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世界由二進(jìn)制里的0與1組成,不是開就是關(guān),不是0就是1。其實,在我國古代早有相關(guān)觀念,陰陽構(gòu)成了太極,男女構(gòu)成了人類。在動物世界里,或許更精準(zhǔn)來說,在傳說的動物世界里,也有男女之分。龍、鳳、凰三者,究竟孰為雌雄,卻叫人心生疑問。
傳說動物的國度
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恐龍最早出現(xiàn)在二億三千萬年前的三疊紀(jì)中期,直到在至今六千六百萬年前的白堊紀(jì)—古近紀(jì)滅絕事件中集體滅絕為止。不過,無論是東方的龍,抑或西方的龍,似乎均與恐龍無涉。據(jù)科學(xué)家估計,人類出現(xiàn)在距今五百萬年至七百萬年以前,這個時候恐龍早已滅絕了。而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龍形圖案乃是來自約八千年前的興隆洼文化查海遺址,還有同是八千年前的遼寧葫蘆島市楊家洼遺址發(fā)現(xiàn)兩條土塑龍,皆可證中國龍本與恐龍沒有關(guān)系。
先說“龍”字?!稜栄拧凡皇正堊?,《說文解字·龍部》有之,其云:“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xì),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從龍?!边@里指出龍是有鱗甲的動物的首領(lǐng)。這里的龍充滿力量,能使天地幽暗,也能使天地光明。龍可以變細(xì),也可以變大;能變短,也能變長。春分時登上天空,秋分時潛入深淵。其字的偏旁,一者表示肉,一者像飛的形狀。
龍是什么動物,學(xué)者多欲透過研究而得以坐實。例如古史學(xué)家衛(wèi)聚賢在1934年便已提出龍是鱷魚。所謂鱷魚,大抵指出龍的原型蓋為爬行類動物。當(dāng)然,也有學(xué)者指出龍的形象來自蛇、豬、馬、河馬等。更有甚者,亦有學(xué)者以為龍不過是自然現(xiàn)象如龍卷風(fēng)之類。
尋找不同的傳統(tǒng)字書,可以對龍的形象有多一點的認(rèn)知。《廣雅·釋魚》載有四種龍,分別是有鱗的蛟龍,有翼的應(yīng)龍,有角的虬龍,無角的螭龍。在宋代羅愿《爾雅翼》里,對于龍有十分詳細(xì)的記載:
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物之至靈者也。《淮南子》言萬物羽毛麟介皆祖于龍,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皇,而后鸞鳥庶鳥,凡羽者以次生焉。毛犢生應(yīng)龍,應(yīng)龍生建馬,而后麒麟庶獸,凡毛者以次生焉。介鱗生蛟龍,蛟龍生鯤鯁,而后建邪庶魚,凡鱗者以次生焉。介潭生先龍,先龍生玄黿,而后靈龜庶龜,凡介者以次生焉。王符稱世俗畫龍之狀, 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頭上有物如愽山,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其為性粗猛而畏鐵,愛玉及空青而嗜燒肉,故嘗食燕者不可渡海。又言蛟龍畏棟葉五色絲,故漢以來祭屈原者以五色絲合棟葉縛之。
這里結(jié)合了幾部典籍對龍的解說。首先是《說文解字》的解說,這在上文已經(jīng)交代,此不贅述。接著援引《淮南子·墜形訓(xùn)》之文,謂羽嘉生育飛龍,飛龍生育鳳凰,鳳凰生育鸞鳥,鸞鳥生育庶鳥。凡是有羽毛的鳥類都是由庶鳥生育發(fā)展過來的。毛犢生育應(yīng)龍,應(yīng)龍生育建馬,建馬生育麒麟,麒麟生育庶獸。凡是長毛的獸類都是由庶獸生育發(fā)展過來的。介鱗生育蛟龍,蛟龍生育鯤鯁,鯤鯁生育建邪,建邪生育庶魚。凡是有鱗的魚類都是由庶魚生育發(fā)展過來的。介潭生育先龍,先龍生育玄黿,玄黿生育靈龜,靈龜生育庶龜。凡是長甲殼的龜類都是由庶龜生育發(fā)展過來的。接下來引用王充《論衡·龍?zhí)摗分f,指出世俗人描劃龍的形象,有著馬頭和蛇尾。至于“三停九似”之說,則出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這里指出龍的特征有兩大部分,一是“三?!?,二是“九似”。“三?!敝傅氖驱垙念^到前肢、從前肢到腰、從腰到尾,這三部分的長度大致均等?!熬潘啤?,顧名思義,乃言龍的九個部位與某種事物相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由是觀之,龍的形態(tài)十分特別,它與某一事物不盡相似,而是集合一眾事物的特點。
羅愿的說法十分豐富多彩,北宋學(xué)者郭若虛在其《圖畫見聞志》卷一曾經(jīng)描畫“三停九似”,大抵即《爾雅翼》所本。如此多角度的描述,對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并沒有太大作用,那便是:究竟龍的性別是什么?又或者說:龍是否有雄也有雌?
與龍一起出現(xiàn)的鳳
說起“龍”,人們便會想起“鳳”,“龍鳳”一起出現(xiàn)的頻率頗高,看似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成語里,有“龍鳳呈祥”,意為有著吉慶之事。在中式婚禮里,龍鳳手鐲乃是不可或缺的。龍鳳胎,乃是專有名詞,指的是性別不同的雙胞胎,一男一女。在這里,我們可見“龍”是雄性的,“鳳”是雌性的。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鳳”的記載。
《爾雅·釋鳥》云:“鶠,鳳,其雌皇?!边@里的說法十分簡單明晰,指出鶠是傳說中的鳥王,稱為鳳;雌性的鳳稱之為皇。如此的解說,可見雄性的鶠便是鳳,即鳳是雄性的。郭璞注:“瑞應(yīng)鳥。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其高六尺許?!比绱嗽敿?xì)的解說,看來郭璞對于鳳應(yīng)該頗有研究。郭璞指出,鳳是天下太平時才會出現(xiàn)的鳥兒,即瑞應(yīng)鳥也;在形態(tài)上,它有著雞的頭,蛇的頸,燕子的下巴,背部如同烏龜,尾巴像魚,全身有著青、赤、白、黑、黃的五種顏色,身高六尺多。這里與龍的“九似”有一項相似,那便是龍的“項似蛇”,而鳳則是“蛇頸”,“項”與“頸”意義相近,此亦可以視為龍與鳳相似之處,即身體皆有一部分與蛇相似。
《詩·大雅·卷阿》“鳳皇于飛”句,毛傳云:“鳳皇,靈鳥仁瑞也。雄曰鳳,雌曰皇?!泵鞔_指出雄性的是鳳,雌性便是皇?!盎省奔椿?,這個問題下文再討論?!墩f文解字·鳥部》載有“鳳”字,其云:
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麟后,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翺翔四海之外,過崐崘,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fēng)穴。見則天下大安寧?!睆镍B凡聲。,古文鳳,象形。鳳飛,群鳥從以萬數(shù),故以為朋黨字。鵬,亦古文鳳。
此言鳳是神鳥,《說文》援引黃帝的臣子天老所言,以為鳳鳥之貌,前面像鴻雁,后面像麒麟;有著像蛇一樣的頸項,像魚一樣的尾巴;像鸛鵲一樣的額頭,像鴛鴦一樣的腮幫;像龍一樣的花紋,像虎一樣的背;像燕一樣的下巴,像雞一樣的嘴;全身有著五色。鳳鳥出產(chǎn)在東方君子的國度,翱翔在四海之外,飛過昆侖山,到黃河的砥柱飲水,在弱水洗濯毛羽,黃昏時宿止在風(fēng)的洞口。鳳鳥一出現(xiàn),天下便告安寧?!啊?,古文鳳字。象形。鳳鳥飛翔,其他的鳥成群地跟著飛,常以萬來計算,所以把它假借為“朋黨”的“朋”字?!谤i”,也是古文鳳字。
除了種種神奇的體態(tài)以外,鳳鳥肯定也是一種瑞獸。《說文解字》指出鳳鳥是“神鳥”,且是“見則天下大安寧”,這里沒有說明鳳鳥的性別,與《爾雅》、毛傳等不盡相同。
不要忘記還有它
說起“鳳”,我們會想起“凰”,然后便及于漢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那段“鳳求凰”的故事。這里的“凰”,便是上文《爾雅》所載的“皇”。鳳是雄性,所以是司馬相如;“凰(皇)”是雌性,因此是卓文君。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卓文君是臨邛富人卓王孫的女兒,其人剛剛守寡,喜好音律。當(dāng)時,司馬相如在卓家彈琴,暗中用琴聲來挑撥卓文君的芳心。卓文君對司馬相如一見傾心,后來連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究竟司馬相如彈奏了什么樂曲,《史記》未作說明。然而,在南朝文學(xué)家徐陵所編《玉臺新詠》(卷九)里,載錄有司馬相如《琴歌》二首并序。其序文:“司馬相如游臨卭,富人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間窺之,相如鼓琴,歌以挑之”,此下則有歌辭二首,其文如下: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通遇無所將,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此方,室邇?nèi)隋讵毼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一本下有“胡頡頏兮共翱翔”句。)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字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興俱起翻高飛,無感我心使予悲。
鳳兮鳳兮固然用上了《論語》的典故,鳳鳥回到了家鄉(xiāng),行蹤無定,遍游天下只為尋求心中的凰鳥。未遇凰鳥之時,未知何往,自不能明白今日登門后心中之所感。司馬相如以為嫻雅貞靜的卓文君在其居室里,所在雖近,卻離自己很遠(yuǎn),產(chǎn)生無限思念。此情此景,相如不知如何可以結(jié)此良緣,成為夫婦。第二首則自比鳳鳥,愿能跟凰鳥(卓文君)翱翔天際。愿得凰鳥與自己起居相依,形影不離,哺育生子,永遠(yuǎn)做我(鳳鳥)的配偶。彼此情投意合,兩心和順。夜里相隨而無人知曉。最后,但祈展翼雙飛,別讓自己的思念而使文君傷悲。
在這個故事里,司馬相如自是男子,卓文君是女子;司馬相如自比為鳳,卓文君則為凰。在這里的關(guān)系顯而易見,鳳是雄性,凰是雌性,與上引毛傳的解說并無分別。“鳳凰”二字,經(jīng)常聯(lián)結(jié)出現(xiàn),尤其在雙音節(jié)為主的現(xiàn)代社會里,更是如此。
龍、鳳、凰,三者皆是瑞獸,太平盛世有德則至,乃是傳說中的動物。雖然我們都在追尋它們的原型,以及推敲它們究竟是今所見的什么動物,然而,圣獸畢竟活在傳說的國度里,一切也就難以言詮了。
向人工智能提問
龍、鳳、凰是怎樣的動物,難以解決。不過,我們只是想要了解它們孰為雄雌,算得上是一個較為卑微的要求。于是,在2025年的今天,還是向人工智能“深度求索(DeepSeek)”求教一下。以下是對話的過程:
問:“龍與鳳,哪個是雄性,哪個是雌性?”
DeepSeek答:“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通常被視為雄性,而鳳則被視為雌性。龍象征著力量、權(quán)威和尊貴,常與皇帝和男性聯(lián)系在一起。鳳則象征著美麗、優(yōu)雅和吉祥,常與皇后和女性聯(lián)系在一起。兩者常被用來代表陰陽的平衡,龍為陽,鳳為陰?!?/p>
問:“鳳與凰,哪個是雄性,哪個是雌性?”
DeepSeek答:“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鳳通常被視為雄性,而凰則被視為雌性。鳳和凰合稱為鳳凰,鳳凰是中國神話中的神鳥,象征著吉祥和和諧。鳳代表陽,凰代表陰,兩者結(jié)合體現(xiàn)了陰陽的平衡與和諧?!?/p>
問:“你先說鳳是雌性,然后又是雄性,究竟鳳是雄性還是雌性?”
答:“抱歉造成了混淆。鳳是雄性,凰是雌性。鳳凰作為一個整體時,鳳代表雄性,凰代表雌性。之前回答中的不準(zhǔn)確之處已經(jīng)修正,感謝您的指正?!?/p>
在以上對話里,DeepSeek最后選擇謙卑地道歉了,我在這里并不是要表達(dá)對人工智能的不敬。反之,其實更說明了人和人工智能也一樣,無法解說究竟“鳳”是雄還是雌,或許,傳說中的動物,根本一直在保持著神秘,永遠(yuǎn)不希望我們覓得它們的真正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