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川貝母的獨特身世
貝母源于中國,主要生長在高山草地、礫石灘或灌叢等特定環(huán)境中。在眾多貝母品種里,川貝母因卓越療效備受贊譽。早在明代,《本草匯言》就提出貝母以“川地”為佳,賦予其治療陰虛燥咳圣藥的美譽。
川貝母所屬的貝母家族成員眾多。1977 年版《中國藥典》將其植物來源確定為川貝母(卷葉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和梭砂貝母4種植物。到了 2010 年版《中國藥典》,又增加了太白貝母和瓦布貝母。這些不同來源的川貝母,共同構(gòu)成了這一珍貴藥材的家族譜系。
藥用:中醫(yī)典籍中的“止咳圣藥”
《本草綱目·易知錄》對川貝母的藥用價值進(jìn)行了詳盡記載:“川貝,具有止咳祛痰、潤肺清燥的功效,具有助心肺、清除虛痰、安定五臟、利骨髓的作用,還能緩解心胸郁結(jié)的氣體,以及清除虛咳喘促痰濁之效?!贝送猓撐墨I(xiàn)還指出川貝母是治療虛勞煩熱、汗出惡風(fēng)、咳嗽上氣、吐痰咯血以及肺痿肺癰等多種疾病的常用藥物。這些記載為川貝母的藥用提供了有力證據(jù),也為臨床應(yīng)用提供了寶貴指導(dǎo)。
中藥配伍是中醫(yī)理論的一大特色,早在兩千多年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提出藥可單用亦可組方配合使用,創(chuàng)立了“七情合和”理論和“君臣佐使”原則。川貝母在臨床應(yīng)用中,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以發(fā)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川貝母配知母: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二者配伍相須為用,可增強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陰虛燥咳、肺熱咳嗽、痰壅喘急、肺癆咳嗽、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產(chǎn)后咳嗽等多種病癥。
川貝母配苦杏仁:苦杏仁能降氣祛痰、宣肺平喘、潤腸通便。川貝母主潤,苦杏仁主降,兩者配伍可增強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fēng)邪、痰熱郁肺、咳嗽已久、痰少咽燥等情況。
川貝母配厚樸:厚樸苦、辛,溫燥,能燥濕消痰、下氣除滿。二者配伍具有化痰、降氣止咳、開郁消食除脹的功效,主治氣滯痰聚、痰氣上逆之咳嗽等。
川貝母配夏枯草:夏枯草清肝瀉火,軟堅散結(jié),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化痰、散結(jié)軟堅的作用,是治療痰熱郁結(jié)之癭瘤、瘰疬的常用藥對。
川貝母配麥冬: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清心潤肺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潤肺的功效,多用于陰虛燥咳。
成方制劑,療效顯著
川貝母制成的成方制劑在臨床應(yīng)用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咳嗽:川貝母制劑有潤肺、止咳、定喘、祛痰的功效,常用于風(fēng)寒患者受涼引起的咳嗽、氣促、痰多、不易咳出等癥狀,也用于治療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常用制劑有川貝枇杷膏、川貝雪梨膏、牛黃蛇膽川貝液、復(fù)方川貝合劑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蛤蚧川貝散配合呼吸訓(xùn)練器能很好地改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通氣功能,降低急性加重頻率,改善穩(wěn)定期癥狀。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病程長且不易治愈,川貝枇杷膏加復(fù)合維生素 B 口咽部涂擦,對慢性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小兒支原體肺炎:牛黃蛇膽川貝液與阿奇霉素聯(lián)用可提高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減輕炎癥水平,加快恢復(fù),且副作用少。
肝硬化腹水:對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可用川貝母 15克,制甘遂(醋炒要連珠者)15克 共為細(xì)末,清晨空腹時用大棗 20 枚煎湯送服,每周2~3 次。腹水消失后,服用補中益氣丸。但有上消化道出血、心臟病、身體虛弱及高熱者勿用。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西藥治療易反復(fù)。使用川貝養(yǎng)親口服液,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yīng)少。
禁忌:用藥安全的“紅線”
《本草經(jīng)疏》記載:“有濕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濕痰在胃惡心欲吐,痰飲作寒熱,脾胃濕痰作眩暈及暈厥頭痛中惡嘔吐,胃寒作泄并禁用。”川貝母性味苦、甘、涼,脾胃虛寒者服用易引起腹脹,導(dǎo)致脾胃虛弱。若是寒性咳嗽,服用川貝母粉就如“雪上加霜”。
川貝母的服用劑量也需嚴(yán)格掌控,一般不超過 10克。臨床上曾出現(xiàn)因過量服用川貝母導(dǎo)致的心率緩慢、心音減弱等心肌中毒現(xiàn)象和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大劑量服用川貝母還會引起全身出血、血壓下降、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如果服用后出現(xiàn)胃痛、嘔吐、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四肢發(fā)冷等不良反應(yīng),應(yīng)立即停藥,并咨詢醫(yī)師進(jìn)行合理用藥。
還需要注意的是,川貝母不宜與烏頭同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川貝母與烏頭類藥材屬于配伍禁忌“十八反”,合用會產(chǎn)生各種副作用。常見的烏頭類藥材有川烏、草烏、附子等,服用川貝母或其他制劑時應(yīng)當(dāng)注意。
食用:家庭藥膳的“潤肺良方”
2002 年《衛(wèi)生部關(guān)于進(jìn)一步規(guī)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將川貝母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并沿用至今。民間常將川貝母與梨、蜂蜜、枇杷、冰糖等食材搭配,制成美味可口的潤肺止咳藥膳。
川貝梨燉豬肺:豬肺切厚片,泡水中用手?jǐn)D洗干凈,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過冷河,滴干水;雪梨洗凈,連皮切4塊,去核,川貝母洗凈;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nèi),待火煮沸后,微火煲2~3小時,調(diào)味供用。本藥膳有潤肺、化痰、止咳之功。
二冬二母湯:二冬指的是麥冬和天冬,二母指的是川貝母和知母,四者熬制無異味,尤適用于兒童服用,是治療干咳無痰的良方。
川貝母蒸雪梨:將雪梨洗凈削皮,切開去除核和掏空,制成梨盅。在梨盅內(nèi)放置適量的川貝母和冰糖,若為青少年食用,可將其加工成粉末。蓋上梨蓋,用牙簽固定后,將雪梨放入碗中隔水蒸 30 分鐘。蒸制過程中,雪梨會釋放出汁液,與川貝母粉相互融合,有降肝火、祛痰止咳、潤肺消炎的食療效果,特別適合秋天食用。
川貝母作為“天府之寶”,在藥用、食用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價值。但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充分了解其功效、禁忌和食用方法,合理運用,讓這味古老的藥材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h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