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魚市,魚販掀開蒙在水箱上的黑布,活魚撲騰起的水花濺濕褲腳;晨光里的菜市場,菜農剛摘下的豆角還掛著晨露,葉尖微微卷曲。這些帶著“熱氣”
的場景,藏著美食的本真模樣。
我們總在追尋新鮮食材,其實是本能渴望貼近生活的鮮活狀態(tài)?,F(xiàn)磨的咖啡豆煮出的香氣,當天宰殺的禽肉的緊實口感,頭茬蔬菜的清爽香氣,這些細節(jié)里,藏著時間還未完全雕琢的質樸。新鮮食材的魅力,就在于它保留著自然生長的原始氣息,沒有被過度加工。
但新鮮也意味著短暫。青菜放久了會蔫,水果熟透了會爛。可正是這種轉瞬即逝,讓人們愿意早起去趕早市,愿意花心思挑選新鮮的食材。我們都知道美好的事物難以長久留存,卻依然執(zhí)著于抓住當下的美好。面對一條銀鱗閃爍、目光如炬的鮮魚,饕客不會嘆息它明日將腐,而是即刻燃起爐火,以虔誠之心,將其生命最璀璨的華章在煙火中瞬間升華。這份“當下即永恒”的投入,是對新鮮最好的禮贊。
對待新鮮食材,及時烹飪是第一手解法。新鮮的魚清蒸最能體現(xiàn)鮮味,鮮嫩的菜葉簡單清炒就足夠可口。在烹飪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是在制作美食,更是在與食材對話,尊重它們的本味,讓它們在餐桌上綻放最后的光彩。
走進菜市場,觸摸帶著泥土的根莖,感受鮮活跳動的魚蝦。用新鮮的食材,烹飪出屬于自己的生活滋味,在一飯一蔬間,體會生命的鮮活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