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不僅影響面部的美觀度,還與壽命密切相關。一項基于全球1萬名中老年人的跟蹤調查研究顯示:牙齒健全者的平均壽命比缺牙者長11.7年。由此可見,“缺牙一顆,減壽十年”這句俗語并非危言聳聽。那么,老年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牙齒也“長壽、健康”呢?
缺牙不補確實可能間接影響壽命
很多老年人認為:補牙既需要一定費用,又有疼痛感。而自己年紀那么大了,缺少一兩顆牙齒,也不影響吃飯、喝水,不必“花錢找罪受”。但事實上,如果牙齒掉落后不及時修補,會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間接影響壽命。
1.影響心理健康
(1)影響語言功能,造成社交障礙
聲帶發(fā)出的聲音,在沒有經(jīng)過“加工”的情況下不能成為語音。牙齒的功能之一就是負責“加工”聲音,幫人發(fā)出“齒音”。漢語中常見的齒音有“zh”“ch”“sh”和“r”等。如果缺失牙齒,則很難清晰地發(fā)出這些齒音,表現(xiàn)為說話含糊不清。如果缺牙不補,語言功能長期受影響,可能阻礙患者進行正常社交,導致焦慮抑郁、認知功能下降等問題。
(2)影響面部美觀,降低自信心
很多人認為,如果缺損的不是門牙,就不會對面部美觀產生影響。實際上,缺失任何一顆牙都會影響容貌。特別是當缺牙較多時,人的面部失去支撐,會導致下面部變短、嘴唇和臉頰塌陷、皺紋加深、口角下垂,令面龐顯得更加蒼老。因此,有些缺牙的老年人明明才六十出頭,看上去卻像七八十歲一樣。容貌的變化可能使患者喪失自信,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心理健康。
2.引起多種生理疾病
(1)剩余牙齒更容易損壞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有28~32顆恒牙,它們整齊排列、相互依靠。如果其中一顆牙齒脫落,相鄰的左右兩顆牙齒會向空缺部位傾斜移位,破壞牙齒之間的緊密鄰接關系,導致牙齒縫隙變大。這樣一來,人在咀嚼食物時,更容易塞牙。同時,牙刷難以將牙齒縫隙內的食物殘渣清理干凈。長時間缺牙不補,剩余的牙齒便很容易發(fā)生齲壞。因此,掉過牙的老年朋友,若不及時補牙,往往用不了幾年,缺牙相鄰的牙齒也會松動、掉落。
(2)導致營養(yǎng)不良
牙齒的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食物被牙齒加工為食糜后,其營養(yǎng)成分更容易被我們的腸胃消化吸收。牙齒缺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會受很大影響,無法充分切割、研磨食物。這樣既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又不利于膳食營養(yǎng)的吸收。長此以往,患者容易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被疾病侵襲。
(3)誘發(fā)口角炎
口角炎即口角區(qū)發(fā)生的炎癥,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爛嘴角”。一些老年人在缺牙較多的情況下,牙齒咬合高度降低,會導致臉頰下陷。再加上老年人的皮膚失去彈性,變得松弛下垂。因此,缺牙老人的口角區(qū)會形成較深的皮膚褶皺。這些皮膚褶皺里容易堆積唾液,皮膚長時間被唾液浸潤,很容易發(fā)生炎癥。
(4)增加多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英國口腔健康基金會的一項研究表明:超過65歲的老年人,如果掉牙數(shù)量超過5顆,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等疾病的風險,要明顯超出牙齒齊全的同齡人。此外,根據(jù)中國牙齒健康促進基金會發(fā)布的《牙缺失防治白皮書》:缺牙者罹患胃癌、腸癌的比例,比牙齒健全者高30%。
4個提醒幫您延長牙齒“壽命”
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5~74歲老年人群牙齒缺失率高達85%。但是,“老掉牙”并不是一種必然現(xiàn)象。導致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是齲齒、牙周病等口腔問題。如果老年人能夠增強愛牙、護牙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就能保證口腔健康,讓一口堅固的好牙跟隨自己一生。
1.堅持正確刷牙
有些老年人雖然堅持早晚刷牙,但還是出現(xiàn)了齲齒、牙結石等問題,這可能與刷牙方法不正確有關。
建議您選擇軟毛牙刷,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刷上牙時,使牙刷刷毛朝上,與牙齒呈45°角。刷下牙時,使牙刷刷毛朝下,與牙齒呈45°角。每次刷2~3顆牙齒,讓刷頭做前后方向的短距離顫動,清潔牙齒縫隙中的食物殘渣,直至刷完全口牙齒。這種刷牙方法可以將牙齦齦緣、齦溝以及牙齒表面的菌斑、食物殘渣清理干凈,達到預防口腔疾病的效果。
每次刷牙后,老年人還可以進行1分鐘的牙齦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保護牙齦健康。洗手后,將食指指腹放在牙齦處,輕輕上下按摩或畫圈按摩即可。注意按摩時不要太用力,以免對牙齦造成壓迫性損傷。
2.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前期沒有明顯癥狀,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一旦病情發(fā)展到后期,很可能導致牙齒松動、脫落。因此,建議老年人養(yǎng)成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習慣。老年朋友應選擇正規(guī)醫(yī)院的口腔科或者專業(yè)口腔醫(yī)院,每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同時,建議每年洗1次牙,可以有效清除牙結石,預防牙周炎。
3.適當“鍛煉”牙齒
有些老年人喜歡喝稀飯、吃面條,覺得這類食物好消化、好咀嚼。但是,長期吃質地柔軟的食物會導致牙齒得不到鍛煉,引起肌肉無力、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等問題。富含膳食纖維、相對較硬的食物,在咀嚼過程中能夠清潔牙齒和牙齦,有利于口腔健康。
建議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適當食用耐咀嚼的食物,如芹菜、蘋果、肉塊、粗糧等。在進食時要注意細嚼慢咽,充分咀嚼每一口食物。這樣既能鍛煉牙齒,又能保證食物被充分研磨,以免消化不良。不要用力拉扯、啃咬食物。過于用力容易導致牙齒缺損、移位。
4.出現(xiàn)癥狀及時治療
如果刷牙時有牙痛、牙齦出血情況,或者有經(jīng)常塞牙、牙齒松動等問題,應當盡快到正規(guī)醫(yī)院或口腔醫(yī)院檢查、治療。如果個別牙齒明顯松動,經(jīng)檢查符合拔牙條件的,要盡早拔除,以免損傷相鄰的牙齒。已經(jīng)發(fā)生牙齒脫落的患者,要盡快補牙。目前,牙齒修補方式有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和種植義齒3種。老年朋友可在醫(yī)師的幫助下,根據(jù)口腔情況、基礎疾病、日常需求和個人經(jīng)濟條件等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