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究不同濃度赤霉素( 和萘乙酸(NAA)施用組合和施用次數(shù)對藍莓果實發(fā)育和品質(zhì)性狀的影響,本試驗以藍莓品種'珠寶'為試驗材料,以清水處理為對照(CK),對盛花期藍莓幼苗分別噴施
,在幼果期和膨大期分別對各組果穗進行2次和3次重復(fù)噴施處理,測定處理后各組藍莓的單果重、總酚和原花青素含量等。結(jié)果表明,NAA和
處理提升單果重的效果優(yōu)于
處理;噴施2次
可提高植物總酚、原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效果優(yōu)于單獨噴施2次
或NAA;NAA和
處理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的效果優(yōu)于
處理;噴施1次
對藍莓維生素C含量提升效果較佳。綜上,噴施2次
有利于提升藍莓果實品質(zhì)。本文為藍莓栽培中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科學應(yīng)用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藍莓;赤霉素;萘乙酸;果實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S66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731(2025)09-0004-05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9.002
Effects of and NAA treatments on fruit quality of‘Jewel'blueberry
CHEN MeiLIUQi XU Le YE Zhenfeng (College ofHorticultur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oo36, 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effcts of diferent applicationcombinations andapplication frequencies of gibberellin (2號 andnaphthylaceticacid(NAA)at diferent concentrations onthefruit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traitsof blueberries,the blueberryvariety‘Jewel’was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and water treatment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CK). The blueberry seedlings at the full flowering stage were sprayed with 25 mg/L
,20 mg/L NAA,and 25 mg/L GAz+20 mg/L NAA (GA
NAA), respectively. The fruits in each group clusters were repeatedly sprayed twice andthree times respectivelyduring theyoung fruit stageand the expansion stage.The indicators suchasthesingle fruit weight,total phenoland proanthocyanidin content of blueberries ineach groupafter treatment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NAA and
treatment in increasing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A
NAA treatment. Spraying of
NAA twice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total phenols,proanthocyanidins, soluble sugars and soluble solids in plants,and the effect was better than spraying
or NAA alone twice. The effects of NAA and GA3+NAA treatments in reducing the content of titratable acid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reatments. Spraying
once had a better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vitamin C content of blueberry.In conclusion,spraying
(204號 NAA (25 mg/L+2O mg/L) twice wa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quality of blueberry fruits.Thisarticle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blueberry cultivation.
Keywordsblueberry;gibberellin;naphthylacetic acid; fruit quality
藍莓是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橘屬(Vaccinium)的一種小槳果樹種。其果實為藍紫色,果面覆蓋白色果粉,風味獨特。隨著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的進步,藍莓栽培技術(shù)體系得到不斷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目前,藍莓產(chǎn)業(yè)在種植規(guī)模、單產(chǎn)水平和果實品質(zhì)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提升,然而在生產(chǎn)效率、資源利用率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2-3]。因此,亟需開展藍莓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shù)研究。萘乙酸(NAA)和赤霉素( 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果蔬的種植栽培和品質(zhì)調(diào)控中。NAA和
均可提高果實單果質(zhì)量,改善其外觀和貯藏性能[4-5]。李昕輝等研究表明,適當濃度的
處理可提高中秋酥脆棗的可溶性糖、維生素C含量。王穎等研究表明,經(jīng)
處理后的早黑寶和晚黑寶葡萄在幼果期果實硬度有所增加,在轉(zhuǎn)色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總花色苷含量均顯著增加。吳瓊等8研究指出,適宜濃度的NAA會降低黑莓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與總多酚含量。張春紅等研究表明,低濃度NAA可提升藍莓單果重量、多酚含量,高濃度NAA則可提高其果實維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孫晶o研究發(fā)現(xiàn),3個藍靛果品種果實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差異,‘蓓蕾'果實生物活性物質(zhì)含量較高。因此,外源生長激素的噴施效應(yīng)因果實類型和噴施時期不同而存在一定差異。目前,
和NAA對藍莓果實發(fā)育和品質(zhì)性狀影響的報道較少。本研究以南高叢藍莓品種‘珠寶’為試驗材料,測定不同
和NAA施用組合和施用次數(shù)處理下的藍莓生長發(fā)育狀況及成熟果實中營養(yǎng)品質(zhì)指標的變化,為
和NAA在藍莓生產(chǎn)上的科學應(yīng)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與材料
試驗于安徽安慶懷寧縣田勝生態(tài)藍莓園進行,選取30株樹形基本一致、長勢良好的‘珠寶'藍莓植株開展試驗。
1.2 試劑與儀器
電子天平;手持糖度計;植物總酚試劑盒,植物原花青素試劑盒,植物可溶性糖含量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奧青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植物維生素CELISA檢測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滴定酸含量由南京奧青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測定。
1.3試驗設(shè)計
選取27株處于盛花期(2024年3月20日)的藍莓植株,隨機分為3個處理組: ( 1 ) 2 5 m g / L (2號 ,(2)2 0 m g / L NAA,(3) 2 5 m g / L (204
NAA(
NAA)。在幼果期(2024年4月20日)和膨大期(2024年4月30日)分別對果穗進行2次和3次重復(fù)噴施處理。幼果期和膨大期各處理組在處理前分別保留3株不進行噴施處理,即盛花期各處理組9株均進行噴施,幼果期各處理組僅6株進行噴施,膨大期各處理組僅3株進行噴施,另選取3個時期各3株藍莓植株進行清水處理(CK)。
1.4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單果重 隨機選取各處理組的藍莓植株,在其四周均勻取果實樣品,用電子天平稱取質(zhì)量,記錄數(shù)據(jù)后立即放入冰箱低溫保存,以供后續(xù)分析。1.4.2總酚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測定總酚含量,將藍莓樣本烘干至恒重,粉碎后進行測定,具體參照植物總酚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
1.4.3原花青素含量采用香草醛—鹽酸法2測定原花青素含量,將藍莓樣本研磨成勻漿,離心后取上清液,具體參照植物原花青素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
1.4.4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3測定可溶性糖含量,將藍莓樣本研磨成勻漿,離心后取上清液,具體參照植物可溶性糖含量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1.4.5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氫氧化鈉一酚酞溶液滴定法測定[14],以蘋果酸(折算系數(shù)0.067)進行計算,重復(fù)3次。
1.4.6維生素C含量采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15],往預(yù)先包被維生素C抗體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標本、標準品、HRP標記的檢測抗體,經(jīng)過溫育并徹底洗滌。用底物TMB顯色,用酶標儀在 4 5 0 n m 波長下測定吸光度。
1.4.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將藍莓果實捏破,取
少量藍莓汁液,使用手持糖度計直接測定。
1.5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WP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對藍莓單果重的影響
由圖1可知,NAA和 單獨處理提升單果重的效果優(yōu)于
處理。除噴施3次
處理的單果重略低于CK,其余處理的單果重均高于
CK;噴施2次、3次 處理提升單果重的效果較好。隨著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
處理的增重效果逐漸增強,NAA處理的增重效果逐漸減弱,
處理無明顯變化。綜合來看,兩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提升藍莓單果重方面可能無疊加效果,3組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2次 >1 次 > 3 次,
0
2.2對藍莓總酚含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 處理提升總酚含量的效果優(yōu)于NAA和
單獨處理;除噴施3次
和NAA處理外,其余各處理的藍莓總酚含量較CK增加。以噴施1次
處理對藍莓總酚含量的提升效果最為明顯,較CK增加 4 0 . 6 6 % 。隨著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
和
處理對植物總酚含量的增加效果逐漸減弱。綜合來看,兩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提升藍莓總酚含量上可能有疊加效果,3組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1次 > 2 次 > 3 次,
□
2.3對藍莓原花青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 處理提升藍莓原花青素含量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NAA和
單獨處理,除噴施3次NAA的植物原花青素含量略低于CK,其余處理的含量均高于CK。以噴施1次
對藍莓原花青素含量提升效果較佳,較CK增加 3 9 . 5 8 % 。隨著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
、NAA和
處理對植物原花青素含量的增加效果逐漸減弱。綜合來看,兩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提升植物原花青素含量上可能有疊加效果,3組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1次 > 2 次 > 3 次,
2.4對藍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由圖4可知, 處理提升藍莓可溶性糖含量的效果優(yōu)于NAA和
單獨處理。除噴施1次
處理和噴施3次
、NAA處理外,其余處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 c K 。以噴施2次
對藍莓可溶性糖含量提升效果較佳,較CK增加2 1 . 8 3 % 。隨著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
處理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效果逐漸增強,NAA處理的增加效果逐漸減弱,
處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趨勢。綜合來看,兩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提升可溶性糖含量上可能有疊加效果,3組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2次
次 > 3 次,
。
2.5對藍莓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由圖5可知,NAA和 處理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的效果優(yōu)于
處理。
處理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CK;噴施1次、2次NAA的可滴定酸含量較CK分別降低 3 . 0 3 % . 1 8 . 4 2 % ;噴施2次、3次
NAA的藍莓可滴定酸含量較CK分別降低 7 . 8 9 % /9 . 3 8 % 。綜合來看,兩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上可能無疊加效果,3個時期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2次 > 3 次
次,
2.6對藍莓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
由圖6可知,噴施1次 和
,噴施2次NAA,噴施3次
提升維生素C含量的效果優(yōu)于CK,其中噴施1次
對藍莓維生素C含量提升效果較佳,較CK增加 9 9 . 4 1 % 。綜合來看,
、NAA和
處理提升維生素C含量的效果無明顯規(guī)律,3組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1次>3次 > 2 次,
0
2.7對藍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7可知, 處理提升藍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優(yōu)于NAA和
單獨處理,噴施3次
和
處理的藍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CK分別增加 1 0 . 0 4 % 、 5 . 5 8 % 和 8 . 0 4 % 。綜合來看,兩種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在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可能有疊加效果,3組處理的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3次 > 2 次 >1 次,
2.8藍莓果實品質(zhì)的綜合評價
由表1可知,從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組合分析,對各指標的處理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 NAA;從噴施次數(shù)分析,處理效果由強到弱依次為2次 >1 次 > 3 次。綜上,從盛花期至幼果期噴施2次
,有利于提升藍莓果實品質(zhì)。
3結(jié)論與討論
NAA和 作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廣泛應(yīng)用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能夠明顯影響作物的多種生理代謝過程,包括促進單果重的增加、調(diào)控植物總酚和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提高可溶性糖等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積累等。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單果重調(diào)控方面,復(fù)合噴施2次
的增重效果低于單獨噴施2次
或NAA處理,但其仍能顯著提高單果重。陶俊杰等4、毛積鵬等[研究表明,
可提高獼猴桃果實的單果質(zhì)量,本試驗結(jié)果與此基本一致。復(fù)合噴施2次
可提高藍莓總酚、原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效果優(yōu)于單獨噴施2次
或NAA。在可滴定酸含量調(diào)控方面,單獨噴施2次NAA有效降低了藍莓可滴定酸的含量。在維生素C含量調(diào)控方面,單獨噴施1次
的效果較佳。與未噴施任何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相比,單獨噴施2次
可降低藍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該結(jié)果與楊海燕等5、王穎等的研究結(jié)果存在差異。
綜上,在不同的 施用組合與施用次數(shù)處理下,‘珠寶'藍莓的生長發(fā)育與營養(yǎng)品質(zh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促進或抑制作用,噴施2次
( 2 5 m g / L+2 0 m g / L 對藍莓果實綜合品質(zhì)的提升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生產(chǎn)中,施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時應(yīng)充分考慮植物生長的具體環(huán)境條件(如光照、溫度、水分和土壤狀況等),并據(jù)此制訂合理的施用方案。
參考文獻
[1]吳林,胡晶,唐雪東,等.我國藍莓產(chǎn)業(yè)的現(xiàn)狀與思考[J].中國果樹,2025(2):1-5.
[2]劉慶忠,崔冬冬,朱東姿.世界及中國藍莓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J]落葉果樹,2024,56(4):1-7,107.
[3]時志軍,王泓,唐賢.我國藍莓高效栽培技術(shù)研究進展[J/OL].仲愷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24:1-14.(2024-11-12)[2025-5-15]. https://kns. cnki. net/kcms/detail/44.1660.S.20241111.1450.004.html.
[4]陶俊杰,陳雙雙,鐘文奇,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金奉弼猴桃果實品質(zhì)與果皮厚度的影響[J].果樹學報,2025,42(1):123-132.
[5]楊海燕,嚴志祥,樊蘇帆,等.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基質(zhì)栽培藍莓‘安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0(23):39-43.
[6]李昕輝,張勖,王森,等.外施 對中秋酥脆棗內(nèi)源激素及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經(jīng)濟林研究,2021,39(2):155-163,170.
[7]王穎,荀志麗,黃麗萍,等.赤霉素處理對葡萄果實發(fā)育及品質(zhì)的影響[J].中國果樹,2023(5):43-49,55.
[8]吳瓊,吳文龍,李維林,等.NAA處理對黑莓果實品質(zhì)及細胞壁酶活性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1(10):15-21.
[9]張春紅,吳文龍.NAA處理對藍莓果實發(fā)育和品質(zhì)性狀的影響研究[J].中國南方果樹,2021,50(4):147-152.
[10]孫晶.3個藍靛果品種果實生物活性物質(zhì)含量及抗氧化性的比較[J].經(jīng)濟林研究,2019,37(3):95-100
[11]李毅,楊帥,柳佳清,等.低溫常壓等離子體對樹莓果實采后生理指標及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J]食品科學,2025,46(4):227-236.
[12]朱曼利,郭會明,孫宏韜,等.火龍果酵素中原花青素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J].中國釀造,2017,36(4):184-187.
[13]張述偉,宗營杰,方春燕,等.蒽酮比色法快速測定大麥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優(yōu)化[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20,41(7):196-200.
[14]張紅歡,楊興旺,冀曉昊,等.樹形對促早栽培桃冠層結(jié)構(gòu)、光合特性及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果樹學報,2024,41(3) :470-480.
[15]朱兆清.核桃過敏原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試劑盒研制[D].天津:天津農(nóng)學院,2023.
[16]毛積鵬,姚東良,公旭晨,等.不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對金艷弼猴桃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J].果樹學報,2024,41(11):2272-2284.
(責任編輯:吳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