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彰顯著學校的整體形象,體現著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方向,深刻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宜川中學立足自身發(fā)展實際,洞察當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與要求,秉持“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的理念,以精心的態(tài)度、精細的過程、精準的自主管理,全力推動學?!皟蓚€自主”辦學特色穩(wěn)步發(fā)展,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構建“以科學、民主為核心的學校精細化管理模式”,讓“兩個自主”在精細化管理的滋養(yǎng)下蓬勃發(fā)展,持續(xù)拓展學校發(fā)展的高度、深度與溫度。
一、管理精細有品,實現育人品牌內涵與外延雙提升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宜川中學始終堅持以延安精神教書育人,旗幟鮮明地抓黨建工作,多措并舉推進學校管理精細化,確保學校管理體系科學有序、校園文化特色鮮明、教育教學水平穩(wěn)步提升、后勤服務溫暖人心。
(一)在黨建引領中強化使命擔當
學校將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遵循,以“紅色青春耀宜中,丹風自主育新人”為主線,創(chuàng)新實施“12345”黨建工程。通過“筑牢紅色堡壘、鍛造紅燭先鋒、培育紅心少年\"三大路徑,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在組織架構上,首創(chuàng)\"支部建在年級\"模式,推行年級主管兼任支部書記、一線骨干教師擔任支委的“雙帶頭人\"機制,實現黨建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在黨建引領層面,學校構建“黨委 + 團委 + 支部”三級聯動的“大思政”工作體系,通過“聯動促學”模式,促進黨團組織建設與思想教育深度融合;在實施路徑層面,重點打造“鑄魂工程”,強化理論武裝,“對標工程\"培育示范品牌,“先鋒工程”激發(fā)隊伍活力,“成長工程\"完善培養(yǎng)體系,形成“點線面”立體化育人網絡。以精細化、高品質的黨建工作凝聚強大合力,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堅實保障。
(二)在精抓細管中提升管理效能
學校將“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貫穿于學校管理的全過程,多措并舉規(guī)范辦學行為。通過健全制度建設、深化“兩個自主\"改革、強化常規(guī)細節(jié)管理,確保各項工作精準落實、精細保障。落實領導干部帶班上課制度,下移管理重心,使管理更加規(guī)范、安全、高效。完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高能低的動態(tài)用人機制,充分激發(fā)教師謀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與積極性,形成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通過條塊結合提升管理效能,構建“后勤 ∣ + 財務”的聯審機制,依托預算定額管理、校區(qū)資產共享等舉措,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全力推動學校良性發(fā)展。
二、教學精細有度,助推自主教學提質與增效雙收獲
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人力資源,打造一支“有熱情、愛學習、有創(chuàng)意、會合作、善反思”的樂教善教的教師隊伍,是學校保持生命力的關鍵。
(一)從根源上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師風是教育的根本,關乎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與方向。學校秉持精細化理念,著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從制度的制定、執(zhí)行到制度的完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力求精準細致,確保機制切實發(fā)揮作用,從制度層面為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提供保障。深入挖掘校內師德師風典型,梳理他們在教學實踐、班務管理等方面的感人故事,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精心組織師德師風考核工作,細化考核指標與流程,運用調查問卷等方式,廣泛、精準地收集各方反饋。通過一系列精細化舉措,引導教師將師德師風建設融入日常教學,內化為自覺的教學熱情,讓教育在良好師德師風的滋養(yǎng)下蓬勃發(fā)展。
(二)于細微處全力強化作風效能
學校立足教學實際,完善常規(guī)管理,優(yōu)化激勵措施,將精細化管理融入教學管理常規(guī)與教師成長細節(jié)。通過落實教學檢查、規(guī)范備課互研、優(yōu)化課堂流程,為自主課堂的科學高效運行保駕護航。開展“師徒結對”“名師工作室”和專題研討會等活動,搭建多元的教師成長平臺,完善“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yǎng)體系,充分激發(fā)教師的成長動力。關注教師的個人生活,實施人文關懷,適時給予關愛,增強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切實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
(三)在創(chuàng)新中全面優(yōu)化自主教學
學校以“新課標、新理念、新樣態(tài)”為價值追求,引導教師做實做細備、講、批、輔、練、考、評、研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將精細化管理滲透到“三課\"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規(guī)范自主課堂到優(yōu)化備課互研,再到激發(fā)課堂活力,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精心設計,每項工作都精細安排,確保課前研究有深度、課堂設置有梯度、課后落實有廣度、學生參與有力度。借助極課大數據精準把脈、精確落實、精心優(yōu)化,確保自主教學標準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
三、德育精細求實,追求自主德育厚度與高度雙增長
學校對學生的影響力,往往取決于管理的精細化程度、理念的先進性及執(zhí)行的有效性。學校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學生實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完善的德育體系培根鑄魂,以精細化管理精耕細作,以人性化教育立德樹人,不斷深化自主德育內涵,實現“教書”與“育人”的雙贏。
(一)在守住安全紅線的基礎上提升精細化管理力度 (四)在活動的組織中搭建多元育人大舞臺
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確立“源頭抓、抓源頭,層層抓、抓層層,常規(guī)抓、抓常規(guī),落實抓、抓落實,精細抓、抓精細”的安全工作指導思想,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一是構建校園安全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形成“一總三線”的全員安全管理網絡,確保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建設立體化校園綜合防控體系,做到全員聯動強化“人防”,加大投入鞏固“物防”,運用技術增強“技防”;三是開展各類安全教育及演練,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情景模擬為手段、以安全意識提升為重點、以安全技能學習為目的的體驗式安全教育課程,確保紅線意識不松懈、安全管理不放松、隱患排查無遺漏、問題整改不拖延。實現學校安全工作精細分工,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二)在制度的完善中增強精細化管理厚度
在日常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學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持續(xù)強化學生民主管理素養(yǎng)的啟蒙培養(yǎng)。通過前期問卷調研、學生代表民主修訂、學生代表大會討論完善等環(huán)節(jié),健全自主管理考核機制,優(yōu)化學生常規(guī)管理制度,強化學生自主管理體系建設。從升旗儀式的“八要求五規(guī)范兩考核”到衛(wèi)生打掃的“三看二查”,從激情早讀的“三看二評”激情跑操的\"五看二做\"到微型班會的“六看三有”,從三觀教育的“八項內容三大抓手\"到文明住宿的“四要四不三考核”等十大類目,使學生自主管理變得可研究、可考核、可評價、有依據。讓學生在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中,自覺接受制度約束,不斷提升自強、自理、自主、自律能力,形成“行為自主規(guī)范、生活自主管理、學習自主激勵、活動自主開展、文化自主構建、角色自主體驗、生涯自主規(guī)劃\"的育人新生態(tài)。
(三)在文化的打造中形成思想引領大磁場
無處不在的校園文化是學校落實精細管理和多元育人的重要途徑。學校精準把握文化自主構建與學生多元發(fā)展的“結合點”,堅持“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理念,遵循學生自主參與、教師適當指導的原則,讓學生從校園文化建設的“觀看者\"轉變?yōu)椤皡⑴c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洗禮和精神淬煉,形成自覺向善、自立自強的價值觀。通過環(huán)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歷史文化等載體,營造激情燃燒、陶冶靈魂、升華品質、催發(fā)斗志的精神風貌和文化氣場,讓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說話”,使校園文化\"動\"起來、“活”起來,讓學校的育人理念深入人心,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學校立足學生成長實際,分階段、分學段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各類活動,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通過組織看望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舉辦“十八歲成人禮\"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依托國旗下講話、黨團課等場合,以及國慶、“一二·九\"等重要節(jié)日,打造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平臺;通過積分記錄、小組推薦、班級評選形成示范效應,創(chuàng)新“星級學生”評選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氛圍;引導學生開展“徒步百里,青春勵志行\(zhòng)"紅色研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持之以恒的奮斗精神;依托校園藝術節(jié)、校園運動會、大型心理劇表演等系列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精細、精準、精彩的活動,實現浸潤式、體驗式、互動式自主育人新生態(tài),推動學生從被動管理向主動規(guī)劃發(fā)展轉變,實現學校治理體系與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曾言:“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全方位精細化管理下,全校師生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持續(xù)深入探索實踐,在助力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道路上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開啟“新征程”,努力打造有溫度的真教育,創(chuàng)建“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優(yōu)質教育。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