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響,鐵鍋上騰起的熱氣裹挾著辛辣的香氣,將整個廚房籠罩在琥珀色的光暈里。青花瓷碗里盛著暗紅的鴨血,像一汪未凝固的朱砂,等待與油火交融的那一刻。蓮花血鴨的烹制,恰似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吟唱贛西大地的傳奇。
據(jù)傳說,南宋咸淳年間,文天祥在蓮花縣募兵抗元,與義軍首領歃血為盟。軍廚將未及飲盡的鴨血誤當醬料傾入鍋中,不料赤色濃汁與鴨肉塊、青椒紅椒碰撞,竟成就了攝人心魄的滋味。此菜一出,文天祥贊不絕口道:“我們喝血酒,吃血鴨,誓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 當?shù)乩先酥v述這則故事時,總要添上一句:“血性菜要配血性人?!比缃?,千年的烽煙早已散作贛江的晨霧,唯有這道蓮花血鴨,仍回響著金戈鐵馬的鏗鏘旋律。
制作蓮花血鴨,鴨的挑選堪稱重中之重。必須選用立秋之后三個月的本地土鴨,這種鴨飲山泉,啄草蟲,奔跑于野甸溝渠之間,皮下凝著緊實的肌肉,透亮的油脂。而辣椒,更是蓮花血鴨不可或缺的靈魂配料。青紅辣椒必是蓮花朝天椒,日照充足的丘陵賦予它們火紅的戰(zhàn)袍。茶油作為蓮花血鴨的另一味關(guān)鍵調(diào)料,其原料采自武功山南麓的油茶樹。清明前,當?shù)谝豢|春風輕拂大地,油茶樹上便掛滿飽滿的果實。此時采摘的茶籽,蘊含著整個冬天的積蓄與春天的希望。經(jīng)過冷榨工藝,茶油帶著大自然的清新與純凈緩緩流出。隨后,它被倒進粗陶壇子,封存三年。在這漫長的三年時光里,茶油在陶壇中悄然沉淀、融合,吸收著歲月的韻味。當啟封的那一刻,恍若打翻了整個春天的山野。
等鐵鍋燒至青煙裊裊,金黃的茶油便滑入鍋底,瞬間綻放出細密的油花。斬作小方丁的鴨肉傾瀉而下,在熱油中跳起古老的儺舞。陳年糯米酒淋下的剎那,酒香與肉香在鐵鍋里翻騰出琥珀色的云霞,這是蓮花先民從青銅酒爵里傳承的密碼。
燜煮時的火候最考驗功力。年過七旬的老師傅握著杉木鍋蓋,說這蓋蓋子的功底是祖上八代傳下來的,“蒸汽在鍋蓋里轉(zhuǎn)三轉(zhuǎn),味道才能鉆回肉縫里?!贝郎盏狡叻郑嘟芳t椒與紫皮仔姜齊齊入鍋,艷麗的色彩于熱浪中交響。最后的鴨血如畫家手中的潑墨,揮灑進鍋,與肉塊、椒丁匯合一處。鐵鏟在鍋中翻飛,紅潤絳紫的色彩漸漸暈染整鍋天地。
上桌的血鴨盛在粗陶缽里,紅亮油潤如晚霞墜入贛江。夾起一塊連著薄脆鴨皮的肉丁,舌尖先觸到辣椒的暴烈,旋即被糯米酒的甜柔包裹,最后是茶油的山野清氣在齒間逡巡。鴨血并非凝成塊狀,而是化作絲縷瓊漿,裹著每塊鴨肉,恍若給這道菜披上了威武的血色戰(zhàn)袍。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揭開了蓮花血鴨的味覺密碼:鴨肉富含煙酸與維生素B族,堪稱高蛋白低脂肪的典范;鴨血是天然的“養(yǎng)血劑”,富含血紅素鐵和維生素B12,極易被人體吸收,其中的卵磷脂更是大腦發(fā)育的“黃金營養(yǎng)素”;茶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0%,能保護心血管健康;辣椒素催生的內(nèi)啡肽,則是大山子民與自然拼搏時不可或缺的止痛劑。
當暮色漫過武功山脊,村口祠堂的八仙桌上,血鴨缽子永遠擺在最靠近祖先牌位的位置。漂泊在外的蓮花人說起家鄉(xiāng),總會突然沉默,喉結(jié)滾動處,翻涌著辣椒與鴨血的味道。這道用血色封印鄉(xiāng)愁的菜肴,在千年歷史變遷里淬煉成蓮花人的血脈圖騰——任歲月流轉(zhuǎn),只要灶火未熄,那抹驚心動魄的絳紅,永遠會在贛西大地的群山大川間熊熊燃燒。
編輯|張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