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距我第一次接觸《讀者》已有約二十年的光景了。那時家里沒有太多的閑錢買書,卻正值求知若渴的年齡。我有一位叫龍鳳的摯友,我們至今仍保持著聯(lián)系。彼時的我每每向她借書,而她總暖心地讓我不用著急還。
當(dāng)時,龍鳳家里常年訂閱《讀者》,我們時常被《讀者》中短小精悍的文章所折服。在下課的時候,我們津津有味地賞讀里面的文章,看到精彩處,抬頭默契地會心一笑,為作者的斐然文采點贊。我時常有事沒事就往她家里跑,我們心照不宣地沖進她的臥室,攤開書,似兩只勤勞的小蜜蜂,汲取著知識的甘蜜。書上的奇聞逸事為我倆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書中的篇篇美文更是意蘊悠長,讓人回味無窮。
幸運的是,我上初中后竟然又和龍鳳是同班!當(dāng)看到班級名單中有她的名字時,我簡直按捺不住地嘴角上揚。對于文學(xué)的共同喜愛讓我們總是不吝分享手中的各類報刊,此時的物資已然沒有小時候匱乏,但農(nóng)村老百姓家中還是鮮少有人會常年訂購報刊??赡芤蚪?jīng)濟狀況良好,龍鳳家常年訂閱《讀者》。她會把《讀者》里她喜愛的文章小心翼翼地裁剪下來,精心地粘貼在一本精致的筆記本里,然后轉(zhuǎn)頭得意地對我說:“梅呀,快來品嘗你的《讀者》時光吧!”哈哈,細碎而又充實的時光在我倆對美文認(rèn)真細致的鑒賞中悄然而逝。
一晃就迎來了行色匆忙的高中時期,此時我倆讀《讀者》多多少少帶點功利性。我們會在文章里,圈畫出各類好詞好句,解析作者的寫作思路、文章結(jié)構(gòu),賞析文章的思想升華,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緊張的高中時期,我倆的語文學(xué)得輕松又高效,這多虧了各類書籍,特別是《讀者》的加持呢!
歲月如梭,不變的是我對文學(xué)的熱愛。我時常在下班路過鯉城二院對面的報刊亭時,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一本新上市的《讀者》,然后找個舒適的咖啡廳,攤開雜志,釋放滿身的疲憊,收獲滿滿的快樂。
忙碌的工作讓我有段時間無暇享受生活。而當(dāng)我再次想要購買獨屬自己的快樂時,卻只能望著一間間關(guān)閉的報刊亭束手無策。我尋遍手機導(dǎo)航中的報刊亭,卻一次次地吃閉門羹,這讓我有種濃得化不開的無助感。同時,也不得不感慨于時代的變遷。
后來,我嘗試向報刊投稿,我空閑時寫的一些小感悟有幸多次被刊登在自己喜歡的刊物上。手捧樣刊,我仿佛看到幼時埋頭對文學(xué)作品如饑似渴的女孩的臉。此刻,眼眸中有一絲晶瑩閃過,文學(xué)的哺育,在這一刻形成了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