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商科研究生;JDCS模型;立德樹人;心理健康;工作壓力
中圖分類號:C961"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5)17-0052-05
Abstract: Failed to handle good derivative relationship has a grea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DCS, build the job demands, job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derivative theory model,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data, through linear regression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o explo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rivative rel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ob dem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Job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entoring relationship. Job control positivel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demand and mentoring relationship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job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communicate more with their supervisors, and the supervisors should carry out emoti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graduate students, and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 in Business; JDCS model;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mental health; working pressure
導師對于研究生的發(fā)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導師的師德與學術能力等影響著研究生今后的發(fā)展。2018 年初,《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中提到,導師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肩負著主要責任,同時,詳細闡述了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明確了導師的基本素質(zhì)和立德樹人的職責要求。要注重研究生的全面發(fā)展,除了傳授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科研能力,還要提升學生的個人品格與良好的學術素養(yǎng)。研究生的培養(yǎng)主體是導師,師生關系對今后研究生的教學質(zhì)量與個人發(fā)展,還有在校期間的心理健康起著關鍵作用。最近幾年,報考研究生的學生越來越多,并且許多學校也不斷進行擴招,加上研究生培養(yǎng)方式的變化,研究生與導師特殊且復雜的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也漸漸顯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里,如武漢某大學研究生因受導師壓迫而跳樓身亡,南京某大學研究生因受導師壓迫而在實驗室輕生,這些事件給我國研究生教育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面對一系列的極端事件,歸其原因是導師未能處理好導生之間的關系,未能履行好立德樹人的職責。商科在我國國內(nèi)主要是指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含會計學、企業(yè)管理、技術經(jīng)濟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商科研究生導師需指導學碩和專碩(MBA),以及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生成分情況復雜。進入21世紀,全球商學院都在深入思考“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三個最基本的問題。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我國商科研究生教學也同樣面臨這三個基本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最關鍵的還是要靠研究生導師,導師如何保證研究生的質(zhì)量,如何使導師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研究生,如何讓導師與研究生更好地相處?基于此,本文以立德樹人為導向,深入探討商科研究生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理論指導。
(一)" 導師與研究生關系
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研究生教育發(fā)展較早,導師制是研究生成功的關鍵,而且導師與研究生的合作也影響著研究生的成功,成功的導師往往能培養(yǎng)出成功的學生,導師對研究生的表現(xiàn)有著重大的影響,并且對于學術、商業(yè)和政府組織都有著重大的作用[1-3]。Lapidus和Clark[4]認為導師與研究生關系可以看作為一種民主與自由的關系,雖然部分研究生仍有被導師賦予過高要求的情況。當導師的行為更加具有欣賞、任務、保護、禮貌和幽默時,更加受到研究生的歡迎,并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也更加積極。資深導師可以通過不同的平臺快速地掌握更加領先的教育政策與教育動向,傳授經(jīng)驗[5]。
(二)" JDCS模型的主要理論和內(nèi)容
JDC 模型主要是通過工作要求與工作控制,來解釋與預測工作壓力[6]。工作要求主要指工作中任務的數(shù)量與難度,在本研究中工作要求主要指導師對研究生所做的要求;而工作控制主要指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夠?qū)ぷ餍袨槭┘佑绊懙某潭?,在本研究中工作控制指研究生的學習能力與科研能力。20世紀80年代后該模型加入了社會支持的維度,即個體能感受或?qū)嶋H接受到來自他人對自己生活的關心或協(xié)助,在本研究中社會支持主要指研究生受到導師的關心或協(xié)助。而改良后的模型便稱為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型即JDCS模型。該模型可用于不同國家文化、不同領域的實證分析,如工作需求與企業(yè)員工,工作需求對科研人員的健康問題,以及醫(yī)院護士健康管理問題等。
(三)" 商科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影響機理假設
結(jié)合JDCS 模型可以得出,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和社會支持這三種變量共同影響著研究生與導師的師生關系,適當?shù)墓ぷ饕髸ぐl(fā)研究生的動力,而過高的工作要求則會降低自我的效能感,加劇研究生的心理焦慮從而導致師生關系惡化[7],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工作要求對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影響起負向作用。
工作控制主要是指研究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與科研水平,研究生自己的學習能力與科研水平不足會導致研究生自己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與消極行為,與導師的交流也會出現(xiàn)阻礙,而當研究生的能力強時,自然會獲得導師的青睞,與導師的交流和關系也會更加和諧[8]。通過JDCS緩沖理論可以得出,當研究生的能力強時,能更好地完成導師的工作要求,從而調(diào)節(jié)高工作要求下工作壓力對工作者沖擊的強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工作控制對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影響起正向作用。
H2a:工作控制可以正向調(diào)節(jié)工作要求與研究生和導師師生關系影響之間的關系,緩解工作要求給師生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
社會支持在本研究中是指同門、家庭、導師給予研究生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社會支持來源便是導師,導師與研究生之間情感互動的增加能夠減少與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學術目標[9]。由此可見,導師多關心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增進師生間的和諧關系。同樣通過JDCS緩沖理論可以得出,社會支持能調(diào)節(jié)高工作要求下工作壓力對工作者沖擊的強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社會支持對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影響起正向作用。
H3a:社會支持可以正向調(diào)節(jié)工作要求與研究生和導師師生關系影響之間的關系,緩解工作要求給師生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
通過上文提出的假設建立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一)" 數(shù)據(jù)收集
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問卷獲得研究數(shù)據(jù)來進一步驗證其科學性,問卷指標的分值設置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 5 級量表計分,由1“完全不同意”到 5“完全同意”進行設置。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商科研究生,調(diào)研對象為廣州大學管理學院、深圳大學管理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華南師范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等高校MBA非全碩士,以及工商管理學全日制在讀碩士、博士生,共發(fā)放了問卷342份,回收了333份,回收率97.37%,在參加本次調(diào)研的同學中有男生189名(56.76%),女生144名(43.24%),其中研一的學生122名(36.63%)、研二94名(28.23%)、研三97名(29.13%)、博士生20名(6.01%)。
(二)" 數(shù)據(jù)分析與結(jié)果討論
1" 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6.0來進行信度與效度的分析,研究對調(diào)查結(jié)果采用 Cronbach a信度系數(shù)的大小來衡量有效問卷的信度水平,將問卷數(shù)據(jù)導入SPSS 26.0中進行信度分析,計算結(jié)果見表1。
整體問卷和問卷中的各變量的 Cronbach a 信度系數(shù)均滿足 Cronbach a 值gt;0.7,可以判斷調(diào)查問卷的可信度較好,說明所制定的問卷信度良好,各項目之間具有良好的內(nèi)在一致性,可信度較高。本研究采用KMO與Bartlett檢驗來檢驗效度,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的數(shù)據(jù)結(jié)果可見,問卷數(shù)據(jù)同時滿足了KMO度量值=0.814>0.6與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結(jié)果顯著的標準(p<0.001),并且量表的解釋方差大于60%,可以看出本文使用的量表有著良好的建構效度。
2" 描述性統(tǒng)計與相關性分析
工作要求、工作控制、社會支持和師生關系及各控制變量的關系見表3。
3" 假設檢驗
本文使用R 4.1.1軟件通過線性回歸分析進行假設檢驗。各回歸模型均將性別、年級、研究生類別3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自變量先設為工作要求,檢驗自變量對研究生師生關系的影響;再將自變量設為工作控制,檢驗自變量對研究生師生關系的影響,又將調(diào)節(jié)變量設為工作控制,自變量設為工作要求,檢驗工作控制在工作要求與研究生師生關系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檢驗時,要將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進行去中心化處理,并且構建交互項,將交互項與調(diào)節(jié)變量放入自變量對研究生師生關系的回歸方程中; 最后,將自變量設為社會支持,檢驗自變量對研究生師生關系的影響,并進一步將調(diào)節(jié)變量設為社會支持,自變量設為工作要求,檢驗社會支持在工作要求與研究生師生關系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檢驗時,同樣將社會支持進行去中心化處理,構建交互項?;貧w分析結(jié)果見表4。
根據(jù)表3,由Model 1可知,導師對研究生安排的工作要求對師生關系呈顯著負相關(β=-0.350,p< 0.001) ,可驗證假設H1成立。由Model 2可知,研究生自身的工作控制對師生關系呈顯著正相關(β= 0.450,p<0.001),可驗證假設H2成立。由Model 4可知,研究生自身的工作控制可以正向調(diào)節(jié)導師對研究生的工作需求與師生關系之間的影響(交互項系數(shù)β=0.190,p<0.01),即研究生工作控制水平的提升能有效緩解工作要求給師生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可驗證假設H2a成立,調(diào)節(jié)效應圖如圖2(a)所示。由 Model 3可知,研究生得到的社會支持對師生關系呈顯著正相關(β=0.227,p<0.01),可驗證假設H3成立。由 Model 5可知,研究生得到的社會支持可以負向調(diào)節(jié)導師對研究生的工作要求與師生關系的相互影響(交互項系數(shù)β=-0.196,p<0.05),即社會支持水平的提高,不能有效緩解工作要求給師生關系帶來的負面影響,可驗證假設H3a不成立,社會支持與導師關系調(diào)節(jié)效應如圖2(b)所示。
依據(jù)上述結(jié)果分析,分別從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和社會支持三個方面來進行討論。
(一)" 工作要求方面
根據(jù)上述結(jié)論可以得出,工作要求過高對師生關系起負向作用(β=-0.350,p<0.001),即當工作要求過高時會惡化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過高的壓力會讓研究生的心理越來越焦慮。如今隨著國家對研究生的要求不斷增加,研究生在高強度的科研壓力下不斷涌現(xiàn)出負面的情緒與消極的心理,焦慮與沮喪代表了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消極的心理也不利于研究生與導師良好關系的建設,所以導師應該時刻關系學生的心理健康,給學生安排適量的工作要求,不要讓學生超負荷作業(yè)。這個結(jié)論也和其他學者的觀點不盡相同,導師對于研究生要求如果讓研究生沒有能力完成或不符合研究生的發(fā)展意愿,會不利于研究生的發(fā)展。
(二)" 工作控制方面
工作控制在本研究中主要指研究生的科研興趣、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從上述結(jié)論中可以得出,研究生的工作控制對師生關系有顯著正向影響(β=0.450,p<0.001),研究生工作控制可以正向調(diào)節(jié)導師的工作需求與師生關系之間的相互影響(交互項系數(shù)β=0.190,p<0.01),即當學生擁有的工作控制高時,更加受到老師的喜愛,而且能更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這也和學者們的觀點不徑相同,研究生自己的學習能力與科研水平不足會導致研究生自己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與消極行為,不與導師溝通交流、無法將心比心理理解導師、無法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9-10]。因此,工作控制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師生關系,而工作控制的高低更需要通過研究生自身的水平提高來改變,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多閱讀文獻,提高自己的水平,當然能力的培養(yǎng)既需要學生自身的培養(yǎng)也要通過導師在教學時的重視。
(三)" 社會支持方面
社會支持在本研究中主要來自于導師、同門、家庭的關心。從上述結(jié)論中得出研究生得到的社會支持對師生關系有顯著正向影響(β=0.227,p<0.01),即社會支持的增加能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這個結(jié)論也和學者們的觀點相同。研究生師生關系包括了心理情感關系,師生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思想情感的交流[11-12],導師與學生情感方面的交流能夠更好地增進導師與學生的關系,親密的、可信的關系與交流能有效減緩壓力。而由于現(xiàn)實原因,學生與對象如家人、朋友的交流發(fā)生了阻礙,在外地上學與家人天各一方、與寢室室友或同門發(fā)生口角等是研究生常見的承受的壓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和社會支持對研究生與導師師生關系的影響如下:導師的工作要求對師生關系有著負向影響,工作要求越大,師生關系越差;研究生的工作控制對師生關系有著正向影響,工作控制越大,師生關系越好;研究生獲得的社會支持對師生關系有著正向影響,社會支持越多,師生關系越好;研究生的工作控制可正向調(diào)節(jié)工作壓力給師生關系帶來的影響。針對不同因素對師生關系的影響,通過研究生、導師和學校制度三個方面來對優(yōu)化師生關系提出建議。如研究生方面,應改善學習態(tài)度,了解導師性格,加強師生交流,平時應多閱讀文獻,提高自己的水平,主動與導師匯報自己近期的情況,積極與導師溝通交流、增進情感。導師方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思想,以德育人不忘自身教書育人的本質(zhì),避免讓師生關系變成如同老板與下屬的關系。因材施教,改善指導方式。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自身教育的目標,關愛、尊重學生,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對全日制的學生多了解其生活與心理狀態(tài)。學校制度方面,應建立導師培訓制度,提升工作能力。完善導師考核監(jiān)督,形成適度流動。針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校外導師制度,合作指導商科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MA Y, MUKHERJEE S, UZZI B. Mentorship and protégé success in STEM fields[J].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2020,117(25):14077-14083.
[2] LI?魪NARD, JEAN F, Achakulvisut T, DE Acuna, et al. Intellectual synthesis in mentorship determines success in academic career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9:4840.
[3] MALMGREN R D , OTTINO J M , Amaral L . The role of mentorship in protege performance[J]. Nature, 2010, 465(7298):622-626.
[4] LAPIDUS J B , CLARK B R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s of graduate education: Germany, Britain, France, United States, Japan[J]. Academe, 1993, 79(6):66.
[5] 古繼寶,王茜,吳劍琳.導師指導模式對研究生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內(nèi)部-外部動機理論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3(1):45-50.
[6] 杜健梅,廖建橋.JDCS模型的修正及其在高校科研人員中的應用[J].科學學研究,2003(4):414-418.
[7] 姚昊,馬立超.挑戰(zhàn)性-阻礙性科研壓力對研究生焦慮心理的影響:成就動機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高教研究,2021(5):79-85.
[8] 劉志,馬天嬌.和諧導生關系如何構建?——基于深度訪談的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10):43-50.
[9] 程華東,曹媛媛.研究生教育導生關系反思與構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6):13-18.
[10] 楊春梅.論研究生導師的有效指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12):10-14.
[11] 張月娟,史云靜,王增起,等.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在研究生壓力與抑郁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10):13-16.
[12] 歐陽碩,胡勁松.從“相安的疏離”到“理性的親密”——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生導學關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0):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