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上海的文藝工作者也在不斷探索紅色題材的年輕表達、創(chuàng)新表達,讓革命事跡和紅色基因與當下年輕人同頻共振,傳遞愛與信仰的力量。\"
近年來,上海不斷構筑傳播矩陣,持續(xù)推動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等多領域紅色作品創(chuàng)作,努力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播高地。
大型海派諜戰(zhàn)題材話劇《向延安》、音樂黨課《我們的世界》、雜技劇《戰(zhàn)上?!?、越劇《好八連》、滬劇《江姐》、淮劇《火種》等一大批紅色精品作品在上海集中上演,紅色文藝溫潤心靈、啟迪心智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fā)揮。
同時,上海多部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聯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主題宣傳教育,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助推紅色文化融入生活、直抵人心。
不僅如此,上海還通過“紅途\"平臺制作、上線了全市精品展陳、講座課程等優(yōu)質學習資源3000余項,發(fā)布“紅途學苑\"精品課程活動近200項,推出大思政課精品資源開發(fā)項目30項,讓更多人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無限魅力。
紅色,是上海這座城市永恒的底色。上海將持續(xù)發(fā)揮紅色資源凝心聚力、鑄魂育人、推動發(fā)展的作用,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黨的誕生地的新業(yè)績。
(摘編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