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五月,是勞模進校園的美好季節(jié)。5月7日,著名全國勞模包起帆應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勞模)、特級校長宓瑩的邀請,走進了匯師小學(1870年建校)中城校區(qū),為師生們帶來一場主題報告。5月15日,匯師學子回訪包起帆!
在回復地處浦東的包起帆創(chuàng)新之路展示館之前,領頭的紅領巾代表、匯師小學楷模館館長劉佳媛要求我這位課外輔導員創(chuàng)作一首匯師童謠作為禮物。今年正好是我學習和熟悉包起帆先進事跡四十周年,也是曾經面對面和他討論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選址三十周年,所以我很快就完成了這個任務:“包起帆,包起帆;精忠報國六十年。抓斗大王人人贊,感動中國千千萬!伯伯好學總不倦,忙碌之夜燈閃閃;閃閃星光耀匯演,港口進步就領先。全國勞模多垂范,國際視野天地寬;享譽巴黎發(fā)明展,上海比肩鹿特丹。下港口,上講壇;興辦物流研究院。還有勞模新學院,培育人才薪火傳!我們匯師小學堂,致敬勞模在校園。道路自信勤登攀,未來大樹可參天!”宓瑩校長緊接著又安排了學校的小書法家進行了楷書撰寫并裝裱。
包起帆很高興地收下了這份匯師禮物,他回贈紅領巾的則是反映其港口技術革新的連環(huán)畫《抓斗大王包起帆》簽名本。劉佳媛告知我:“參觀過程中,包起帆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他從一名普通工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勞模的故事。場館里的一幕幕場景,生產效率從落后低效,改革到先進高效;工作環(huán)境從充滿危險,改革到安全舒適,無不體現了包起帆老師工作以來的創(chuàng)新結果。”她的同學馬貴琨贊嘆:“包起帆的創(chuàng)新不止步,特別是在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中提升了上海港的核心競爭力?!?/p>
通過包起帆的匯師演講和造訪創(chuàng)新之路展示館,2015年出生的孩子們知道了以前上海港的主戰(zhàn)場就是黃浦江。那三十年前為什么要選擇離開呢?我接著告訴孩子們:當年上海港的吞吐量為516萬標準箱,需求增長態(tài)勢強勁。但黃浦江其實不是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深水港,水深僅7米、地下還有厚厚的淤泥;而國際大港如釜山附屬的光陽港就水深21米!當時一艘大型海運物流船規(guī)模是裝載三千只標準箱,現在已是八千只標準箱了。1995年集裝箱船海上來,進黃浦江港口已必須仰仗潮汐;而耽誤一夜的租金是3萬美元。于是,奔向洋山深水港是必然選擇。
如今以洋山深水港為主戰(zhàn)場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業(yè)界已經遙遙領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150.6萬標準箱,連續(xù)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為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我想當年包起帆們萬般不舍,但今天的驕傲足以對得起他們曾經的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