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澧河“雙匯”漯河,乳育這片神奇的土地:漯灣古渡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賈湖骨笛回響九千年的絕唱,許慎文化園演繹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河南省散文學會、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年會“雙會”漯河,一場文學盛宴,召喚文朋詩友,群賢畢至。或許你是為了撫摸漯灣的苔痕,或許你是為聆聽賈湖骨笛的低吟淺唱,或許你是為了赴漯河“雙李”美女的心靈之邀,或許你是為了品嘗漯河“大樹食品”,都會不虛此行!
我也來了,帶著最初的懵懂與無知,帶著虔誠的敬畏與求索,帶著真摯的向往與渴求。來尋一個人,來尋他手中打開漢字密碼的鑰匙。不需要藏寶圖,也無需過五關斬六將,只需來到許慎文化園,沿著文字大道,聆聽許公講述,和老夫子隔空對話,你便完成文功修煉,練就一雙識文解字的慧眼。
走進許慎文化園,迎門字壁上書: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六書石柱由6米高的整塊花崗巖巨石剖割而成,上面刻寫了許慎歸納總結的六書理論。漢字大道長80米,由南向北依次鐫刻遠古符號、甲骨文、金文、簡帛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和3000個常用漢字。
緩緩地走在“漢字大道”,仿佛從遠古走來,伴隨著文化與文明次第演繹和發(fā)展,經風沐雨,走向輝煌和燦爛。瞻仰造字奧妙的“六書石柱”,走過風云變幻的“漢字大道”,膜拜莊嚴神圣的“字圣殿”……用心感受許慎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目光記錄許慎文化穿越之旅,用筆描繪字圣帶來的文化盛宴。
來到許慎雕塑前,聽老夫子自述:許氏先人本承姜姓炎帝神農,遠祖縉云曾輔政黃帝,又歷共工和高辛時代,傳至太岳。禹封太岳為甫侯,世襲至周,武王封文叔為鄦(許)國之郡。戰(zhàn)國初,許國被鄭、楚兩國所逼,多次遷徙,后被楚滅,子代多次逃散,其中一支由許地遷至汝南召陵縣城西,汝水之濱的萬歲山定居下來。
公元五十八年二月初一,許慎降生萬歲山。慎少年時代,淳篤博學;拜師賈逵,學習經學;為郡功曹,顯露才華;察舉孝廉,光耀門庭;奉詔入京,官拜祭酒。當時儒學鼎盛,學派辯爭;慎全面考察,編寫字書;不辭勞苦,探究規(guī)律;廢寢忘食,查閱典籍;踄山涉水,實地考察;約經十年,書稿初成;辭官返鄉(xiāng),修訂《說文》;巨著成就,遣子獻書;《說文解字》,恩澤后世。
《說文解字》使?jié)h字的形、音、義趨于規(guī)范和統(tǒng)一,為中華文化的傳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說文解字》既是漢字的奠基之作,也是正解經典的權威之作。許慎被譽為“五經無雙”“字學宗師”“字圣”等。
《說文解字》橫空出世,它的光芒穿越歷史,照亮后世。《說文解字》如連接古今的時空隧道,穿越千古,燦爛未來。
了解許慎,解讀《說文解字》。讓我們作為一個作文者,也來一次說文解字,“慎”,豎心為提心吊膽,誠惶誠恐?!吧鳌?,為真心做事。
作文要在作文過程中提心吊膽,用心精微。
作文要慎,要真心對待,賦文真情!
責任編輯 孫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