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題閱讀教學背景下,為了讓閱讀更好地促進兒童的精神發(fā)展,豐富兒童生命體驗,以兒童的精神發(fā)展為“經”,以文學體裁的閱讀為“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設置了系列主題單元和整本書閱讀單元,安排了親近自然、體驗親情、自我認同、自我發(fā)現(xiàn)、珍惜友情等方面的主題閱讀,幫助學生進行系統(tǒng)學習。眾所周知,主題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通過話題才能抵達,話題無疑是主題閱讀教學最關鍵的要素。關鍵的話題具有思維空間,答案趨向多元,能夠帶給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一、話題設計有彈性,引發(fā)多元思考
主題閱讀教學的交流話題應該具有良好的彈性,所謂彈性,就是答案是不確定的,不是唯一的,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和自己充分的思考。在一節(jié)課外閱讀推薦課上,一個教師針對《小王子》一書提出了幾個頗具張力和彈性的話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
話題一:馴養(yǎng)是什么?這兒說的“馴養(yǎng)”跟我們了解的馴養(yǎng)意思一樣嗎?這個話題的提出,巔覆了學生對馴養(yǎng)的理解,學生發(fā)現(xiàn)這里的馴養(yǎng)是指建立兩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話題二:馴養(yǎng)需要什么?學生認為馴養(yǎng)需要“付出、理解、責任”。話題三:世界上真有小王子和狐貍嗎?這個話題如同一個石子,投入了學生思維的湖面,激起了漣漪。這便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跳出文本,關注其他文章或者生活中的小王子、小狐貍的現(xiàn)象。學生會在誦讀的詩歌里,聽過的故事里,看過的動畫片里,包括現(xiàn)實的生活中,找到小王子和小狐貍的影子。如何將主題閱讀教學的話題設計得開放而有彈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教師要多提一些詮釋性的話題。詮釋性的話題需要學生梳理文章的內容,對有關的信息進行分析,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才能得出答案。詮釋性話題為學生提供了高層次的思考機會,比如,在這幾篇文章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誰?這幾位作家的看法你更認同誰的?如果用第一人稱來講這個故事,你能試著講這個故事嗎?
其次,教師可以多提一些比較性的話題。比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話題:這幾篇文章有什么共同點,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呢?通過閱讀這幾篇文章,你覺得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最后,教師多提一些文學欣賞話題。比如,教師可以進行話題設置,這個故事中的哪些描寫留在了你的心里。如果把故事中的烏龜換成兔子,你更喜歡哪個故事呢?通過閱讀這個故事,你喜歡其中的哪些情節(jié)呢?作者為什么要在故事中插入這幾篇日記呢?
二、話題設計有細節(jié),深入細節(jié)層面
在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有依據地深入思考,有根據地發(fā)表看法,提高主題閱讀教學效果。
比如,以低年級主題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定閱讀主題“友情”,選取《青蛙和蟾蜍》等童話故事,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肚嗤芎腕蛤堋分饕v述了青蛙與蟾蜍外表相似,性格迥然不同,它們處處為對方著想。在這個童話故事里,它們的舉動讓讀者感到溫暖。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話題“在這個童話故事中,青蛙和蟾蜍分別為對方做了哪些事”,以此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jié)。接著,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這個故事中,最打動你的細節(jié)是什么?說說你的理由”,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發(fā)現(xiàn)其中的動人細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追問“你覺得青蛙和蟾蜍彼此為對方做的事真的很傻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青蛙和蟾蜍互相為對方做事的深層意義。這些話題具有承接性、整合性、開放性,學生借助這幾個話題進行討論,對主題內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閱讀文本,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在學生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給予點撥,讓學生對文本的認識由單一走向豐富,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淺顯走向深刻。
三、話題聯(lián)系實際,觀照學生生活
在主題閱讀中,學生需要交流閱讀作品后的感受。在一次閱讀課上,一個教師以“第一次”為閱讀主題,精選了一些作家的作品,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實踐活動。第一次滑冰,第一次釣魚,第一次做飯…人生有著太多的“第一次”。因為是第一次,所以人們的印象就深,感受就真。教師讓學生精選一些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閱讀,學生或多或少能在主人公的生活軌跡中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的影子,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到自身的某個“第一次”的經歷,重新體味生命成長中的苦澀與甜蜜、快樂與悲傷不必去計較那些“第一次”是好是壞,是成是敗,學生讀完這幾篇文章,就會產生鋪開稿紙寫一寫記憶深處某個第一次的沖動。
在教學中,教師把教材和學生串聯(lián)起來,把昨天的舊知和今天的新知、課堂上的學習同社會上的事件、學生的現(xiàn)在和未來串聯(lián)起來,充分喚起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激發(fā)他們記憶和想象。比如,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呢?文章中的角色會讓你聯(lián)想起周圍的某些人嗎?假如你是文章中的某個角色,你在這個故事情節(jié)中會采取怎樣的行動呢?教師只有重視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重視他們的情感狀態(tài)和思維狀態(tài),喚起他們的經驗、經歷、記憶和想象,才能使學生有自覺觀照內心體驗的意識,并能從中獲得啟發(fā),受到熏陶。
總之,在主題閱讀教學中進行話題設置,教師應著眼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學生的認知沖突和作品的文體特征,設計有價值的話題,將學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