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5)16-0093-03
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單元人文主題是“大膽想象”,語文要素是“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發(fā)揮想象寫故事,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習作單元一般由精讀課文、習作例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語文園地和習作等板塊內(nèi)容組成。統(tǒng)編語文教材單元編排的結構形式為實施單元一體化教學提供了條件?;诖?,教師要立足單元整體,把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想象的奇妙,習得想象的方法,并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把單元一體化教學的目標落到實處。
一、整體觀照,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統(tǒng)編語文教材非常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在小學階段編排的想象訓練有十幾次之多,這些訓練分布在不同冊次的不同單元中,體現(xiàn)了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特點。在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基于習作單元及想象訓練的特點,整體觀照,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一)縱向梳理
縱向梳理是對小學階段所有冊次教材中編排的想象訓練內(nèi)容進行梳理。通過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對學生想象力的訓練是從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中的“寫話”訓練開始的,一直到六年級下冊,幾乎每冊教材中都編排了想象方面的訓練,從中可以看出編者對學生想象訓練的重視。教師通過研讀可以發(fā)現(xiàn),之前的想象訓練側重于學生的想象實踐與體驗,使得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想象與表達經(jīng)驗。因此,在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單元課文和習作要求準確定位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把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其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作為想象訓練重點,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想象的樂趣,充分發(fā)揮想象習作單元的教學效能。
(二)橫向梳理
橫向梳理是指對同一冊次教材中關于想象訓練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包括整冊訓練內(nèi)容和單元訓練內(nèi)容的梳理。對三年級下冊教材進行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編者是以單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的,第五單元的精讀課文、習作例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及習作都是圍繞“想象\"這一要素進行編排的。其中,《宇宙的另一邊》一課為學生展現(xiàn)的是作者想象的宇宙另一邊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相反的樣子,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想象世界?!段易兂闪艘豢脴洹愤@篇課文在單元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宇宙的另一邊》一課把學生帶入作者的想象世界,而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學生成為想象的參與者,他們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想象,而且還可以自己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出更有意思的畫面,從別人的想象世界向自己的想象世界邁進?!敖涣髌脚_\"幫助學生梳理和總結本單元中的想象方法?!俺踉嚿硎謀"則讓學生及時運用學到的想象方法進行想象故事的創(chuàng)編。習作例文《一支鉛筆的夢想》《尾巴它有一只貓》則為學生寫好想象類習作提供了范例,有助于學生模仿借鑒和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寫作,讓學生想象習作的路徑更加清晰明確。教師要把單元各個板塊的內(nèi)容整合在一起,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閱讀與想象的互促共融,提升學生的想象習作能力。
二、品味想象,打開想象思維空間
通過細讀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選編的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本單元課文的編排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向學生展示了豐富的想象故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想象視角引領學生閱讀品味,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思維空間,為學生學會想象、學會運用想象表達奠定基礎
(一)運用逆向思維想象
逆向思維也稱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向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師要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fā)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探索。在《宇宙的另一邊》一課中,作者大膽想象在宇宙的另一邊還有一個世界,而且是現(xiàn)實世界的倒影,這其實是運用了逆向思維想象的方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借助課后練習,讓學生說一說宇宙的另一邊有哪些秘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逆向思考的樂趣;再讓學生思考:“如果讓你描寫宇宙另一邊的鮮花、雨水、風雪等,你們會怎樣想象?”這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可以促進學生對逆向思維形成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真正讀得深人、想得透徹。習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貓》同樣運用了逆向思維,想象的視角新穎獨特。教學時,教師在引領學生感受這種想象特點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運用逆向思維,想一想還有哪些有趣的題目也可以像例文這樣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在教師的啟發(fā)與鼓勵下,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們想到了《尾巴擁有一只小兔子》《眼睛它有一只兔子》《翅膀擁有一只麻雀》教師依托課文,引導學生感受用逆向思維想象的特點,可以打開學生的想象思維空間,讓學生敢于突破思維常規(guī),使得想象出的內(nèi)容更加奇妙,為學生順利完成想象類習作奠定基礎。
(二)聯(lián)系事物特點想象
聯(lián)系事物特點展開想象,即根據(jù)事物的本質屬性及特點來想象具有相同屬性的其他事物發(fā)生的故事,事物之間具有一定關聯(lián)性。習作例文《一支鉛筆的夢想》描述了一支老憋在抽屜里的鉛筆的各種夢想,鉛筆的夢想在不斷發(fā)生變化,但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圍繞鉛筆的特點展開的,這其實就是運用了聯(lián)系事物特點展開想象的方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借助課文旁批“鉛筆想為小松鼠當撐竿,為小猴子當標槍。它為什么會這樣想呢?”,引導學生思考鉛筆與撐竿、標槍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再讓學生說說作者的想象好不好、還能想出鉛筆的其他夢想嗎。這樣引導學生閱讀品味,可以讓學生真正明白作者是怎樣想象的,從而習得聯(lián)系事物特點展開想象的方法,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
三、讀寫融合,引導學生想象表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第二學段的“表達與交流\"中指出:“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以教材文本為基礎,把學生的閱讀與習作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閱讀與想象習作能力的提升。
(一)小試牛刀反著想
習作單元中都編排有“初試身手\"板塊,即讓學生對本單元要達到的習作要求進行初步嘗試。教學《宇宙的另一邊》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課后練習“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和本單元“交流平臺\"的第三條“在宇宙的另一邊,想寫關于風的習作,要先變成風…”,讓學生寫一寫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在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下,有學生展開大膽想象,這樣寫道:“那個孩子是另一個我嗎?當我把窗戶關上時,他是不是正把窗戶打開?當我打開文具盒時,他是不是正把文具盒關上?在宇宙的這邊,我爺爺?shù)念^發(fā)已經(jīng)白了,而在宇宙的另一邊,我爺爺?shù)念^發(fā)還是黑色的?!蓖瑯釉诮掏辍段舶退幸恢回垺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運用反著想的方法寫一寫《翅膀擁有一只麻雀》等,這樣引導學生依靠想象寫話,可以讓學生在仿寫中感受到反著想的樂趣。在習作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單元課文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內(nèi)化文本蘊含的想象方法,在遷移運用中夯實想象基礎,不斷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
(二)聯(lián)系事物變著想
本單元“初試身手”中的按手指印活動,其實就是讓學生依據(jù)手指印的形狀展開趣味聯(lián)想的想象訓練活動;續(xù)編故事活動則是讓學生利用兩個有趣的故事開頭展開接龍續(xù)寫,這種想象訓練重在讓學生依據(jù)事物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教學《一支鉛筆的夢想》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鉛筆的特點進一步展開想象,想象鉛筆還會有什么夢想。如有學生這樣寫道:“想一想,一支老憋在抽屜里的鉛筆,會有多少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爬出抽屜。知道我要做什么嗎?我要來到街邊變成一棵高大的樹。這樣到了夏天,我就可以為人們、動物遮陽。鳥兒們在樹上唱歌,老人們在樹下打麻將。呵,多么好玩,多么開心!第二個夢想,是跑到馬路上。知道我要做什么嗎?我要在馬路上變成一個紅綠燈。這樣人們就不會擾亂交通秩序,也不會因為出車禍而傷心。呵,多么好玩,多么開心!第三個夢想,是到小區(qū)旁邊的街道上。知道我要做什么嗎?我要在街道旁變成一根電線桿,這樣人們就不會因為沒有電而發(fā)愁了。呵,多么好玩,多么開心!”從學生仿寫的《一支鉛筆的夢想》中,“高大的樹”“紅綠燈”“電線桿”等都是根據(jù)鉛筆筆直的特點想象而來的。通過這樣的想象訓練,可以讓學生習得聯(lián)系事物特點展開想象的方法,從中感受到想象的樂趣。
(三)總結梳理奇妙想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擁有無限的想象力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在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中,教學目標最終指向的是單元習作“奇妙的想象”。在教學本單元課文后,教師可以先呈現(xiàn)習作內(nèi)容及要求,再引導學生對本單元學過的想象方法進行梳理:《宇宙的另一邊》采用了反著想的方法;《我變成了一棵樹》是由“我\"的美好愿望出發(fā)展開的想象;《一支鉛筆的夢想》采用了聯(lián)系事物特點展開想象的方法;《尾巴它有一只貓》采用了對比想象的方法。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發(fā)生。在引導學生梳理本單元學過的想象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習作提示中提供的題目寫一個想象故事,可以運用本單元中學到的想象方法,也可以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只要想象合理即可。這樣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降低想象習作的難度,促進學生習作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要立足單元整體,讓學生通過對單元精讀課文和習作例文的學習感受到想象的奇妙,使其掌握反著想、聯(lián)系事物特點想象等多種想象方法,并鼓勵學生把學到的想象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比一比誰的想象更奇妙,從而使學生在單元學習中收獲閱讀與寫作帶來的快樂,不斷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許泳佳.以觀察為梯,促讀寫共生:以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為例[J].小學語文教學,2024(5):44-45.
[2] 鄒琳.向讀學寫,讀寫共生:淺談小學語文讀寫融合的具體方式[J].閱讀,2024(23):27-29.
[3] 郭丹丹.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習作單元讀寫共生探究:以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24(17):78-80,89.
[4] 王麗玲.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實踐與思考[J].廣西教育,2023(16):77-82.
(責編 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