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鼎廬先生的文字相遇,恰似一場被時光釀熟的緣分。三年前初讀其首部散文集《鼎廬記》,便被“清茶回甘”般的質(zhì)樸文風吸引;今歲偶遇第二部《鼎瀘記》,黑底鎏金的封面下,四十余萬字的思想結(jié)晶更顯厚重。從獲贈簽名本時先生立候門前的熱忱,到書中《觀自然》《觀自在》《觀無常》三輯里對山川草木、人事世情的深刻觀照,字里行間既流淌著對家鄉(xiāng)風土的拳拳深情,亦凝結(jié)著他讀書、寫作、篆刻、揮毫的雅士人生。在快節(jié)奏的當下,先生以抄書涵泳、日更千字的堅守,為讀者筑起一座安頓靈魂的文字鼎廬——這既是一位文人對精神高度的求索,更是獻給時代的一闋“見賢思齊”的生命詩章。
想來,我與《鼎鱸記》是有緣的。
三年前,有幸獲贈鼎廬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鼎廬記》,猶記得開篇序言中,著名書法家江孝龍先生評價:“語則樸實無飾,意則天然無機,讀來如對清茶,初覺平淡,回甘卻悠遠綿長。\"我深愛此書,一直將其置于辦公室的書架上。
今年元月,我在朋友家偶遇《鼎瀘記》—封面黑底鎏金,透著高端、厚重的古樸之氣。得知這是鼎廬先生的第二部散文集,驚訝與喜愛之情頓生??上Т颐?,只讀了幾篇,從此心心念念。緣分奇妙,不久后竟在一次宴席上遇見鼎廬先生。與先生談及讀書寫作時,我提及在朋友家見書一事,正欲詢問購書渠道,先生便爽快道:“我明天送你一本?!?/p>
我當真了。次日上班后直奔先生單位,樓下發(fā)微信詢問:“王書記,您在辦公室嗎?”他即刻回復:“我在辦公室?!眲偵蠘牵鸵娤壬蚜⒃陂T口,笑臉相迎。這般禮遇讓我頗不自在,極力掩飾拘謹。落座后,辦公室人員端來茶水。少頃,先生遞過書一一原來他早已備好。我雙手接過,扉頁上赫然是先生的親筆簽名:“贈孟娟同志惠存”,并配兩方篆刻鈴?。阂环烬S號印,一方姓名印。治印精美,堪稱匠心獨運。
出書不易,何況這部書洋洋四十余萬字,作者心血可想而知。既承相贈,我視若珍寶,行止相伴。散文集分《觀自然》《觀自在》《觀無常》三輯,收錄218篇文章,另附10篇文友佳作。書中內(nèi)容包羅萬象,匯集了先生對自然、人事、讀寫及處世的思想與見解,實為其精神世界的充分體現(xiàn),我用一周時間品讀,抄錄經(jīng)典語句時常誦讀,還用紅筆在書上批注注釋、心得與疑問。古人云“書非借不能讀也”,但我偏愛讀自己的書,尤其珍視贈書一大概因我習慣在書中留下筆記吧。
書中描繪的家鄉(xiāng)景致令人神往:趙家山、天寶寨、奇仙洞、黃龍觀、三神廟、龍坪、橫沖先生所到之處的山川草木、風土人情皆躍然紙上,自然景觀的韻味與生命力撲面而來。于我而言,讀這些文字已足享悅自爽心之效。日本畫家東山魁夷曾言:“人應當謙虛地看待自然和風景?!毕壬P下的自然令我肅然起敬,更讓我深切感受到他對家鄉(xiāng)的拳拳深情。
雖早聞鼎廬先生之名,卻不曾深識。讀完此書,方知先生是超脫世俗、回歸本真的雅士。工作之余,他行吟、放歌、誦讀、寫作、篆刻、揮毫、作畫、打球雅好繁多,雖動靜殊異,卻皆能沉浸其中,快然自足。
先生善讀書,聚書成屋,與書為友。柳青、路遙、陳忠實、韓少功、賈平凹等作家的作品,他皆視若珍寶,無論多貴都必購人,閉門孜孜研讀。他不僅讀書,更抄書一一抄韓少功《山南水北》、路遙《平凡的世界》賈平凹《廢都》,以抄促讀,以讀促思。古人云:“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在快節(jié)奏的當下,能靜坐讀書已屬難得,何況抄書?先生的學習精神與閱讀習慣,實乃我輩楷模。
先生擅寫作,開設博客、創(chuàng)辦公眾號,夙興夜寐,每日更新一篇原創(chuàng)。雖多為千字文,卻短小精悍,紙短意長,且數(shù)年未輟。他習慣用筆記錄生活:下鄉(xiāng)回山時,見高山則構(gòu)思于林間,筆記于樹下,成文于石上,如泉涌般隨性而發(fā),早已養(yǎng)成“倚馬而就”的寫作習慣。先生在書中寫道:“靈魂在高度,何以棲息?唯有文字?!?/p>
先生精書法,追求“無我一有我一—忘我”三境:初與碑帖融合,潛心臨帖;繼而與古為友,促膝而談;終至精研背臨,返璞歸真。日復一日中“會當凌絕頂”,于不覺間“一覽眾山小”。
先生工篆刻,自20世紀80年代始,以橡皮與小刀刻下“立志成才”,至今刀耕不輟,四十載佳作頻出。
先生更是敏銳的觀察者。他說:“我喜歡寫人物,并非深暗人性,而是善觀細節(jié),能由此引發(fā)聯(lián)想。”書中描寫的上百位人物,從廟堂當權(quán)者到江湖百姓,三教九流皆有一一他們雖是凡人,卻或德有所長,或藝有所精,事跡感人至深。若無細致觀察力與向善悲憫心,眼前世界不過混沌一片,又何以捕捉到這些閃光點?古人云“見賢思齊”,先生筆下的人物,正是吾輩效仿的榜樣。
先生多次提及趙家山上的皇界埡,那里有他的老屋,修葺后取名“鼎廬居”。休假時,他常邀好友回山雅集,名曰“云端雅集”。眾人品茗漫談、吟詩誦讀、揮毫潑墨,亦曾躬耕修亭,雖無絲竹之盛,卻樂在其中。
先生詩禮傳家,假以時日,云端雅集必能得蘭亭雅集之妙。
我們期待這一天。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