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屬于中醫(yī)熱癥范疇。中醫(y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五臟功能失調,會導致內火旺盛,引發(fā)咽喉和牙齦腫痛、口舌生瘡以及便秘等“上火”癥狀。除調整飲食外,患者可根據病情使用藥物“祛火”。
生活中,很多患者出現便秘等“上火”癥狀時,常不經診治便自行服用牛黃解毒丸。事實上,在牛黃家族藥物里,除了“大哥”牛黃解毒丸外,還有牛黃上清丸、牛黃清胃丸、牛黃降壓丸、牛黃清心丸這“四兄弟”。牛黃類藥物雖都具“祛火”功效,但其適應證卻各有不同,并非都適合用來“祛火”通便。
牛黃解毒丸
此藥由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組成,可清肺熱、胃熱,適用于火熱內盛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不適。許多有便秘問題的朋友常服用牛黃解毒丸或牛黃解毒片。
但需要注意的是:牛黃解毒丸的主要功效為“解毒”,對熱毒引起的局部炎癥如痤瘡、咽喉炎的療效顯著,通便能力較弱。同時,該藥只適合實火引起的便秘,不適合氣虛、陰虛導致的便秘。
牛黃上清丸
此藥的成分除人工牛黃、大黃外,主要為具有疏風散熱功效的藥材,如薄荷、菊花、白芷、川芎、梔子、黃連、黃柏、荊芥穗等。顧名思義,“上清丸”對于上焦(頭面部)火盛引起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部分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可使用該藥緩解頭暈目眩等不適。便秘伴隨目赤耳鳴、咽喉腫痛等癥狀的患者可以使用該藥,但虛證便秘患者、習慣性便秘患者不適合服用牛黃上清丸通便。
牛黃清胃丸
此藥的主要成分為人工牛黃、大黃、菊花、麥冬、薄荷、石膏、梔子、玄參、番瀉葉、黃芩、甘草、桔梗、黃柏、連翹、牽牛子、枳實、冰片。牛黃清胃丸能夠清胃瀉火、潤燥通便,對于伴隨口臭、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癥狀的便秘,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牛黃清胃丸可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聯合使用。后者可調節(jié)腸道菌群、補充有益菌并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生長。兩者聯用能調和腸胃,改善腹瀉和便秘癥狀。
牛黃降壓丸
此藥的主要成分為人工牛黃、羚羊角、珍珠、冰片、水牛角、黃芩、黃芪、黨參、白芍、川芎、決明子、甘松、薄荷、郁金。該藥能夠清心化痰、平肝安神,可清肝火。
牛黃降壓丸可用于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能夠緩解頭暈目眩、頭痛失眠、煩躁不安等癥。此藥不含瀉下成分,不適合便秘患者服用。
牛黃清心丸
此藥中的牛黃、雄黃、黃芩、朱砂、羚羊角具有豁痰解毒、清熱瀉火之功效,配合能夠開竅醒腦的麝香、冰片;可以益氣養(yǎng)血、健脾開胃的人參、茯苓、白術、干姜、大棗、阿膠等,具有清心開竅、豁痰定驚的作用。
“清心丸”顧名思義,主治心火和神經系統(tǒng)癥狀,適用于風痰阻竅所致的痰涎壅盛、神志混亂、譫語抽搐等癥,可降血壓、抗血栓。便秘伴隨心悸、失眠等心火癥狀的患者,可以選用該藥。
最后提醒您:牛黃類藥物雖然都可“祛火”,但功能主治不同,并非都可通便。使用牛黃類藥物通便需要辨證用藥。同時,牛黃“家族”中的通便藥物不可長期使用,否則可能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令人更加難以正常排便。此外,牛黃家族藥物不適合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肝腎功能不全和脾胃虛弱的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