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并靈活運用,是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很多人在寫作文時感到無從下筆,主要是因為平時沒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或有了素材卻不能靈活運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從不同角度積累寫作素材,同時要學習素材運用的方法,以逐漸提升作文水平。那么如何積累素材,并靈活運用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一、積累素材
素材是寫作的基石,沒有豐富的素材,寫作就會像無源之水,難以進行。然而,素材的積累是一個漫長且需要持續(xù)努力的過程,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則是積累素材的關(guān)鍵。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一個萬花筒,是寫作最寶貴的資源庫。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不僅能夠確保素材的真實性和獨特性,還能讓我們的作品更加貼近讀者,引起共鳴。因此,同學們要先逐漸樹立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的意識,掌握一些積累素材的方法,進而養(yǎng)成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好習慣。
1.豐富生活
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不一樣的色彩,感受到生活的多彩與樂趣。當然,熱愛生活,就要融入生活,深入觀察,認真思考,不能做旁觀者。這樣便能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從而積累更加真實、有溫度的寫作素材。融入生活,意味著我們要積極參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活動。通過參與家庭勞動,如幫助父母做家務(wù)等,能夠深入理解勞動的價值,同時感受到父母的辛勞。這些經(jīng)歷不僅能讓我們更加珍惜家庭生活,還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如家庭的關(guān)系、親情的重要、勞動的意義等。再如,在節(jié)假日,可以在父母的幫助或者陪同下,參加志愿者活動,這樣能逐漸培養(yǎng)責任意識,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成長。
2.觀察生活
觀察生活,不僅要聚焦人、事、物,還要把握它們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自然景觀、社會現(xiàn)象、個人行為及群體互動,皆為我們觀察的范疇。這種全方位的觀察能深化我們對生活的理解。例如,觀察日出日落、潮漲潮落,能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壯麗與神奇;觀察花草樹木,能了解到各類生物的形態(tài)特征與習性;留意身邊形形色色的人,能把握他們的行為模式與精神特質(zhì)。做好這些的前提是,要運用相應(yīng)的觀察技巧,或者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或者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去觀察,這樣才能挖掘出有價值的素材。
3.記錄生活
此外,還要養(yǎng)成記錄生活的好習慣。所謂記錄生活,就是將自己觀察到的、感悟到的內(nèi)容及時寫下來,以便日后寫作時使用。記錄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寫日記、錄視頻,或者其他方式,只要能夠完整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選擇哪種方式都可以。
(二)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閱讀是積累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優(yōu)美的詞語、生動的句子以及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等。積累這些語言不僅有助于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為文章增色添彩。此外,書籍中常常有豐富的趣事逸聞和民間傳說,這些故事往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寓意,將它們?nèi)谌雽懽髦?,能夠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寫作技巧高超,通過閱讀,我們能夠?qū)W習到不同的敘事方式、描寫手法、結(jié)構(gòu)布局等技巧,從而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因此,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1.擴大閱讀量
要想通過閱讀積累素材,只閱讀一本或幾本書是不夠的,要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系統(tǒng)性地擴大閱讀量,可以設(shè)定每月或每周的閱讀量,確保閱讀的持續(xù)性和規(guī)律性。另外,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應(yīng)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科學、藝術(shù)等多個領(lǐng)域,以及不同的寫作風格和體裁,小說、散文、詩歌、傳記、科普讀物等都要涉獵,還有一點,那就是要定期檢查閱讀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評估閱讀效果,以便調(diào)整閱讀策略。如此長期堅持,我們會逐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并愛上閱讀。
2.邊閱讀邊思考
閱讀不能走馬觀花,更不能有目無心,要做到邊閱讀邊思考,這樣才能讓內(nèi)容烙印于心,并從中領(lǐng)悟真諦。比如在閱讀一篇美文時,若感覺作者的表達形式比較特別,此時就要思考特別在哪?如果換一種表達方式行不行?通過思考,我們能逐漸掌握更多語言表達技巧,并將其靈活運用于寫作中。
3.善于寫讀書筆記
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等要及時摘抄下來,并定期回顧,以加深印象。此外,讀完一篇佳作后,若有所感悟或?qū)ξ闹惺吕⑷宋锏扔行抡J識,可通過寫讀后感來記下這些真實的想法和感悟。這不僅是深化理解的過程,也是從閱讀中積累素材的有效方法。
(三)從媒體中積累素材
當前,媒體平臺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些平臺上的信息往往聚焦當下人們關(guān)心的熱點,要想寫出思想深刻的佳作,需了解熱點話題,并圍繞這些話題發(fā)表個人見解。因此,我們應(yīng)善于從多種媒體平臺上積累素材,多閱讀報紙、收聽廣播、觀看電視以及瀏覽短視頻等,以便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合理搭配
許多人在寫作時,僅簡單羅列素材或?qū)κ录戒佒睌?,就會致使文章?nèi)容平淡無奇,缺少吸引力。這歸根結(jié)底在于作者未能掌握素材搭配的方法與技巧,進而影響文章的整體質(zhì)量。因此,在寫作訓練中,不僅要善于從多渠道積累素材,同時要學會合理使用素材,這樣才能逐漸提升作文水平。
(一)化大為小,見微知著
所謂化大為小,是指將“大素材”進行“小處理”?!按笏夭摹本褪枪沤裰型獾囊恍┐笫录?、大人物。在寫作中恰當使用“大素材”能使文章內(nèi)容更有說服力。但若運用得不好,會給人一種寬泛空洞的感覺。因此,在寫作時,對“大素材”應(yīng)采用“小處理”策略,即尋找細微切入點,深入挖掘其內(nèi)涵。例如,在運用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環(huán)境保護、生命關(guān)懷等社會熱點“大素材”時,可巧妙轉(zhuǎn)化為小視角,“化大為小、以小見大”,這樣既能引經(jīng)據(jù)典,又能表達個人獨到見解,使文章內(nèi)容新穎脫俗。此外,“化大為小”的素材搭配技巧還包括,在確定寫作主題并選定“大素材”后,可將其與日常生活中的“小素材”巧妙結(jié)合。如將“大素材”與常見的“一雙手”“一件襯衫”“一碗豆花”等搭配,這樣的素材組合既樸實無華,又極具說服力,能精準傳達思想感情。
(二)正反搭配,對照鮮明
在作文素材搭配中,正反搭配也是一種常見的手法,它是通過將性質(zhì)、特征截然相反或存在顯著差異的素材結(jié)合,從而深刻揭示事物本質(zhì)。這種方法廣泛應(yīng)用于記敘文和議論文中,能使敘事更有條理、論證觀點更加鮮明有力。正反搭配具體分為“縱比”與“橫比”兩種形式?!翱v比”關(guān)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性質(zhì)或特征變化,而“橫比”則對比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兩種不同事物的差異。運用正反搭配的目的,在于通過鮮明對比,讓讀者認清哪些觀點是正確的、哪些觀點是錯誤的。在實際寫作中,對正反兩種素材的筆墨分配需有所側(cè)重。重點論述的一方應(yīng)著墨更多,以深入剖析;另一方作為陪襯,起烘托作用,筆墨相對要少。
(三)理例搭配,鋪排陳述
所謂理例搭配,即根據(jù)寫作主題,精心挑選符合要求的素材,并將其巧妙組合,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正如古人所言,“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這是對優(yōu)秀作者的具體評價,其意是一名優(yōu)秀的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要具備驅(qū)遣天地萬物的能力與氣魄。因此,在寫作時,我們應(yīng)善于整理、組合及綜合運用所積累的素材,通過鋪排陳述、同類列舉等方法,讓原本沒有交集的素材,形成表現(xiàn)主題的“合力”。當然,采用鋪排陳述的方式進行理例搭配,切記不要太過簡單,不然文章會顯得枯燥乏味。此外,在寫作時,要注重語言表達與句式的多樣化,以讓文章更具可讀性。
(四)點面搭配,相得益彰
點面搭配也是素材搭配的一種重要形式,“點”指的是那些與寫作主題緊密相關(guān),具有高度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素材,通常是一兩個具體而生動的例子;“面”則是由多個與主題相關(guān)、具有本質(zhì)聯(lián)系且相對概括的素材組成的集合。
合理的點面搭配要求我們在寫作時,既要深入細致地描繪那一兩個典型的“點”素材,又要對“面”素材進行適當?shù)母爬ㄐ悦枋?。這種搭配方式旨在“以點帶面”,即以一兩個核心事例為主導,輔以其他相關(guān)事例,共同支撐和深化文章主題。特別是在寫話題作文時,若一時難以搜集到大量精準的素材,可從素材庫中篩選出與話題緊密相關(guān)、較為典型且自己能夠把握的素材,將其他相關(guān)素材作為輔助材料,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如此,即使素材數(shù)量有限,也能將所要表達的觀點闡述得具體而深刻。
(五)辯證分析,全面中肯
辯證分析在寫作中,特別是在議論文寫作中,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即圍繞某一論點,精心挑選素材,并從多個角度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辯證分析時,首先需要針對論點選擇兩三個具有典型性的事例進行正面論述。這些事例應(yīng)全面、具體地支撐論點,以為后續(xù)的論證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然而,僅有正面論述并不足以構(gòu)成強有力的論證。為了增強說服力,還需要搭配關(guān)聯(lián)的事例進行反面分析與論證。通過正反對比分析,可以更加鮮明地突出論點。在具體運用過程中,要結(jié)合所寫主題及要論證的觀點,進行分析論證。這種聯(lián)系可以是因果關(guān)系、對比關(guān)系、類比關(guān)系等,旨在使素材形成有機的整體,共同服務(wù)于對論點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