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大自然美麗而神奇,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讓人心生感慨,產(chǎn)生無限遐想。在你的腦海中,有哪些美麗的景色曾讓你魂牽夢繞,流連忘返呢?是草長鶯飛的誘人春光,還是佳木繁蔭的醉人翠色?是幅員廣闊的山河大地,還是浩瀚無垠的草原大漠?也許,隨風飄拂的垂柳會讓你想起某個無憂無慮的午后,一片落葉又忽然讓你徒增幾分傷感
以某處景物為寫作對象,從多個角度描摹景物的狀貌,并在作文中表達對眼前所見之景的獨特情感。
寫作指導
一、細致觀察,確定寫景順序
描寫某處景物時,要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并按照一定的順序,如同繪畫一般將其呈現(xiàn)出來,從而讓筆下的景色更加美麗,狀貌更加具體,并具有一定的層次感。例如,在課文《七月的天山》中,作者選取了“藍天”“雪峰”“山澗”“游魚”等事物作為寫作要素,如同繪畫一般,按照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順序,描寫了天山的自然風光,彰顯了天山的純潔與美麗;在課文《鄉(xiāng)下人家》中,作者則以“各種各樣的瓜果”“樸素恬靜的農(nóng)家田院”和“吃晚飯的鄉(xiāng)下人家”,以及“田園美景”作為寫作要素,按照一定的順序勾勒了一幅田園風光圖,令人神往??梢?,在細致觀察景物的基礎上尋找寫作要素,確定寫景順序,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常用的寫景順序主要有移步換景和定點換景兩種。移步換景是指觀察者通過移動腳步轉(zhuǎn)換觀察點,并依次記錄沿途所見的不同風景。該方法常被運用于游記類作文中,例如描寫學校、動物園、博物館等處的景觀。以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作者運用移步換景的手法,以“野花”“溪流”“鐘乳石”等物為寫作對象,按照游覽順序,具體描寫了雙龍洞中的所見所聞,讓讀者頗有身臨其境之感。定點換景則是指觀察者的落腳點基本不變,而僅僅以視線移動的方式觀察景物,并逐步描寫看到的景色。在課文《觀潮》中,作者運用定點換景的寫作順序,按照潮起潮落的過程,描繪了錢塘江大潮的壯闊景象。以描繪雪景為例,我們也可以利用定點換景的寫作手法,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先粗略地勾勒雪景,描繪大雪紛飛的畫面,再逐步細致地描繪“雪中的梅花”“歡鬧的孩童”等,充實寫作內(nèi)容。
二、調(diào)動感官,細膩感受景物
我們生活的世界五彩繽紛,絢麗多姿,要彰顯景物的美感,除了細致觀察了解景物的特點之外,還應該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視覺、聽覺、觸覺等細細品味景物獨有的神韻。春天,我們能夠從花朵誘人的芬芳中感覺到濃濃的春意;冬天,我們能夠從雪花冰涼的觸感中感受到冬日的寒冷與浪漫。如果能在作文中融入視覺描寫、聽覺描寫或觸覺描寫等感官描寫,往往能讓筆下的景物更加生動形象。例如,在課文《觀潮》中,作者通過描寫潮水奔涌時的聲音,凸顯了浪潮之急、浪潮之大,給景物增添了一種力量美。又如,在“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句詩中,作者僅用“蛙聲一片”四個字,便形象地渲染了詩詞中所繪之景的意境,使讀者仿佛聽到了一片蛙鳴。因此,在描寫景物時,同學們要注意多面結合,從視覺上描其形,從聽覺上摹其聲,從觸覺上寫其感,從嗅覺上述其味用細膩的描寫激發(fā)讀者無盡的遐想。
三、動靜結合,增添景物美感
在描寫人物時,除運用肖像描寫展示人物外貌外,還應該運用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從而讓筆下的人物更加立體豐滿。寫景亦如此,除了像繪畫一樣對景物進行勾勒,展示景物的靜態(tài)美外,還應該運用動態(tài)描寫,展現(xiàn)景物的變化過程,從而增添景物的美感。例如,描寫柳樹,除了展示柳樹挺拔的英姿外,還可以描寫柳樹隨風拂動的模樣;描寫荷花,除了展現(xiàn)荷花嬌艷欲滴的外表,還可以寫在荷花旁飛來飛去的蜻蜓,以及一場夏雨過后荷花上滑落的露珠等,進而呈現(xiàn)景物的動靜結合之美。例如,一位同學在《秋天的楓葉》中寫道:
我的目光落在不遠處一片火紅的“烈焰”上,走近一看,竟是一整片楓林!一陣微風吹過,楓林發(fā)出沙沙的聲響,整齊又富有節(jié)奏,仿佛大合唱一般。有些紅透的楓葉,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寂寞,在秋風的召喚下,離開楓樹的懷抱,好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紅色蝴蝶,在空中跳起優(yōu)美的舞蹈,時而旋轉(zhuǎn)跳躍,時而上下翻飛,時而相交糾纏最終,落葉歸根,靜待生命的下一個輪回。
這一段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既把楓林比作“烈焰”,靜態(tài)地呈現(xiàn)了楓林的美,又對隨風飄落的楓葉進行了細致描繪,展示了落葉歸根的動態(tài)過程,二者相得益彰,完美地展示了楓林的美。
四、側(cè)面烘托,突出景物特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些時候,采取正面與側(cè)面相結合的方式描繪景物,能更加突出地表現(xiàn)景物的特征。例如,可以通過描寫水底的游魚、石子等景物,側(cè)面烘托出溪水的清澈澄凈;又如,可以通過描寫夜晚的星星和幾處人家的燈火,側(cè)面展現(xiàn)鄉(xiāng)村夜晚寧靜的氛圍。例如,一位同學在《夏日的雨》中寫道:
路邊的低洼處,早已聚積成深深的小水潭,一輛汽車飛馳而過,濺起無數(shù)水花,那水花隨后又掉到水洼里,泛起一圈圈漣漪。地上的水也越積越多,越積越厚,沒多久,就變成了一條條小溪,彎彎曲曲地向前縱深著,越流越急,越流越快。商店里、屋檐下躲雨的人們,臉上水淋淋、身上濕漉漉的,再大的傘,在這樣的雨中,也顯得無能無力,人們只能盼望著雨神早點兒休息。
這一段通過地上的積水、被雨淋濕的眾人,從側(cè)面突顯了雨勢之急、雨勢之大,巧妙地表現(xiàn)了夏雨的特征。
五、巧用修辭,妙繪景物狀貌
景物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形貌、顏色、質(zhì)地、氣味、音感等方面,只有抓住這些基本特征,善于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描繪景物,通過引用詩句彰顯文采,才能把眼前的景物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沉醉其中。例如,在課文《觀潮》中,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潮漲時的聲音形容為“戰(zhàn)馬奔騰”,強調(diào)了潮漲時的聲勢之大,使文章內(nèi)容更加擲地有聲。又如,在課文《白鷺》中作者寫道:“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边@一句就運用了排比修辭,表現(xiàn)了白鷺的美。在描繪景物樣貌時,同學們也可以巧用修辭,突顯景物特征。例如:
雪,覆蓋在地面上、山坡上、枝丫間,落在屋舍的房頂上、低矮的草叢中,白色主宰了一切。遠處的小路上,好像覆蓋了一條白色的地毯,人們走上去,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音,猶如一首冬日的協(xié)奏曲。
在這一段中,小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路上的白雪比作“白色的地毯”,把人們腳踩雪地的聲音比作“冬日的協(xié)奏曲”,為筆下的冬日美景增添了一絲浪漫。
六、寓情于景,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
常言道:“一切景語皆情語?!睂懢安粌H是為了記錄眼前的事物,更是為了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吹角锶盏蛄愕穆淙~時,我們不禁會黯然神傷;看到冬日里凌霜傲雪的梅花傲然挺立于風雪之中時,我們又不禁為生命的堅強而折服。因此,在寫作時,同學們應當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把內(nèi)心的所思所想傾注于筆下。例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蔽倚⌒囊硪淼負炱鸬厣线@片火紅的楓葉,把它作為書簽珍藏到書中,為秋天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想,秋的美,勝在秋葉,葉的形,葉的色,葉的香,無不透射出生命的激情與活力。落葉的生命雖短,但它綻放得璀璨、綻放得耀眼,令人贊嘆!
這一段運用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由秋天的楓葉聯(lián)想到生命的堅強與脆弱,彰顯了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佳作展示
迷人的九寨溝
直到去年夏天,我游覽了“人間仙境”九寨溝,才深刻體驗了大自然的醉人風光。
那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倚在木板橋上,凝視著水中的游魚自由嬉戲;抬起頭來,遙望遠方,將一片青蔥盡收眼底;來到瀑布腳下,接受飛濺而來的水花的洗禮,用肌膚感受著激流的清涼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自己已被大自然擁入懷中,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作為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我對碧水的認識一直是模糊、淺顯的,似乎只停留在課本上,自以為碧綠、澄清的水,就是碧水,但這次游歷,徹底“刷新”了我對碧水的認識。只見眼前的碧水,宛如深藍色的綢緞,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它湛藍且靜謐,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點點銀光,微微蕩漾著,山上的蒼松、翠柏和怪石等在水中清晰可見;而水里呢,正有魚群在“山間”自由穿行,放眼望去,就是一幅和諧的自然風景畫!
以前,我只在電視上見過瀑布,但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真實感受瀑布時,著實讓我大開眼界!翻過一座山,來到瀑布附近時,就可以很明顯地聽到它發(fā)出的隆隆聲響。我迫不及待地躍下石階,一條閃著銀亮色光芒的飛瀑便霎時映入了我的眼簾。仔細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整條瀑布就像綴滿了閃亮的銀花,好似姑娘身著美麗的紗裙。我小心翼翼地穿過獨木橋,來到瀑布腳下,抬頭仰望著,感受著奔涌的激流帶來的陣陣涼意。
定神凝視,只見眼前的這匹“布”已經(jīng)被巖石頂出了許多層,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看見較大的缺口,但它仍奔流不息,分秒不停地傾瀉在山下的巖石上。濺起的水花如碎玉一般四散開來,飄起來又隨后落下;瀑布的轟鳴聲不時在耳邊傳來,宛若陣陣驚雷。站在碧水環(huán)繞的小島上,向瀑布的遠方遙望,能夠發(fā)現(xiàn)一道彩虹。彩虹由七種顏色組成,亮閃閃的,猶如耀眼的寶石。游人身旁浮動的水霧,時聚時散,迂回游蕩,時而上浮,時而下沉,置身于此,猶如人間仙境、天上人間。
這美麗的九寨溝,這大自然塑造的人間仙境,讓人怎能不留戀!
點評
小作者以九寨溝獨有的青山綠水、碧波飛瀑為寫作對象,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了九寨溝的自然之美。其中,多處修辭的恰當運用,如“宛如深藍色的綢緞”“好似姑娘身著美麗的紗裙”等,使景物描寫更加生動且富有美感。此外,情感的表達,也深刻體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