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作為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長期以來在學術界被視為邊緣性體裁,其獨特的文學特性和研究價值亟待深入挖掘。厘清兒童文學的內涵和外延,不僅關乎文學理論的完善,更對教育實踐和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斗▏鴥和膶W理論與實踐》一書,是作者在系統(tǒng)把握法國兒童文學發(fā)展脈絡和特征的基礎上,從“文體論”“歷史簡論”“功用論”三個維度對兒童文學內涵和外延進行界定的重要成果。該書特別強調,兒童文學作為“兒童文化最重要的載體”的特殊屬性,并通過對童話、寓言、科幻小說等代表性文體的深入剖析,系統(tǒng)闡釋了兒童文學的內涵與特質。
首先,該書從“文體論”的角度探討了兒童文學的命名和定義問題。作者指出,兒童文學的命名長期存在爭議,經歷了“教育書籍”“幼稚文學”“年輕人的文學”等不同階段,每個名稱均反映了特定時期對兒童文學的理解和定位,但也各有局限。例如,“教育書籍”強調其教育功能,卻忽視了兒童的多元需求;“幼稚文學”則帶有一定的歧視意味;“年輕人的文學”則因年齡界限模糊而難以準確定義。由此,作者揭示了兒童文學定義的多元性和異質性,并指出其讀者群體的模糊性,進一步增加了界定的復雜性。這一分析為重新審視兒童文學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提供了深刻的視角。
其次,該書從歷史維度梳理了法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脈絡,探討不同時期的兒童觀及其對兒童文學的影響。從“看不見兒童”的時代,到人文主義與兒童教育的興起,再到啟蒙運動時期盧梭思想的影響,直至第二帝國至第三共和國的童書出版黃金期,作者系統(tǒng)分析了法國兒童文學的演變,揭示了其與社會發(fā)展的緊密關聯(lián)。這一歷史回溯不僅呈現了兒童文學的變遷軌跡,也為反思當代兒童觀提供了有益參考。
再次,該書從“功用論”視角闡釋了兒童文學的雙重功能—教育性和娛樂性。作者通過分析教育類童書與娛樂性讀物,論證了二者并非對立的,而是相互促進、共同推動兒童的全面發(fā)展。例如,《丁丁歷險記》在冒險故事的娛樂性中巧妙融入正義、勇敢等價值觀,印證了教育性和娛樂性的有機統(tǒng)一。作者強調,這種平衡正是兒童文學保持活力的關鍵所在。
在文體實踐方面,該書選取童話、寓言和科幻小說三大代表性體裁,結合夏爾·貝洛、拉封丹和儒勒·凡爾納等作家的創(chuàng)作進行深入研究?!巴捳摗闭鹿?jié)追溯了“仙女故事”的起源,評論夏爾·貝洛的貢獻,揭示童話獨特的敘事藝術與思想深度;“寓言論”章節(jié)通過解讀拉封丹的《寓言詩》,闡釋其教育功能與文學魅力;“科幻小說論\"章節(jié)則探討儒勒·凡爾納創(chuàng)作的范式意義,論證科幻小說在兒童文學中的特殊價值。這些分析既展現了兒童文學的多元
書名:法國兒童文學理論與實踐
作者:章文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
ISBN:9787301348116
定價:98元
形態(tài),也為創(chuàng)作實踐提供了有益借鑒。
最后,作者還探討了兒童文學的翻譯問題,重點分析了法國兒童文學在中國的譯介情況。作者指出,兒童文學翻譯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性,其譯介過程生動地體現了跨文化傳播的動態(tài)特征。以《小王子》為例,中譯本在保留原著核心主題(如友情、孤獨等)的同時,針對中國讀者的文化背景進行了調整。
總體而言,該書通過文體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的結合,為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的定義確立、創(chuàng)作標準制定和文學地位提升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河北外國語學院德法語言學院尹曉棠武漢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董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