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試題中,計算題不僅考查學生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還對學生的數(shù)學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地理計算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xiàn)錯誤。因此,探索有效的解題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地理復習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時間類計算題解答方法
時間類計算題是高中地理試題中的重要題型,其主要特點是:與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運動緊密相關、涉及多種時間的計算、強調(diào)空間思維、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等。一般解題思路為:(1)明確時區(qū)和區(qū)時的概念。了解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qū),每個時區(qū)相差1小時。(2)掌握區(qū)時的計算方法。(3)注意國際日界線。
【例1】一架飛機于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從北京起飛,飛往紐約(西五區(qū)),飛行時間為13小時,請問飛機到達紐約時的區(qū)時是多少?
解析:可引導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題意分析及計算,具體為:(1)北京位于東八區(qū),紐約位于西五區(qū),時間差為8+5=13時。(2)紐約時間=北京時間-區(qū)時差。(3)由于飛行時間為13小時,所以到達紐約時的北京時間為10月2日6時。(4)計算紐約的區(qū)時。紐約時間=10月2日6時-13時=10月1日17時。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飛機到達紐約時的區(qū)時是10月1日17時。
二、距離類計算題解答方法
高中地理距離類計算題的基本特點是:涉及多種距離度量單位,如千米、米、海里等,需要學生熟悉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常常與經(jīng)緯度的知識相結(jié)合。由于地球是一個球體,經(jīng)線長度大致相等,而緯線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在引導學生解答該類試題時,通??蓞⒖家韵陆忸}思路:(1)明確地球的相關數(shù)據(jù)。赤道周長約40"000千米,經(jīng)線圈長度約40"000千米,緯度1°的經(jīng)線長度約為111千米,赤道上經(jīng)度1°的長度約為111千米。(2)判斷所求距離是經(jīng)線距離還是緯線距離。如果是經(jīng)線距離,根據(jù)兩地的緯度差乘以111千米計算。如果是緯線距離,需要考慮不同緯度的緯線長度,赤道上經(jīng)度1°的距離約為111千米。
【例2】假設一架飛機從A地(北緯30°,東經(jīng)120°)飛往B地(北緯60°,東經(jīng)120°),求兩地的最短距離。
解析:A地和B地在同一條經(jīng)線上,它們的緯度差為60°-30°=30°。飛行的最短距離是指過這兩點以地心為圓心的大圓的劣弧長度。經(jīng)線為所在平面過地心的半圓,即可按上述方法計算。在解答這類題目時,關鍵是要準確判斷距離的類型,并正確運用相應的計算公式。
三、正午太陽高度類試題解答方法
正午太陽高度類計算題的基本特點是:與地球公轉(zhuǎn)和自轉(zhuǎn)運動的知識緊密相關,涉及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常常需要運用地理圖表,如光照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圖等;與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和問題結(jié)合緊密,如樓間距的計算、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角度等。該類試題的解答思路通常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所求地點的緯度和太陽直射點的緯度。(2)根據(jù)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例3】某地(緯度為38°N)一居民樓南方有一塊空地,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居民準備在空地上建造一棟新樓。已知冬至日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28.5°,為保證冬至日正午原居民樓一層及以上能獲得太陽光,請問新樓與原居民樓的間距至少應為多少米?(tan28.5°≈0.54)
解析:首先,我們明確試題中給出的關鍵信息。該地緯度為38°N,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28.5°。在計算樓間距時,我們要考慮到冬至日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時候,此時樓影最長。我們需要求出冬至日正午樓影的長度。
總之,高中地理計算題的解題方法需要在平常的學習中不斷地傳授給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通過練習,學生能夠克服對計算題的畏難心理,提高解題的準確率,進而能夠提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