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主題意義與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從多維剖析教材單元整體、圍繞主題意義搭建框架、基于教學目標設計活動、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任務四個角度入手,研究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旨在為教師的教學設計工作提供思路。
【關鍵詞】主題意義;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殷景鴻(1986—),男,貴州省納雍縣鍋圈巖苗族彝族鄉(xiāng)馬擺小學。
以主題意義為核心來規(guī)劃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提升教學的連貫性和深度。針對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符合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要求。主題意義能夠將單元中分散的語言知識點有機整合,讓學生在富有意義的主題情境中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有趣和有效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能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意識。
一、主題意義與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
(一)主題意義
主題意義指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核心思想或主要議題。主題意義是貫穿整個教學單元或課程的主線,可以將分散的知識點和學習活動有機地串聯起來。主題意義反映了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系,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讓學習不再是孤立的知識堆砌[1]。具有吸引力和啟發(fā)性的主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主題意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二)單元整體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是將教材中的單元視為一個整體,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和設計的教學方法。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不再孤立地設定每個課時的目標,而是圍繞整個單元的主題和核心素養(yǎng),制訂相互關聯、逐步遞進的綜合性目標。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打破單一課時的界限,通過整合與重組單元內的文本、知識點、活動,增強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一)多維剖析教材單元整體,定位主題意義
教材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礎。教師對教材單元進行整體剖析,可以從不同角度理解單元主題,明確單元主題的意義,為后續(xù)的教學設計提供方向[2]。在多維度分析中,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單元的核心概念、關鍵技能及文化背景等,而且可以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制訂更全面的教學計劃。因此,教師要從多個角度深入挖掘教材單元主題,定位主題意義。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舊版)Unit 2 “Looking Different”的單元教學中,教師要整體分析單元教學內容。單元主要圍繞描述人物外貌特征、性格特點及表達個人喜好等方面展開,內容涵蓋形容詞(如tall、short等)、身體部位名稱(如eye、nose、mouth等)及一些表達喜好的句型(如“I like...because...”等)。這一單元要求學生通過對話、閱讀、聽力等活動,學習用英語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并能進行簡單比較和表達個人觀點。具體的單元重點教學內容可以參考圖1。
通過深入分析單元標題、課文、插圖、練習等,教師可以提煉單元的核心主題和關鍵信息。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尊重差異,欣賞多樣性”。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通過全面梳理單元結構,多維度剖析教材內容,教師找出了與主題“尊重差異,欣賞多樣性”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學生需要準確使用形容詞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能夠運用“I think...”“I like...
because...”等句型表達個人觀點。基于該主題意義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個體差異的態(tài)度,加深其對主題意義的理解,提升其人文素養(yǎng)。
(二)圍繞主題意義搭建框架,確定單元目標
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圍繞主題意義搭建教學活動框架,有助于教師明確教學目標,使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確定單元目標是教學設計的基礎。教師可以在單元目標的指導下,合理規(guī)劃教學活動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3]。教師在明確主題意義的基礎上,可以圍繞主題意義構建教學框架,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Keeping Healthy”的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的主題為“保持健康”,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學習保持健康的具體方法?;谥黝}意義,教師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構建單元整體教學框架。
第一步,單詞與短語學習。學習并掌握與健康相關的單詞和短語,如“keep fit”“healthy lifestyle”
“illness”“advice on how to keep healthy”等。
第二步,語言技能實踐。通過聽、說、讀、寫等多種語言技能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第三步,話題探討。圍繞健康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運動鍛煉等話題,開展深入討論和實踐活動。
基于以上單元整體教學框架,教師可以確定以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語言能力目標:學習和掌握與健康相關的單詞和短語,能夠運用所學單詞和短語進行簡單的對話和討論,理解和運用與健康相關的語言材料。
文化意識目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健康的不同理解和實踐,形成跨文化交流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識。
思維品質目標:運用所學知識對健康問題進行思考和判斷,提出新穎、獨特的建議或方案。
學習能力目標:主動探究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在小組合作活動中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
教師搭建單元整體教學框架,確定以上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這一單元的內容,幫助他們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學習保持健康的方法。
(三)基于教學目標設計活動,構建知識體系
教師基于主題意義研究教學目標的設計,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多樣化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4]。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直接服務于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教師在確定單元目標后,可以依據單元主題意義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實現知識的積累和應用目標,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 “Food Festival”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語境,明確“美食節(jié)”這一主題,利用單元課文中的不同故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與食物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法,讓其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流意識。基于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四項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活動中建構知識體系。
活動一,美食單詞接龍。學生分組進行單詞接龍游戲,每組輪流說出與食物或烹飪相關的單詞,不能重復,選出堅持最久的小組。
活動二,世界美食之旅。學生選擇一個國家,研究其特色美食和文化,然后準備一份口頭報告或海報,向全班同學展示。
活動三,創(chuàng)意美食設計。學生設計一款融合多國元素的創(chuàng)意菜品,并解釋設計理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活動四,自主學習挑戰(zhàn)。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利用網絡或其他資源自學一種新的烹飪技巧或食譜,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和分享。
學生通過完成以上活動,不僅能夠學到與食物相關的英語知識,而且能夠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同時也能增強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能力。“美食單詞接龍”活動符合“美食節(jié)”主題,通過單詞學習與應用的方式,讓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單元主題,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5]?!笆澜缑朗持谩眹@“美食節(jié)”主題進行設計,旨在加深學生對相關食物單詞的記憶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其單詞應用能力?!皠?chuàng)意美食設計”活動側重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可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白灾鲗W習挑戰(zhàn)”活動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四)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任務,促進自主學習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和開放性的任務,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6]。教師要設置與主題相關的任務,幫助學生深化對主題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展自我管理、團隊合作和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的單元教學中,教師明確“了解國家和世界的發(fā)展與變化”這一主題。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自主學習。
1.“探究我國快速發(fā)展原因”任務
教師根據本單元教學主題,設計“探究我國快速發(fā)展原因”的任務,要求學生從多個關鍵時間節(jié)點入手,列舉國家發(fā)展取得的顯著成果,并從多個角度分析國家發(fā)展迅速的原因。學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驟完成這個任務。
第一步,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列舉我國近代發(fā)展的3個關鍵節(jié)點。
第二步,開展小組討論,運用本單元所學的關于國家發(fā)展的單詞和句型交流國家發(fā)展取得的顯著成果。
第三步,記錄討論過程和結果,并在課堂上展示和分享。
通過任務設計,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主題意義,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真正實現自主學習。教師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任務,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英語知識,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探究世界發(fā)展原因”任務
教師設計“探究世界發(fā)展原因”的任務,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變化和人口分布情況,明確世界所面臨的社會問題。以下為任務要求:
①制作1953~2020年世界人口變化的扇形統(tǒng)計圖。
②利用互聯網搜集世界各地人口的居住情況,了解幫助無家可歸人群的項目。
③分析我國應對人口問題的優(yōu)化措施,并為世界人口問題提出一定的可行意見。
“探究世界發(fā)展原因”任務符合“了解國家和世界的發(fā)展與變化”這一主題。學生從了解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延伸到世界的發(fā)展變化,進而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相關問題。同時,學生通過與同伴合作討論,能夠加深對世界人口問題的理解,提升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師在基于任務驅動的單元整體教學中,要為學生設計任務,讓學生掌握單元核心主題。在“探究我國快速發(fā)展原因”的任務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我國在不同階段取得的顯著成果。在“探究世界發(fā)展原因”任務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作為“調查員”,細致分析人口變化情況。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學習任務,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初中英語教學開辟了全新路徑。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教學設計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持續(xù)關注學生的需求,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策略。同時,教師也要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優(yōu)化教學活動、任務設計,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文紅.基于主題意義構建的初中英語單元設計策略研究: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J].名師在線,2023(36):17-19.
[2]計妍.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分析[J].學苑教育,2023(35):28-30.
[3]陳瑩.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3(12):56-59.
[4]楊文紅.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單元整體教學[J].校園英語,2023(45):115-117.
[5]鄒春媚.以主題意義為主線,以產出結果為導向:談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聽說課單元整體教學實踐[J].英語教師,2023,23(19):184-188.
[6]賈妍蘭,曹澎.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探究:“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教學設計案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