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是給家庭成員樹立的價值準則。它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還與社會的安定、文明緊密相連。所以新時代背景下,家教家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是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關鍵。家教家風建設能夠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培養(yǎng)具有高尚品德和責任感的公民。新時代家教家風應繼承優(yōu)秀傳統,反映時代需要,引領時代發(fā)展,促進人和社會的進步?;诖?,本文通過分析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時代意義,旨在為良好家庭家教家風的形成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以家庭為單位,以家教家風建設為指導,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一、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
(一)家國情懷
在家庭家風家教建設論述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家國情懷是促進中國夢實現的精神動力,體現的是社會文化心理情結。由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情況詮釋著何為家國。如果站在政府倫理視角下,家國情懷是為國為民謀求幸福的抱負;如果站在社會倫理層面,其體現的是為家庭、為社會做貢獻的價值理念;如果站在文化倫理視角下,家國情懷反映的是一種民族精神??偠灾覈閼咽侵袊丝淘诠亲永?,流淌在血液中的民族氣節(jié)。抗日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為了國家沖鋒陷陣;現代社會,黨員們又為了民族復興克服種種困難,在創(chuàng)新中尋求發(fā)展,此時的家國情懷已升華至新境界、新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蘊含著豐富的家國情懷,體現的是現代黨員堅守初心、勇擔歷史重任的決心[1]。
(二)個人、家庭、社會、國家良性互動
在傳統理念中,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通常情況下是主導與被主導關系,而在現代新型思維中,這些主體具備了互構互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只有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蓖瑫r也強調了:“家家戶戶好,國家才能更好,民族才能昌盛?!睈奂遗c愛國結合,個人理想、家庭和諧共同促進中國夢、民族夢的實現。用最樸實的話說真切的道理,充分表明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是共生共榮的關系。除此之外,國家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踐行要充分發(fā)揮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的作用。家庭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結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家庭倫理道德的重塑,一方面體現了現代思想的先進性,另一方面對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包含著豐富的理論內涵與精神文化價值。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尊老愛幼、向上向善,共建男女平等社會,發(fā)揚家庭美德,這既是良好家風傳承的核心,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在家庭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有著濃濃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時又帶有現代社會新特質[2]。
(三)未成年人社會化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論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立德樹人這一理念,對于未成年人社會化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里所提及的社會化是個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個人和社會互相影響,相互作用。首先社會需要借助社會化力量培養(yǎng)新人才,這些人才既要懂社會準則,同時還要有勞動技能以及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道德品質;其次個體社會化發(fā)展中掌握更多符合社會要求的技能與知識,懂法守法,了解正確價值理念以及風俗習慣等,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是符合社會要求的合格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家庭是人生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中要關注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教給孩子如何做人,做到言傳身教?!贝嗽捊o予了未成年人更多的期望,同時也強調德育的重要性。個體社會化是復雜且長期的過程,而未成年時期則是關鍵,此時家長的影響非常大。
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時代意義
(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一個家庭良好的家風家教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家教家風的建設,除了會對一個人一生、一個家庭未來帶來較大影響以外,還會影響到一個民族的發(fā)展及繁榮。若每一個家庭都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重視優(yōu)良家教家風的建設,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做到言傳身教,引導下一代傳承中國傳統美德,一個家庭帶動另一個家庭,進而延伸至社會中正確價值理念、道德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一方面可以使家庭氛圍更加親密,另一方面社會更加和諧,中華傳統美德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進而更好地傳承及弘揚下去[3]。
(二)培育良好家風
在家庭教育中,良好的家教家風是核心,需要家庭成員共同遵循與守護。在優(yōu)良家風傳承過程中,家庭風氣會越來越好,家庭成員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以此為座右銘,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好家庭形象,對家人、對同事友愛、尊重,給予他人理解與支持,不僅家庭氛圍越來越和諧,而且促進了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
(三)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
家庭是個人社會化的第一課堂,良好的家教家風能夠塑造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為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家教注重人文禮俗和道德倫理的教養(yǎng),而家風則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整體風貌和思想境界的體現。通過代際傳承,家教和家風能夠深深烙印在每個家庭成員的心中,并影響其一生,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家庭中家風越來越好,家庭成員的行為和價值觀會影響社會,促進社會好風氣的形成,從而推動社會的整體文明和諧[4]。
(四)增強家庭凝聚力
家教和家風在家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家教家風建設不僅關注個體的成長和教育,更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和共同價值觀的形成。家教是指家庭中父母長輩對后代子女的教育及影響,注重人文禮俗和道德倫理的教養(yǎng)。家風則是家庭或家族的整體風貌和思想境界,是通過代際傳承形成的。優(yōu)良的家風往往源自父母德行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首先,通過家庭教育,父母長輩對子女的教育和影響,能夠傳承家庭的美德和價值觀,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其次,家庭風氣的營造,如通過共同參與活動、分享家庭故事等,能夠增強家庭成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家教家風建設還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紅色基因的弘揚,進一步鞏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
家教家風不僅是家庭文化的體現,更是社會道德風尚的縮影,它們通過言傳身教、代際傳承,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特別是未成年人,塑造他們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如孝敬長輩、誠信待人、勤儉節(jié)約、樂于助人等,這些品質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石,為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良好的家教與家風引導孩子朝著正確方向發(fā)展的同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為培養(yǎng)現代社會需要的優(yōu)質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路徑
(一)精準定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目標和地位
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需要有更加明確的目標給予支持,同時還要精準定位其地位,以此為依據,才能保證后續(xù)實施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待其價值明確以后,便可以從管理與教育層面著手進一步完善新規(guī)則與新模式。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符合社會要求,滿足國家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所以需要基于新時代新人才這一思想,以家庭為單位,打造優(yōu)良家風,使人才從小就能夠接觸到正確價值理念,充分認識到個人發(fā)展與國家建設是緊密相連的,在實現個人小目標的同時,也要推進國家及社會發(fā)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點在于引導家庭中所有成員以黨與國家為中心,一切行為忠于黨,個人發(fā)展助推國家繁榮。個體力量推進社會進步,個人愛黨愛國的思想同樣也能夠為民族偉大復興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既是治理主體責任與義務,同時也是每個社會成員的使命。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活動開展環(huán)節(jié)要全面意識到此工作價值,思想上認識到其重要性,合理規(guī)劃,明確目標與地位,才能指引行為的落實。
(二)全面統籌與系統規(guī)劃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保證社會穩(wěn)定、國家繁榮的根基,要以全面系統方法論為依據,做好全面統籌以及系統化規(guī)劃,站在家庭、社會、國家三大視角下綜合考慮,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把關,精準施策,保證方向的正確性,以達到預期目標。要想做到系統化的建設,合理化的規(guī)劃就要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總目標、總任務進行細分,劃分為不同的小目標與小任務,切實落實到每一個主體。首先政府要發(fā)揮引導作用,站在全局視角下引導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目標及任務設定以后要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部署。全民參與也是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點,發(fā)揮全民力量,打造覆蓋面廣的建設機制,使新理念、新觀念在家庭中、社會中實現全覆蓋。持續(xù)性發(fā)展理論是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基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建設體系的逐漸完善與成熟,新時代背景下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根據實際情況,基于民族進步、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調整與優(yōu)化工作。國家要站在社會發(fā)展全局視角下,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進行系統化規(guī)劃以及整體性部署,保證每個主體都可以從中獲得收益,并主動參與社會建設活動中,和國家、民族形成命運共同體,情感、行為保持一致性[
(三)利用新媒體矩陣式宣傳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肩負的責任,需要共同參與,進而才能形成合力,達到較好的效果,為美好社會的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特別是在現代新媒體時代,要充分借助技術手段對先進個人與事例進行宣傳,引導國民不再僅限于固化生活模式中。有關部門可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以家庭家教家風為主題增設官方平臺,由專人負責運營,通過在社區(qū)進行調研了解不同家庭生活模式,挖掘家庭中的優(yōu)良傳統并進行大范圍宣傳。除了宣傳積極向上的思想,還要借助反面案例的分析,明確家庭暴力及不和諧因素的危害,引導國民通過對比提出新理念。家庭中所有的成員也要積極參與到與家風建設相關的各項活動中,踐行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而有關部門借助新媒體強化宣傳,引導人們站在多個視角下采用正確的方式經營家庭。
(四)構建新型的家庭文明形態(tài)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變化的,需要站在客觀且辯證的視角下認識新事物與舊事物交替這一現象。構建新型家庭文明形態(tài)并非摒棄傳統,而是保留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創(chuàng)新。為此建設過程中要給予優(yōu)秀傳統文化肯定,批判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以傳統文化為根基,弘揚家庭文明精神,結合時代發(fā)展需求,根據每一個家庭成員文化程度,形成家與國一體化的文明新形態(tài),要求新時代的年輕人既要管理好家庭,同時還要修身養(yǎng)性,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全面理解家教家風建設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這一內涵,待家庭文明逐漸形成,社會風氣也會越來越好。
(五)深度挖掘傳統家庭經營模式中的合理內核當代社會家庭教育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特點,
一方面包括傳統模式下的家庭家教家風,另一方面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引領下新型家庭模式逐漸形成。這就需要對傳統家庭經營模式優(yōu)良之處進行深人挖掘,在創(chuàng)新與轉化中形成新理念,打造多元化模式。傳統美德是值得傳承與弘揚的,這便是傳統家庭模式需要保留的精髓之處,以此為依托,發(fā)展多元化家庭文化,科學融合新舊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升華。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將理性與感性結合,在共情的基礎上,以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不感情用事,一些重要家庭事件依然需要按照規(guī)矩處理。新型家庭理念形成,并得有效踐行以后,此時便是制度建設的關鍵,這里所提“制度”便是一個家庭的家規(guī),家規(guī)的存在反對的是特權,其重要性在于民主開放家庭氛圍的營造,家庭中成員都需要認真履行其在家庭中的義務和責任,共同維護家庭家教家風。在現代社會快速發(fā)展背景下,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越來越規(guī)范,必須要朝著制度化發(fā)展,對傳統家庭經營模式下的優(yōu)良品質進行深入挖掘,傳承優(yōu)良家風的同時,要根據社會發(fā)展新形勢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具體要求,構建法治家庭新模式,體現新時代內涵的同時,以制度約束家庭成員行為,升級傳統家庭經營模式。
四、結束語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將個人、家庭與國家緊密相連,是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心理基礎和愛國主義情感產生的倫理前提。所以強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可以在家庭內部傳承,還能通過示范和借鑒,影響和帶動其他家庭,吸引群眾參與和諧社區(qū)、美麗鄉(xiāng)村等建設,形成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從而加快整個社會的文明建設步伐。所以其時代意義以及帶來的影響是深遠且深刻的,為此要站在全局視角下,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進行統籌規(guī)劃,充分發(fā)揮良好家庭家教家風的積極作用,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奔.習近平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形成依據[].領導科學論壇,2024(4):9-12,54..
[2]侯曉倩.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現狀與路徑分析[].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3,36(8):154-156.
[3]劉煜川.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研究[].中華傳奇,2023(15):78-79,82.
[4]于娜.淺談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作用[]文淵(中學版),2024(7):361-363.
[5]陳夢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時代價值[J].新絲路,2024(12):69-71.
[6]靳鳳林.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高質量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11):47-56.
(作者單位:懷遠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