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作文批改和評講是一項必要而繁重的工作。常規(guī)的單元習作、單元測驗習作等,一個班四、五十份作文,教師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逐一給學生作文進行瀏覽、修改錯別字句、調(diào)整框架、給出批語,而學生完成作文撰寫就當作完成任務,往往拿到批改完的作文后隨手放回書包里了,沒有細看教師的批語,更少有根據(jù)教師的批語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批改。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低效的批改作文方式,因為學生缺乏參與,收效甚微。俗話說:“好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备鶕?jù)學者愛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自主實踐能比單純聽講學習到更多的內(nèi)容,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的效率更高。讓學生掌握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主動修改自己的作文,對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會更有裨益。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基本具備自主積累習作素材、審題、寫作的能力,經(jīng)過習作的指導,學生基本成文?!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第三學段學生能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但大部分學生還欠缺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的方法和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提升習作水平,本文以一節(jié)“圍繞中心意思寫”習作評講課為例,探討語文評講課要如何上?!皣@中心意思寫”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策略單元的習作,讓學生選擇一個感受最深的漢字確定中心,寫一篇習作。該習作要求緊扣語文要素設計,一是“緊緊圍繞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二是“把重要的事例寫得具體生動”。教師在評講作文時,要緊扣這兩個要求進行評講。
一、教學模式
(一)課前瀏覽學生習作,找優(yōu)劣典型
學生完成習作并上交后,教師先瀏覽全班的作文,明確單元習作要求,挑選兩類文:典型病文、優(yōu)秀范文。典型病文指的是全班作文中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達到習作核心要求的例文;優(yōu)秀范文指的是緊扣中心、突出達到習作要求、行文流暢的作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實在找不到通篇都較優(yōu)秀的作文,這時教師可以退而求其次,挑出學生習作中突出習作要求的部分文段,用于堂上展示。
例如,在“圍繞中心意思寫”習作評講課前,筆者緊扣單元習作的兩個要求:“緊緊圍繞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把重要的事例寫得具體生動”,對照學生習作,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沒能達到“圍繞中心意思寫具體”這個要求,而是將一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記流水賬般記錄下來。根據(jù)這個典型問題,筆者挑選出了幾篇典型病文。還有少部分學生選取的事例沒有圍繞中心,寫著寫著就離題。針對學生較普遍的問題,筆者專門挑選能“圍繞中心意思寫具體”的文段作為優(yōu)秀文段,為上課備用。
(二)明確批改要求,搭建修改支架
課堂激趣后,首先讓學生了解修改作文要改什么、怎么改。因為堂上40分鐘有限,除了基礎的改錯別字、標點、病句外,堂上修改作文的側(cè)重點要緊扣習作要求的要點改。例如在本課中,首先和學生回顧習作的題目和要求,明確最關(guān)鍵的兩個要求:“緊緊圍繞中心意思,選取不同事例”“把重要的事例寫得具體生動”,修改作文要緊扣這兩點進行修改。接著要給學生搭建修改作文支架,也就是幫學生形成修改作文的思維路徑。在本節(jié)課上,筆者給學生搭建了“判、刪、換、補”的思維路徑(如下圖):瀏覽作文,先判斷作文事例是否圍繞“中心”寫,如果沒有圍繞“中心”,將與“中心”無關(guān)的素材刪掉,換上與“中心”緊密相關(guān)的素材,將相關(guān)事例補充具體;如果事例圍繞“中心”,再檢查該部分事例是否寫具體,如果沒寫具體,則將該事例補充寫具體。
(三)展示優(yōu)劣例文,小試牛刀
明確修改要點,清晰修改思路后,根據(jù)習作要點和學生的典型問題逐一擊破。出示沒有達到習作要求的片段,讓學生觀察后根據(jù)要求口頭修改,教師在點名學生回答時進行引導,帶著學生按照思維路徑一步步修改。在這個過程中,訓練學生把握修改作文的重點,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形成修改習作的思維路徑,為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做鋪墊。注意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示的典型病文不要出現(xiàn)小作者信息,以免挫傷學生習作自信心和剝奪其習作樂趣。
接著,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典型問題出示優(yōu)秀例文或者片段,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比較的范本,從而更直觀地找到差距。例如,在例文《樂》中,有這樣的句子:“坐著地鐵,筆者感覺地鐵今天也很興奮,它在飛馳中發(fā)出沙沙的聲音,仿佛也在為筆者感到高興?!边@個句子圍繞“樂”字進行了環(huán)境描寫,還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提示學生突出中心還可以添加環(huán)境描寫,融情于景。又比如在例文《痛苦的淚》中,學生寫道:“當時我心里想:我又沒有錯!是她搶了我的玩具,為什么那些大人以為自己什么都對?為什么大的一定要讓著小的?為什么?我越哭越大聲,眼淚流個不停,袖子都濕透了?!边@個文段圍繞“痛苦”這個中心,用了心理描寫來寫具體,語句直白,直抒胸臆。提示學生“寫具體”可以緊扣中心,抓住人物的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來寫具體。優(yōu)秀范文的展示,既能讓學生感知到優(yōu)秀作文的尺度,便于以此為尺修改作文,又能讓學生用來對照進行仿寫,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四)小組合作學習,共改例文
學生的學習能力各異,在前面的課堂學習中,學生對修改作文的方法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更能起到一個幫扶作用,以優(yōu)帶差,給后進生一個緩沖時間。明確習作的評價標準,形成修改思維路徑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共同修改同一篇作文。這篇例文的選擇,可以找沒有達到作文要求要點的典型病文,讓學生可以有針對性、有重點地修改。小組合作學習,輪流發(fā)表意見,明確分工:組員負責提意見,組長負責用修改符號在典型病文上進行修改記錄,并組織語言進行匯報。教師同時巡查學生學習情況,挑選出能緊扣習作要點、明顯掌握了修改方法的小組。
小組合作修改好后,進行小組展示。教師借助實物投影、希沃實時投屏等功能,將小組修改成果展示,請組長匯報,師生共同交流。
(五)課后實踐,修改自己的作文
經(jīng)過前面的鋪墊和展示匯報后,學生對習作要點已經(jīng)有了清晰的認識,明確了修改的方向。在課后,能利用作文評講課學到的知識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學以致用。
二、小結(jié)
作文評講課的形式是多樣化的。而與傳統(tǒng)的“老師評,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相比,本文以“圍繞中心意思寫”課堂教學為例,提出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課前找習作典型、為學生搭建支架、優(yōu)劣例文引路、小組合作共改和展示交流這一系列緊密聯(lián)系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作文評講課的傾聽者,轉(zhuǎn)變?yōu)檎n堂的主體。學生成為修改作文的主體,更直觀地了解教師平時評講與批改作文的標準與思路。這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陸彩萍.小學作文教學有效路徑探析—基于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07).
[2]夏梅芳.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一從一節(jié)作文評講課說起[J].語文學刊,2015(01).
[3]張輝.如何讓學生成為作文修改評講課的主角[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3(11).
[4]錢邦蓮.文章不厭百回改— 一一節(jié)作文評講課引出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3(13).
[5]毛志鴻.小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培養(yǎng)芻議[J].青海教育,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