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414.1 文獻標識碼:A DOl:10.13282/j.cnki.wccst.2025.03.003
文章編號:1673-4874(2025)03-0009-04
0 引言
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推動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蓬勃興起。根據(jù)《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的信息,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公路里程已達543. 68×104km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18. 36×104km[1] 。目前,公路發(fā)展已經(jīng)從“數(shù)量增長”邁向“質(zhì)量提升”階段,對公路安全性、品質(zhì)、環(huán)保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持續(xù)提高2。我國瀝青路面修筑遵循“強基薄面\"的思路,瀝青結構層容易產(chǎn)生反射裂縫。水泥路面加鋪瀝青層后,反射裂縫等病害常常較為嚴重[3。鋪設瀝青含量高、應力吸收能力強的瀝青混合料AC-10F結構層能夠有效緩解反射裂縫這一問題[4-6]。曹榮吉等7的研究顯示,富含瀝青的混合料結構層在延緩反射裂縫產(chǎn)生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顏可珍等[8利用OverlayTest(OT)試驗對混合料抗反射裂縫能力進行測試,結果顯示,OT試驗能夠通過模擬實際裂縫的開閉狀況有效評估混合料的抗裂能力。除了抗反射裂縫能力外,路面結構中的應力吸收層瀝青混合料還應具備較好的抗車轍、抗水分侵蝕以及低溫抗裂性能。
本文通過檢測基質(zhì)瀝青、SBS改性瀝青高溫、中溫、低溫下的流變特性,并測試這兩種膠結料拌制的瀝青混合料AC-10F的物理力學性能及抗反射裂縫能力,從而更全面地對SBS改性瀝青混合料AC-10F的路用性能做出評價。
1試驗材料和測試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基質(zhì)瀝青
如表1所示為 70? 基質(zhì)瀝青常規(guī)性能指標的測試結果。
1.1.2 SBS改性瀝青
如表2所示為SBS改性瀝青常規(guī)性能指標的測試結果。
1.1.3礦料
礦料為石灰?guī)r,其指標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1.1.4混合料
表4為瀝青混合料AC-10F的礦料級配組成情況。根據(jù)已有工程實踐經(jīng)驗,以目標空隙率 3.7% 所對應的油石比作為最佳油石比,因此確定SBS改性瀝青混合料AC-10F的最佳油石比為 5.3% ,基質(zhì)瀝青混合料AC-10F的礦料級配及油石比與SBS改性瀝青混合料AC-10F一致。
1.2 測試方法
1.2.1瀝青性能測試
1.2.1.1高溫穩(wěn)定性瀝青的高溫流變性能試驗設計參數(shù)如表5所示。
1.2.1.2中溫疲勞性
瀝青(經(jīng)PAV長期老化)中溫疲勞性能試驗設計參數(shù)如表6所示。
1.2. 1.3 低溫性能
瀝青(經(jīng)PAV長期老化)低溫蠕變性能試驗設計參數(shù)如表7所示。
1.2.2混合料路用性能測試
1.2.2.1抗車轍性能
通過車轍試驗機測試瀝青混合料AC-10F的60℃
動穩(wěn)定度,試驗中成型車轍板試件的尺寸為 300mm× 中 300mm×30mm ,進而評價其高溫抗車轍性能。
1.2.2.2水穩(wěn)定性能
通過凍融循環(huán)劈裂試驗測試瀝青混合料AC-10F的力學指標,得到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件未凍融及凍融的劈裂強度,以TSR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指標評價其抗水侵蝕能力。
1.2.2.3低溫抗裂性能
應力吸收層瀝青混合料在低溫服役環(huán)境下需要有較好的抗裂性能。利用萬能試驗機測試-10℃低溫環(huán)境下瀝青混合料AC-10F小梁的應力與應變情況,從而獲取瀝青混合料小梁的最大彎拉應變、抗彎拉強度等參數(shù)。
1.2.2.4抗反射裂縫能力
抗反射裂縫能力是評價應力吸收層瀝青混合料性能的關鍵指標,本文通過OT試驗測試瀝青混合料AC一10F抗反射裂縫能力。OT試驗機由兩個模塊組成,其中一個是固定模塊,另一個為移動模塊,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三角位移波形荷載,模擬路面裂縫的開閉運動,通過瀝青混合料力學性能的衰減程度評價其抗反射裂縫能力。如圖1所示為OT試件制備流程。
文獻[8]指出,OT試驗中每個周期最大荷載與周期數(shù)符合冪函數(shù)變化規(guī)律,根據(jù)冪函數(shù)的參數(shù) b 可以判斷混合料的抗裂能力, b 值越小,說明混合料的峰值荷載衰變速率越小。周期最大荷載與周期數(shù)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2 結果分析和討論
2.1瀝青性能分析
2. 1. 1 高溫穩(wěn)定性
G* 為瀝青復數(shù)模量,研究已證明 G* /sinδ(車轍因子)同瀝青高溫穩(wěn)定性相關性較高,通過車轍因子可以有效評價瀝青高溫下的抗車轍能力9。如圖3所示為瀝青高溫狀態(tài)下的車轍因子試驗結果。
由圖3可知,SBS改性瀝青的車轍因子明顯較高,其穩(wěn)定性更強。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具有苯乙烯和丁二烯的特性,在高溫下仍處于高彈狀態(tài)。其在瀝青中起著物理交聯(lián)和增強作用,具有優(yōu)異的高溫抗變形能力。在高溫狀態(tài)下,SBS改性瀝青的車轍因子約為基質(zhì)瀝青的2倍。
2.1.2 中溫疲勞性
基于 G* ·sinδ疲勞因子定性評價瀝青疲勞性能,瀝青常溫下 G* ·sinδ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2.1.3 低溫抗裂性
如表9所示為瀝青在低溫下的勁度模量 s 和應力釋放速率 Ψm 值。
由表9可知,SBS改性瀝青的低溫變形能力及柔韌性遠優(yōu)于基質(zhì)瀝青,可有效避免低溫開裂的發(fā)生。這主要得益于SBS改性劑具有優(yōu)異的低溫性能,其在基質(zhì)瀝青中充分形成連續(xù)的三維網(wǎng)狀結構,極大提升了瀝青的低溫變形能力,大幅降低了瀝青的玻璃態(tài)轉(zhuǎn)化溫度。
2.2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2.2.1抗車轍性能
如圖5所示為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試驗結果。
由圖5可知(文中SBS改性瀝青混合料AC-10F簡稱SBSAC-10F,基質(zhì)瀝青混合料AC-10F簡稱AC一
10F),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高溫車轍動穩(wěn)定度得到大幅提升,與瀝青流變試驗得到的結論一致。
2.2.2 水穩(wěn)定性能
如圖6所示為瀝青混合料的凍融劈裂強度試驗結果。
由圖6可知,SBSAC-10FTSR達到 90% 以上,說明其可以有效抵抗水分作用下的膠結料-集料粘結失效。
2.2.3 低溫性能
如表10所示為基質(zhì)瀝青、SBS改性瀝青混合料低溫小梁彎曲試驗結果。
由表10可知,SBSAC-10F小梁最大彎拉應變達到3307με ,抗彎拉強度達到 12.64MPa ,說明其低溫變形能力較好,在低溫下能通過小幅度變形釋放內(nèi)部應力,極大改善混合料的抗裂能力。研究結果與瀝青BBR試驗相關性較好。
2.2.4抗反射裂縫能力
表11為AC-10F、SBSAC-10F的OT試驗測試結果。
由表11可知,較AC-10F而言,SBSAC-10F的第一周期峰值荷載、臨界斷裂能較大,說明其初期抗反射裂縫的能力較強。從峰值荷載損失角度分析,兩種混合料裂縫擴展均比較穩(wěn)定,沒有達到失效破壞階段。SBSAC-10F、AC-10F的峰值荷載損失率分別為 72.6% 、78.9% ,可知SBSAC-10F的抗裂能力衰減更為緩慢。
以上兩種混合料周期最大荷載與周期數(shù)的擬合結果如表12所示。
由表12可知,SBSAC-10F周期最大荷載與周期數(shù)曲線冪函數(shù)的參數(shù) b 更小,說明其周期峰值荷載衰退更慢,抵抗反射裂縫的能力更強。
3結語
(1)較基質(zhì)瀝青而言,SBS改性瀝青擁有更優(yōu)良的全溫域性能。
(2)SBSAC-10F的高溫動穩(wěn)定度達到5000次/mm以上,水穩(wěn)定性指標TSR達到 90% 以上,低溫最大彎拉應變?yōu)?307 με ,擁有優(yōu)良的路用性能。
(3)SBSAC-10F的抗反射裂縫能力在AC-10F基礎上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4)瀝青混合料在OT試驗中周期最大荷載與周期數(shù)的冪函數(shù)參數(shù) b 值大小,可有效反映其抗反射裂縫能力衰退速率。 $\textcircled { \div }$
參考文獻
L1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R].北京:2024.
[2馬書紅,王元慶,岳敏,等.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現(xiàn)代化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J].公路交通科技,2022,39(12):239-246.
[3]黃松,陳海濤.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抗裂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3(6):40-44
[4]馬耀宗,劉聰,陳杰,等.瀝青混合料應力吸收層設計方法研究[J].公路,2021,66(4):34-39
[5]黃新生.骨架密實型應力吸收層SAC10動態(tài)復模量試驗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22(8):19-21.
[6]王秋敏,譚巧攀,陳海濤.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施工溫度影響因素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2(6):64-67,204.
[7]曹榮吉,白啟峰.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在鹽通高速公路上的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10):120-122.
[8]顏可珍,王紹全,田珊,等.基于OverlayTest評價應力吸收層抗反射裂縫性能[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7(1):108-115.
[9]韋萬峰.溫拌泡沫瀝青發(fā)泡特性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8
[10]Yang H,DongR.Investigating the propertiesof rejuvenated asphaltwith the modified rejuvenator prepared bywaste cooking oil andwastetirecrumbrubber[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22(315):12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