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鄉(xiāng)愁》詩,悠悠愛國情,詩人余光中的愛不僅給了祖國,也給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范我存。
為愛義無反顧
1945年,余光中在南京一位姨媽家初見范我存。他留平頭,穿一身麻布制服,正是大人口中津津樂道的少年學(xué)者。范我存忍不住多看幾眼,余光中隨即也羞紅了臉。同齡人易相處,往后一段時間里,他們常在一起聊天,慢慢相熟起來。
離開南京后,余光中準備寄出拜倫的《海羅德公子游記》譯稿。昔日未敢問及范我存大名,只知她閨名“宓宓”,便在收件處寫了“范宓宓”。收到譯稿的范我存內(nèi)心泛起漣漪,同時對他的才華十分崇拜。那時的范我存因肺疾休學(xué)在家,卻也努力自學(xué)藝術(shù)史。不久,范我存隨家人遷居上海,與余光中的聯(lián)絡(luò)一度擱淺。1949年年初,范我存前往臺灣養(yǎng)病。隔年5月,余光中全家從香港輾轉(zhuǎn)來臺。再次見面,范我存虛弱的模樣令余光中心疼不已。他得空就去看她,領(lǐng)到稿費時帶她下館子吃飯,周末去看電影、散步……在余光中的悉心陪伴下,范我存心情愉悅,身體日漸好轉(zhuǎn)。
然而,二人的交往不被雙方家人看好。范家認為余光中是不會體貼人的“書呆子”,余家更擔(dān)心范我存的肺病影響生育。兩家人于是各自為二人另尋親事,卻都被兩個年輕人強烈反對。談婚論嫁陷入僵局,余光中不惜離家居住,范我存也南下至桃園縣教書。臨別的車站上,范我存隔著車窗吻向自己的手背和掌心,以此表達對余光中的情誼。余光中說:“被這些空中的唇瓣落花了眼?!?/p>
余光中曾在范我存家里看過梵高的畫,當(dāng)時對那種迷亂的色彩不甚理解。后來看到范我存珍藏的《梵高傳》時,余光中決定翻譯這本書。他用深藍色墨水在白紙上書寫,正面寫譯文,反面寫“情書”。范我存收到信后,先讀情書,再核對譯文,然后小心謄寫在有格稿紙上,寄回給余光中進行發(fā)表?!拌蟾摺币娮C了余光中與范我存堅定不移的愛情,余光中后來表示:“在我們夫妻早年的回憶里,梵高其人其畫,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份?!贝喙庵?8歲,范我存25歲,二人皆步入大齡青年隊列時,雙方父母終于同意他們的婚事。1956年9月,余光中與范我存結(jié)為伉儷。
“新娘”在這里
婚后,余光中與范我存恩愛有加,范我存的身體逐漸強壯。隨后幾年,她生下珊珊、幼珊、佩珊、季珊四個女兒。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余光中的生活主調(diào),范我存毫無怨言地包攬家庭瑣事。收拾家務(wù)時,她背上背一個女兒,懷里抱一個女兒;有人前來拜訪,她煮水沏茶、談吐自如。有人替相夫教子的范我存感到惋惜,范我存抿嘴淺笑:“我家已經(jīng)有一位詩人了,不能再多一位?!睆拿铨g少女到“家庭掌柜”,余光中感動于妻子的付出,寫下《或者所謂春天》一詩:“所謂妻,曾是新娘;所謂新娘,曾是女友;所謂女友,曾非常害羞。”1972年創(chuàng)作《鄉(xiāng)愁》,他亦在詩中賦予妻子與母親、故鄉(xiāng)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一次,余光中應(yīng)邀在臺上朗誦《鄉(xiāng)愁》,吟到“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時便隨機問尋,“我的新娘在哪里?”不遠處的范我存款款走來,“在這兒呢!”
1992年,赴英國講學(xué)的余光中與范我存分別兩月之久,期間飽受相思之苦。此后,無論去往何地,余光中總要攜妻子同行。即使年逾花甲,余光中仍開車帶范我存外出旅游。每次出發(fā)前,范我存戴上老花鏡,對著地圖上尋找心儀的景點。余光中笑呵呵地告訴她,要把二人的蜜月時光延長到70歲。旅行途中,范我存執(zhí)著于收藏祖國大陸流散而出的古玉。余光中一面覺得這種收藏行為耗財又耗力,一邊又全力支持妻子的收藏之舉。范我存于2008年推出自己結(jié)飾串珠的玉石作品;2017年又出版《玉石尚:范我存收藏與設(shè)計》一書,并以余光中的親筆詩為序。20世紀90年代高雄美術(shù)館成立后,范我存報名擔(dān)綱義工講解員。每天清早,余光中先駕車將妻子送到美術(shù)館,而后才去自己就職的中山大學(xué)上課。
夫妻共處中,余光中與范我存很少發(fā)生爭執(zhí),偶有爭執(zhí)也會迅速消融。有人問他們的相處之道,余光中說:“家是講情的地方,而非講理的地方?!蹦挲g漸長,他們一起坦誠面對生死課題:婚姻須由兩個人合作,兩個人都要長壽。如果必定有一人先走,那就在“對岸”守候。
同心同德的愛人
余光中對祖國、故土和中華文化滿懷深情。改革開放后的1982年,范我存首次只身返回大陸,她特意來到故鄉(xiāng)江蘇漕橋,用相機鏡頭搜集江南水鄉(xiāng)的兒時記憶,拿回家后安撫丈夫的思鄉(xiāng)之愁。晚年間,夫妻二人多次來大陸訪學(xué)。余光中把在黃河岸邊沾到腳上的濕泥珍藏起來,仿佛夜夜聽見“黃河流水聲”;范我存與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聯(lián)系密切,還把自己母親保留的一批民國服裝無償捐贈給無錫江南大學(xué)紡織服裝學(xué)院傳習(xí)館。
2017年,余光中去世,范我存指導(dǎo)女兒和學(xué)生整理他留下的講義與作品。她出席各地文藝界紀念余光中的集會,同時捐贈余光中使用過的物品和書籍。丈夫的手稿記錄著對妻子的用情,但對范我存來說,丈夫的作品應(yīng)屬于許多人而非她個人,“我想,捐出來也是他心中所愿?!?/p>
2023年11月24日,范我存于臺灣去世。天堂里的余光中再次與他的“新娘”團聚。早年給妻子寫信時,他便曾拆解自己的名字用以表白:“不要問我心里有沒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彼麄?,互在彼此眼里,互在各自心里。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