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能力培養(yǎng)的語法教學課堂,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文章結合具體教學案例分析教師在教學前應當如何明確語法教學目標、設計具有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時怎樣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語法知識、綜合分析閱讀語篇,在學生掌握語法知識后如何利用寫作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策略
作者簡介:徐露純(1999—),女,江蘇省揚州市梅嶺中學教育集團運河中學。
傳統(tǒng)語法教學側重知識灌輸,不夠重視學生在真實語境中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要真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深度學習是與表層學習相對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在深度學習時,學生需要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批判性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教師可以基于深度學習組織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引導學生在理解語法知識后,從多角度運用語法知識,以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幫助其為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明確語法教學目標,給學生的深度學習指明方向
設定清晰的語法教學目標,會使得教學活動具有更強的指向性,學生可以更順利地構建英語知識框架。在實際設計語法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確保語法教學目標不僅涵蓋單元內的重點語法知識,而且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1]。
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教材Unit 5 “A healthy lifestyle”的教學為例。在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后,教師確定了如下語法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學習,掌握一般現(xiàn)在時的用法,能夠熟練運用一般現(xiàn)在時來描述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能夠寫出“I usually eat vegetables for dinner.”“She likes to go for a run in the morning.”等句子;2.理解并正確運用可數(shù)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學會表達自己對某人做某事的看法或評價。
總之,確定語法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語法知識,帶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法知識,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發(fā)展。
二、結合語篇具體內容,設計具有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的教學活動
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應具有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能夠帶領學生穿透知識的表面進行深層次思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更清晰的認識[2]。教師應當在認真梳理單元內各語篇涉及的語法知識,并基于學生的實際學情確定語法教學目標后,結合語篇具體內容確定教學活動的大體框架,再設計具有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的教學活動,以確保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深度學習語法知識。
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教材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為“學校生活”,在教授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組織一系列教學活動,以指導學生用英語描述校園內的基礎設施、學校課程設置、自己在校園內的日常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人稱代詞在句子中的功能、掌握有關人稱代詞的語法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這一單元的閱讀語篇“Our wonderful school”中的句子,指導學生由此學習有關人稱代詞的語法知識。在學生基本掌握語法知識后,教師引導其完成人稱代詞主格、賓格對應表(如表1所示)。
總之,在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語法教學目標,確定具有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的教學活動,從而有效帶領學生深度學習語法知識,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提升。
三、鼓勵循序漸進探究,深入思考語法知識的要點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法知識,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進階,逐層掌握語法知識的用法[3]。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例分析、對比分析、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法規(guī)則,掌握語法知識的內在邏輯。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在學習語法知識后深入思考語法知識的要點,并提出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這可以進一步推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
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教材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的教學為例。因為這一單元涉及的語法知識較復雜,學生需要了解名詞所有格的用法(用于表達某物屬于某人)、一些簡單的動詞過去式(用于描述金錢的使用情況)、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用于比較不同物品的價格)、祈使句的用法(用于給出建議或討論如何使用金錢比較合理)等語法知識,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給學生設計了一系列學習任務,引導其循序漸進地展開探究,逐層深入地學習語法知識。
首先,教師根據(jù)名詞所有格的用法、一些簡單的動詞過去式設計學習任務,帶領學生學習相對簡單的語法知識。教師先用電子白板展示一些物品的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圖片,分析物品的所有者,并嘗試用英語描述自己的觀點,如說出“It is Tom's book.”“It is Lily's pen.”等句子。接下來,教師用電子白板展示幾道填空題,如“Mary (buy) a bag.”等,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動詞過去式。此后,教師帶領學生朗讀教材中的對話,讓學生熟悉這部分語法知識,熟練掌握運用名詞所有格、一些簡單的動詞過去式描述某人買了某物的句式。
其次,教師拔高學習難度,圍繞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祈使句的用法展開教學。教師先用電子白板展示一些商品的圖片以及這些商品的價格,然后鼓勵學生比較不同商品的價格,并試著使用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接下來,教師展示一些填空題,如“This book is (expensive) than that one. But that book is the (expensive) of all.”等,引導學生通過實際運用強化對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的理解。在指導學生學習祈使句的用法時,教師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請嘗試給朋友提供關于金錢使用的建議”,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這一話題,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生活經驗用英語作答。在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時,學生需要給出“Don't waste money on unnecessary things.”“Save your money for something important.”等建議,這有利于他們掌握祈使句的用法。
最后,在學生基本掌握這一單元涉及的語法知識后,教師設計綜合學習活動,指導學生深度學習。教師要求學生設計一段討論如何才能合理使用金錢的對話,并在對話中使用名詞所有格、一些簡單的動詞過去式、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祈使句。在學生完成上述學習任務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此前如何使用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并討論自己以后對于壓歲錢、零花錢的規(guī)劃。
總之,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語法知識,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法知識的要點,學會靈活運用剛學到的語法知識來表達與交流。
四、綜合分析閱讀語篇,在語法學習中發(fā)展思維
隨著學生掌握的語法知識變多,適合他們閱讀的語篇的難度也應當有所提升。在開展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時,教師應該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閱讀語篇指導學生學習語法知識,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了解語法知識的正確使用方式。在綜合分析閱讀語篇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豐富的語言表達方式,并且需要對文本蘊含的情感、講述的道理進行解讀,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還可以推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4]
以譯林版英語九年級上冊教材Unit 1 “Know yourself”的教學為例。在開展語法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深入分析Reading板塊的語篇“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在具體的語境中了解who引導的定語從句、動詞不定式的用法等語法知識,從而順利通過解讀語篇蘊含的情感、講述的道理發(fā)展思維能力。首先,教師結合語篇的標題講解由who引導的定語從句,分析在這類句子中who起到的作用。在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后,教師鼓勵學生自行朗讀語篇,記下語篇中其他定語從句,并分析這些句子的結構。其次,教師帶領學生聚焦語篇中含有動詞不定式的句子,分析動詞不定式在句子中的作用,比較帶to的動詞不定式和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最后,教師鼓勵學生結合自己掌握的語法知識細讀語篇,思考“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這一語篇傳遞的觀念、表達的情感。
隨著語法學習的深入,學生會逐漸知道如何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語法知識。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當在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時,適當結合閱讀語篇引導學生學習語法知識,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和討論,從而逐步提升思維品質。
五、組織寫作活動,指導學生靈活運用語法知識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語法知識,提升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等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學生理解語法知識后,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在寫作中運用剛學到的語法知識,深化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己的語法錯誤,逐步提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5]。
以譯林版英語九年級下冊教材Unit 1“Asia”的教學為例。在教授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亞洲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主要國家及名勝古跡,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學生掌握相關文化知識、語法知識后,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所學知識,再指導學生寫作。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并提出問題“What is your favorite attraction in Asia? Why do you like it?”,鼓勵學生與同桌用英語展開討論。其次,教師帶領學生復習這一單元涉及的語法知識,要求學生辨析it在句子中的多種作用。最后,教師布置寫作任務,任務具體要求如下:“Choose an Asian attraction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d write an introduction essay. Use a variety of sentence patterns and rich vocabulary in the essay. The essay should includ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attraction.”。教師也為學生提供一些例句作為參考,并鼓勵學生在作文中使用連接詞和過渡句,使文章的結構更加清晰。在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及時批改和點評學生的作文,指出學生在語法、內容上的亮點與不足,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以幫助學生扎實掌握這一單元涉及的知識。
結語
總之,教師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不僅可以讓教學活動具有整體性、系統(tǒng)性,有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而且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學習語法知識,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提升。在深度學習語法知識時,學生需要從不同視角認識語法知識、分析語法規(guī)則,由此,他們會逐漸學會在復雜語境中靈活運用語法知識。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表達,確保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謝和武,尹梅.促進深度學習的“信息差”語言學習任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22,22(23):171-176.
[2]黃蓉.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22(34):55-56.
[3]陳蘭香.開展深度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J].試題與研究,2022(17):100-101.
[4]孫淑紅.初中英語語法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J].英語教師,2021,21(23):180-182.
[5]孫兵兵.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淺談[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