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的《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其中“余強飲三大白”句中的“強”,歷來存有爭議:網絡翻譯為“強飲:盡情喝。強,盡力,勉力,竭力。一說,高興地,興奮地”。蘇教版《語文》翻譯為:“勉強,盡力?!比私贪娼虆⒓胺婚g盛行的翻譯資料,通常譯為“勉強”。還有的甚至譯為“痛飲”。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部編版編者可能為避免爭議,并未解釋“強”字。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張岱是否善于飲酒
如果張岱善于飲酒,則取“痛飲”“盡情”等義項,非常契合語境。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通過史料探究張岱是否善于飲酒。張岱《自為墓志銘》:“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文章開端張岱自報嗜好,但并無飲酒嗜好。飲酒歷來是古代名士風流的標志之一,《世說新語·任誕篇》云:“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睆堘芳热淮颂幉粚戯嬀频氖群茫蓮膫让嫱茰y飲酒并非其強項。
查閱張岱《陶庵夢憶》,還有四篇小品文寫到張岱與酒相關的內容。
《陳章侯》中:“余敕蒼頭攜家釀斗許,呼一小劃船再到斷橋,章侯獨飲,不覺沾醉。過玉蓮亭,丁叔潛呼舟北岸,出塘棲蜜桔相餉,暢啖之。章侯方臥船上嚎囂?!睆堘纷屍腿藦募依锬脕砭?,讓朋友陳章侯獨飲,而并未寫自己飲酒。
《龍山雪》中:“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贝颂帍堘钒凳咀约翰簧骑嬀?,但是為了御寒,不得不勉強喝酒,最終竟然沒有喝醉,真是意外。
《張東谷好酒》:“余家自太仆公稱豪飲,后竟失傳。余父余叔不能飲一蠡殼。食糟茄,面即發(fā)赪。家常宴會,但留心烹飪。庖廚之精,遂甲江左。一簋進,兄弟爭啖之立盡,飽即自去,終席未嘗舉杯。有客在,不待客辭,亦即自去。山人張東谷,酒徒也,每悒悒不自得。一日起謂家君曰:‘爾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會吃不會吃?!Z頗韻,有晉人風味。”原來張岱兄弟并不善飲酒。曾祖豪飲,祖父也能喝,而后的張府兩代人竟不能飲酒,家風失傳。父輩到了“飲一蠡殼,食糟茄,面即發(fā)赪”的程度,喝一小蛤殼的酒就醉,面紅耳赤,簡直是不勝一錢酒力。而張岱兄弟輩,竟至滴酒不沾,只管吃飯吃菜,飽即自去,終席未嘗舉杯。
《蟹會》中:“一到十月,余與友人兄弟輩立蟹會,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從以肥臘鴨、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謝橘、以風栗、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余杭白,漱以蘭雪茶?!蓖ǔ6?,吃螃蟹都要喝酒助興,以酒除腥?!都t樓夢》里,史湘云為海棠社東道,薛寶釵為玉成此事,向哥哥要幾簍極肥極大的螃蟹,幾壇好酒。螃蟹宴上,就連林黛玉、薛寶釵等人也是吃著螃蟹,喝著熱酒。然而,張岱兄弟蟹會上并未喝酒,只是喝茶,吃醉蚶而已。
綜合史料,《湖心亭看雪》中,“余強飲三大白”句中的“強”,譯為“勉強”,固然可以,但前后文氣不順,有牽強附會之意。
各類辭書上“強”的義項
查閱《漢語大字典(縮印版)》,“強”有義項:甚;程度高。《韓非子·解老》:“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薄对娫~曲語辭例釋》中“強”又有“甚、最、多、深”等義,程度副詞?!都谲庨L短句》卷一《玉樓春》詞:“故人別后書來勸,乍可停杯強吃飯?!贝藶椤岸唷绷x。楊澤民《蝶戀花》詞:“走馬章臺還舉首,可人標韻強如舊?!薄堆θ寿F》劇三:“他他他從小里,他他他不務老實,他把那槍兒棒兒強溫習?!绷x并同。又詩詞中習見“強半”一詞,義亦同“多半”。
《古漢語常用虛詞詞典》中,“強”,為程度副詞,用在動詞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程度很深,可翻譯為“很”“更”等。書證有“孤根何處斷,輕葉強能飛”(王績《建德破后人長安詠秋蓬示辛學士》)。《唐五代語言詞典》中,“強”亦收“甚,深,程度副詞”義,書證有“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杜甫《彭衙行》),“孤根何處斷,輕葉強能飛”(王績《建德破后人長安詠秋蓬示辛學士》)。
因此,此處“強”,可以看作程度副詞,如果譯為“多”,更符合語境,不僅符合張岱不善飲酒的史實,而且更能表現出張岱的一片癡情。
結合《湖心亭看雪》文本內容看
我們再次結合文本內容,探究文章是如何表現張岱與金陵客的“癡情”的。
(1)“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獨往湖心亭看雪?!遍_篇通過回憶,直接寫出張岱湖心亭看雪的一片癡情。
(2)“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币晦D。寫張岱到了亭上,竟發(fā)現有人捷足先登,寫出張岱眼中的金陵客的“癡情”:看雪喝酒。
(3)見余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二轉。寫金陵客見到張岱時的驚訝、豪爽,以及能得交一知己的興奮。
(4)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三轉。寫張岱對金陵客的回應,雖不善飲酒,但是見到知己的興奮,還是多飲了三大杯。原來張岱喝酒有定量,如今此情此景,而多喝三大杯,即使醉了,也要喝完。當喝酒三大杯后,張岱的確不勝酒力,因為醉了而無法行動,不得不告別金陵客而歸。高山流水,知音難覓,張岱“強飲三大白”,這是對知己的回報與承諾。如果“強”理解為“勉強”,張岱勉強喝完三杯酒就告別離開了,這不合常理,也不合常情,表現似乎與金陵客的關系一般,那么張岱完全不必飲酒。
(5)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四轉。舟子之言語,從側面寫出張岱與金陵客的“癡”。通過舟子的觀察與話語,可知張岱與金陵客也算知己。正因為張岱把金陵客看作知己,平時不喝酒的張岱強飲三大白,多飲三杯,喝醉了不得不回家的率真?;丶彝局?,舟子看到張岱醉酒的癡氣以及金陵客的豪放,這才引發(fā)他的感嘆:“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因此,如果將“強”,譯為“多”,還能顯示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之美。張岱《祁止祥癖》有云:“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闭且驗閺堘钒V情,才會與金陵客惺惺相惜,將其看作知己,“強飲三大白而別”。
張岱的追憶與癡情
每一場大雪落下,都可能落在他人的生命里。湖心亭看雪,看似張岱在無意中與金陵客相會,多年以后還對其癡情有一番遙想、回憶、追念。時光飛逝,已然進入大清王朝的張岱,借著對金陵客的回憶之筆,依然采用大明紀年,表達故國之思,是一則對大明王朝念念不忘的私人筆記。通過追憶,張岱唱出了一曲大明一去不復返無可奈何的挽歌。這場落在南國的大雪,成為蒼茫天地下張岱孤獨的見證者。湖心亭看雪,不僅是對知音的遙想與敬意,也是對大明王朝的夢憶。
《陶庵夢憶》里,張岱曾經呼朋喚友,一時朋友可謂多矣。而今,一切面目全非。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泵髑逡状畷r,原來整天談論道德文章的士子,為了活命,大多選擇投降,有的甚至成為清朝走狗,大肆殘害大明子民?,F實竟如此諷刺,如此可悲!張岱似乎看透了一切,不與當朝合作,拋棄榮華富貴,披發(fā)入山。這種沒有知己的余生,也注定張岱垂暮之年的孤獨。
多年以后,孤獨中垂垂老矣的張岱,又一次想起了前朝的浮華與蒼涼,想到了崇禎五年十二月那個大雪紛飛的時節(jié),“獨往湖心亭看雪”的自傲與悠然。意外的是,冥冥之中,竟有兩位金陵客在湖心亭悄然等待他的到來:那時的他,是那樣孤高、那樣的率真,又是那樣的欣慰,即使通常不勝酒力,也“強飲三大白而別”。
《廬山慧遠集義疏》
劉運好 李山嶺 著 定價:188元
在中國文化史上,慧遠是佛教中國化的轉關人物,他在中國佛教史上地位崇高,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本書收錄慧遠的全部著述,分為正編、續(xù)編、附編三種。正編收錄《廬山慧遠法師文鈔》,續(xù)編收錄《大乘大義章》及《文鈔》失收之佚文,附編收錄相關傳記資料、碑銘誄贊、書記跋序、論議題詠、著作存目、簡要年譜等。體例分為題解、正文、??薄⒆⑨?、義疏。其中,解題概括大意,??眹乐攲徤?,注釋簡要明了,義疏闡解義理,新見迭出,從而為學界和普通讀者提供一種完備可用的慧遠集善本。
《楚辭匯評》(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黃霖、陳維昭、周興陸主編)
羅劍波 輯著 定價:128元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被稱為“集部之祖”,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發(fā)展。明清兩代,評點《楚辭》成為一時風尚,其中不乏名家之作,產生了不少帶有評點的《楚辭》刻本,但評點分散,不易閱讀。復旦大學中文系羅劍波教授廣泛搜羅明清時期的《楚辭》版本,輯錄評語,略加校勘與考述,匯為《楚辭匯評》一書。本書系統(tǒng)整理了明清時期的《楚辭》評點,為研究《楚辭》的接受史提供了一條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