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外皮呈現綠、濃綠或綠色夾蛇紋等不同顏色,果肉甜且多汁,果肉顏色分為濃紅、淡紅、白色或者黃色。其成分包括豐富的葡萄糖、番茄素、蘋果酸、蛋白氨基酸以及大量維生素C等。西瓜符合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規(guī)范,具有薄皮、高水分、高甜度的特點,口感清甜爽口,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具備高營養(yǎng)價值。本文從西瓜栽培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方面展開分析,希望為相關領域提供參考。
一、栽培技術要點
1、品種選擇
可選擇京欣一號、雙蜜一號、星研七號、勝欣等。甜瓜品種可選擇天香二號、星甜二十號、星甜二十四號等。
2、培育壯苗
(1)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4-6h,40%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min,洗凈種子,30℃的溫度催芽。
(2)壯苗標準
自根苗,3-5片真葉,根系發(fā)達,側根多,莖粗壯,葉濃綠、寬大厚實,無病蟲害;嫁接育壯苗,接穗子葉、砧木完整,嫁接處良好,接穗2-3片展平真葉,根坨成形,根系發(fā)達,莖粗壯,葉片深綠肥厚,無病蟲害。
3、整地作畦
選擇通透性良好、土質肥沃、土層深的沙壤土。冬前深耕,溝寬80cm、溝距3m、深30-40cm。開春溝施腐熟雞糞2m3/667m2、硫酸鉀和磷酸二銨各30kg/667m2、硼砂0.5kg/667m2、硫酸鋅1kg/667m2,土肥混勻。定植前7-10d溝內澆水、合溝,高畦,覆膜寬90cm,插竹竿扣棚,棚膜寬1.8m。
4、嫁接
(1)砧木苗的準備
溫水浸種,提高砧木種子發(fā)芽勢、發(fā)芽率。55℃溫水浸種,攪拌至常溫,8-12h擦去種子表面黏液,種子喙部磕開,磕口長為種子1/3,濕毛巾包好種子,33-35℃催芽。36-48h后,芽長0.2-0.5cm播入營養(yǎng)缽,覆土0.8-1cm。砧木苗子葉出土,再催芽培育嫁接西瓜品種的苗。適時嫁接是成活關鍵,砧木苗第一真葉1-3cm為最佳時期。
(2)接穗苗的準備
嫁接種子55℃溫水浸種,快速攪拌,15min水溫降至20℃,撈出種子。20-25℃水溫浸種8-12h,撈出種子,干毛巾搓去種子黏性物質與表面水分,均勻擺放濕毛巾上,覆蓋稍干濕毛巾,28-30℃熱源處催芽36-48h,種子露白為宜。露白后,60×40×5cm干凈純中粒沙盤內育苗,均勻擺放。種子上覆蓋1cm沙,澆透水,28-30℃育苗棚育苗,接穗子葉出土后,砧木苗第一片真葉1-3cm時嫁接。
(3)嫁接的時期
西瓜苗子葉展開,砧木苗第一片真葉1-3cm為最佳。苗齡過小、過大影響成活率。嫁接選擇晴朗、日照充足、無風的上午或下午。溫室遮光與散射光條件下嫁接最好。
(4)嫁接的方法
①插接法
該法嫁接成活率高,速度快。選擇大小適宜砧木,竹簽剔除生長點,用竹簽由中心部成45°角插入砧木苗胚軸形成斜楔形孔,深1cm,不可插入莖空心處。竹簽不動,取接穗苗,拇指、食指捏住子葉,嫁接子葉下1.5cm,切一楔形面,長1cm。左手拿砧木,右手取簽,接穗插入砧木斜孔。斜面朝下,砧木、接穗切面吻合,砧木子葉、接穗子葉呈十字形。
②劈接法
砧木苗齡稍大,較接穗西瓜早播7-10d。刀片切除砧木生長點,下胚軸一側縱向下劈1-1.2cm,為避免子葉下垂,捆扎困難,不可將整個胚軸劈開,否則影響成活。接穗下胚軸削成楔形,削面長1-1.2cm,削好接穗插入砧木劈接口,輕壓平,嫁接夾夾住。
③靠接法
西瓜接穗較砧木提前5-7d,沙質育苗盤中播種,胚軸粗細、接穗大小與砧木相近。削砧木,食指、中指夾住砧木下胚軸,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夾住兩片子葉,兩片子葉呈兩邊打開狀態(tài),生長點露出,右手拿刀片切除生長點與真葉。左手拇指、食指向內緊握兩片子葉。砧木下胚軸上端,兩子葉伸展方向連線垂直處、距生長點0.5-1cm,右手拿刀片按35-40°向下斜切胚軸到莖粗1/2處,切口長0.8-1cm;削接穗,左手拇指、食指握接穗根,苗莖平托食指,兩子葉伸展方向和五指排列同向。也可拇指、食指握根,苗顛倒,平托拇指,下胚軸上部,離子葉1.2-1.5cm,右手拿刀片向上削35-40°斜切口,深達胚軸粗2/3,長度與砧木削口一致;接合與固定,左手砧木,右手接穗,自上而下兩苗舌狀切口相嵌,切口面結合,夾子夾緊。嫁接后,連根栽植營養(yǎng)缽中。成活后切斷西瓜根部,接穗和砧木根基部距離1-2cm。為避免接穗接觸土壤萌發(fā)生根,埋土深為接口下3cm,10-12d成活,嫁接部位下切斷西瓜胚軸,7-10d除夾。
5、定植
開定植孔,用一段直徑25mm、長1.2m的PVC管與一段直徑32mm、長1m的PVC管制作一個定植打孔器,孔深5-6cm;壟上小行距40cm,株距35-40cm,每壟2行,定植34-40株;取苗時瓜苗同基質塊皆從穴盤中取出,減少傷根;栽苗深按照保持基質塊上平面和壟面平齊為最佳。個別定植孔較深,適當回填土,以防定植過深;定植后,國光根寶1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灌根,用量200mL/棵;定植孔周圍薄膜用土覆蓋、封嚴,以防地膜下熱氣上升與根系周圍地溫高導致死苗;定植第2d早滴灌澆水,澆水量按定植孔封口土濕潤為準。
6、定植后管理
(1)溫度管理
定植后5-7d悶棚提溫、促緩苗,gt;38℃,大棚外膜放風降溫。心葉變綠,開始生長時結束緩苗,正常管理。棚內氣溫夜間15-18℃,白天25-30℃,白天gt;35℃,大棚外膜和二膜放風。晴天上午揭棚膜,下午扣棚膜。結瓜期,棚內氣溫35℃以下,夜間不lt;18℃。晴暖天氣晚關棚、早開棚。
(2)濕度管理
定植后7d內,每日上午10時-11時大棚外膜換氣降濕,棚內濕度保持60%-70%。生長前期,棚溫較低,中午通風換氣。中后期,風口大小、通風時間根據天氣狀況而變化。
7、整枝與授粉
保留主蔓的同時,在主蔓基部挑選出2條生長強壯的側蔓,剪除其余的側蔓。要時刻留意進行及時的側蔓修剪,在主蔓生長至40-50cm、側蔓15cm時整枝,整枝進行3次左右,每隔3-5d進行1次。在進行授粉時,最好挑選主蔓與側蔓上生長良好的雌花進行操作。這些雌花富有光澤、顏色嫩綠,具有肥大的子房與較粗的花蕾柄。為了培養(yǎng)高質量的瓜果,應該留下側蔓上的雌花作為后備。西瓜的花在7-10朵時之間生理活動達到最高峰,這段時間被認為是最適合進行授粉的時機。在陰天的情況下,由于開花時間較晚,推薦將授粉時間延遲到8-11時,以確保較好的授粉效果。選取當天已經散發(fā)花粉的新鮮雄花,輕輕將花瓣向花柄方向撥開,用手捏住花朵。將雄花的雄蕊對準雌花的柱頭,輕輕地進行幾下沾粉即可完成授粉。一朵雄花通常足以授粉2-3朵雌花,確保有效而高效地完成授粉過程。
8、水肥管理
(1)澆水
西瓜需水最多的時期是在西瓜生長至饅頭大小階段,此時應當進行1次充足的膨瓜水澆灌。一旦果實體積停止膨大,應停止?jié)菜?/p>
(2)施肥
施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3000-4000kg/667m2、硫酸鉀25-30kg/667m2、過磷酸鈣35-50kg/667m2,或多元素控釋肥50-60kg/667m2,結合深翻整地施入?;蛘咴谖鞴想u蛋大小,澆催果水,施氮磷鉀平衡肥15kg/667m2。西瓜碗口大小,澆膨瓜水,施高鉀肥10kg/667m2。膨果期,收獲前1周停止?jié)菜???扇~面補肥,0.5%硫酸鉀+0.3%磷酸二氫鉀+0.2%尿素混合液,每周噴1次。
二、病蟲害防治
1、病害
(1)猝倒病
初期幼苗發(fā)病時,莖基部會出現水漬狀病斑,這些病斑會沿著莖一周蔓延,最終導致植株逐漸萎縮倒伏。當環(huán)境濕度較大時,表面還會有白色霉狀物出現。
①化學防治
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者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1200倍液防治;或58%甲霜靈+營養(yǎng)土200份,或64%惡霜·錳鋅,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份,充分混勻;出苗后發(fā)病,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3L/m2、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400倍液、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雙效靈水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8%甲霜靈·錳鋅充分混勻,發(fā)病時撒入根周圍表土,防治效果較好。
②物理防治
為防止低溫高濕環(huán)境條件的出現,建造育苗床選擇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低、地勢高的地塊。
(2)枯萎病
發(fā)病初期,植株葉片會表現為白天萎蔫,早晚之間有一定的恢復現象,在循環(huán)4-5d后,植株最終死亡。病株基部將出現皮層縱裂的癥狀,在濕潤的環(huán)境中,莖基部的病斑呈現水漬狀腐爛或覆蓋霉狀物。
①化學防治
發(fā)病初期,可4%嘧啶核苷酸抗菌素水劑100mg/kg,或99%惡霉靈原粉3000倍液,或3%多氧清水劑800倍液,或0.3%多抗霉素水劑80-100倍液。也可選用60%百菌通500倍液或50%代森胺水劑500-1000倍液,每株灌藥液250-500mL,灌根與噴霧相結合,連續(xù)防治3-5次,每隔7-8d防治1次。
②物理防治
及時整枝并摘除老葉,盡可能通風受光。
(3)炭疽病
莖和葉表面將呈現出水漬狀近圓形的淡黃色斑點,斑點會逐漸變?yōu)楹诤稚?。病斑上可觀察到同心輪紋,在濕潤的環(huán)境中,病斑表面產生粉紅色黏稠物,干燥時病斑容易破碎形成穿孔。
①化學防治
建議選用40%苯醚·醚菌酯10g+27%春雷·溴菌腈20g+72%霜脲·錳鋅30g+98%磷酸二氫鉀25g兌水15kg,均勻噴霧。預防可72%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20%噻菌銅500倍液,或70%代森聯7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聯1200倍液葉面噴霧;發(fā)病初期,可25%嘧菌酯1500倍液,或43%戊唑醇5000倍液,或20%噻菌銅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進行防治,7-10d噴1次,連續(xù)2-3次。
②農業(yè)防治
與非葫蘆科輪作1年以上,避免重茬;浸種消毒,55℃溫水浸種15min后冷卻;施充分腐熟有機肥,如贏利來、嘉美紅利等增強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時除雜草,及時摘除病葉、病果。
(4)疫病
幼苗莖基部受害,呈暗綠水漬狀,病部縊縮,枯死。成株期,莖蔓出現水浸狀暗綠凹陷斑,病斑迅速擴展。葉片受害,生暗綠水浸狀圓斑,迅速變?yōu)榻鼒A或不規(guī)則黃褐斑。果實染病,出現暗綠水浸狀圓形凹陷斑,迅速擴大,果實腐爛。
①化學防治
預防,發(fā)病前可70%代森聯7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聯12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灌根或噴霧;發(fā)病初期,可25%雙炔酰菌胺2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10d噴1次,連續(xù)3-4次。必要時殺菌劑灌根,每株灌稀釋好藥液0.25-0.4L,最好噴灑和灌根同時進行。
②農業(yè)防治
非瓜類作物3年以上輪作;清潔田園,切斷病菌,拔除病株,深埋、燒毀;合理密植,雨后排水,高畦栽培,控制田間濕度;應采用膜下滲澆小水或滴灌,保溫節(jié)水,利于降低棚室濕度;嚴禁大水漫灌、串灌。
2、蟲害
(1)螻蛄
螻蛄成蟲和若蟲在土中啃食種子、幼苗或咬斷植株根部,導致幼苗死亡或根系混亂,同時將表土層穿成隧道使幼苗根部剝離土壤,導致缺苗和斷壟。
①物理防治
降雨之前或天氣悶熱時,設黑光燈與頻振式殺蟲燈可有效誘殺成蟲。成蟲具有較強趨光性,成蟲發(fā)生期采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可有效降低蟲卵量。
②化學防治
每畝用3%噻蟲嗪顆粒劑100-150g摻細土順壟條施或3%辛硫磷顆粒劑1.5-2kg,隨即淺鋤;螻蛄危害嚴重時,每畝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2kg兌細土25kg,攪拌均勻后撒施在地表,在土地耕耙或栽培前溝施毒土;也可25%噻蟲嗪懸浮劑或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2%兌水藥劑拌種,或8%氟蟲腈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也可進行毒餌誘殺,畝用25%噻蟲嗪懸浮劑80-120g或50%辛硫磷乳油300-500g拌炒香的麥麩等餌料5kg,傍晚撒于種溝中。
(2)蚜蟲
在瓜苗生長點、葉背面、嫩葉、嫩莖上吸食汁液,造成葉片卷縮與葉片脫落。
①物理防治
每10-20m2布置1塊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蚜蟲對黃色有強烈趨性,可準備規(guī)格為70cm×30cm紙板,將木板涂黃,機油加少許黃油攪勻涂在木板,20塊/667m2,插在瓜田間,插板高于植株10-15cm。粘滿害蟲時,用上述方法再次涂抹。
②化學防治
發(fā)病初期,可60%吡蚜·呋蟲胺2000倍液+50g/L雙丙環(huán)蟲酯2000倍液,或6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2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或50%噻蟲嗪1包/畝,滴灌沖施;后期,可70%啶蟲脒2000倍液+50g/L雙丙環(huán)蟲酯2000倍液+60%吡蚜·呋蟲胺2000倍液,或70%啶蟲脒2000倍液+60%吡蚜·呋蟲胺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2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
(3)紅蜘蛛
若蟲與成蟲吸食葉背汁液,導致葉片變白至干枯,影響授粉,甚至導致整株死亡。
①生物防治
紅蜘蛛有多種天敵,主要有肉食性瓢蟲、薊馬和蟲生菌藻等直接取食或寄生進行防治。
②化學防治
選用勝沖5%阿維菌素2000倍液或滕冠1.8%阿維菌素10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33%阿維螺螨酯2000倍+40%四螨嗪2000倍噴霧,或45%聯肼乙螨唑2000倍+5%阿維菌素2000倍噴霧,或55%單甲瞇鹽酸鹽800倍+25%阿維乙螨唑3000倍噴霧。
(4)白粉虱
成蟲、若蟲吸食植株汁液,受害葉片變黃、萎蔫、全株枯死。白粉虱繁殖速度快,分泌大量蜜液,污染葉片、果實,妨礙光合作用,影響果實價值。
①物理防治
白粉虱有趨黃性,可在棚室內懸掛黃板誘殺成蟲。硬紙板用油漆涂黃,再涂上一層黏油。黃板放于植株行間,與植株上部葉片等高,25-30塊/667m2為宜;也可在棚門口設置防蟲網隔離,40-60目為宜。
②化學防治
發(fā)生初期可用礦物油乳劑1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50%噻蟲胺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或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1000-1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也可使用75%吡蚜·螺蟲酯4000倍液+50%呋蟲胺4000倍液,或45%啶蟲·噠螨靈1000倍液+50%呋蟲胺4000倍液,或18%吡·噻嗪酮1000倍液+10%烯啶蟲胺1000倍液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050700河北省新樂市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