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比較不同文化在游戲中的表達方式,深入探討了文化元素如何影響游戲設計,并且如何通過游戲創(chuàng)造出跨文化的溝通橋梁。同時,研究還包括玩家的反饋和市場表現,從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對游戲偏好和接受度的影響,使得成為一種能夠與用戶分享情感體驗和觀點的媒介,間接創(chuàng)造了一個沉浸式的文化氛圍。
關鍵詞:游戲設計 跨文化交融 文化表達形式 文化競爭力
在當下的游戲產業(yè)中,經營與管理的實踐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盈利模式和市場策略,深入到如何有效傳播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議題。這一議題的考量,對于保障游戲內容的品質與深度,以及確保對中華文化的準確、尊重的傳播,均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我國現有的規(guī)定,任何一款網絡游戲在上線前,都必須通過出版管理部門的嚴格審批流程。在這個流程中,“文化內涵”成為至關重要的審核標準之一。具體而言,游戲是否能夠有效地傳播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然成為審批過程中的關鍵考量點。這一標準的設立,不僅是規(guī)范游戲市場,更是鼓勵游戲開發(fā)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一步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媒體的普及,游戲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表達形式,能夠跨越地理和文化的界限,觸及全球成千上萬的用戶。游戲中蘊含的文化元素不僅能夠反映出特定文化的價值觀、歷史和傳統(tǒng),也為玩家提供了一種體驗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通過精心設計的游戲內容和故事,玩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接觸到迥異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從而增進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這種跨文化的交流和互動不僅豐富玩家的游戲體驗,也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和理解。隨著全球游戲市場的持續(xù)增長,游戲設計中對文化元素的應用和探索,無疑是在推動全球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發(fā)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分析游戲設計中文化元素的應用,并探討如何通過中西方文化的表達形式促進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便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
一、文化表達:游戲設計與正能量核心價值觀
文化表達是指個人或群體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和媒介來展現和分享其獨特的文化身份、價值觀念、傳統(tǒng)習俗和生活方式等。這個過程涵蓋了利用語言、藝術、音樂、文學、儀式等多種方式來傳達和維持文化特性。游戲作為文化表達的一種媒介有以下兩種路徑:(一)游戲是文化的鏡像一游戲不僅僅是娛樂工具,更是現實世界文化的映射,它們揭示了特定社會、歷史背景下的價值觀、信仰和習俗。特定的文化特征可以通過游戲的設定、角色、敘事和視覺藝術元素來表達:(二)游戲是文化的傳播者——游戲從交互性層面超越了文化的單向輸出,通過創(chuàng)新的互動體驗,誕生新的文化實踐、社交模式和交流方式。游戲與文化的融合即傳統(tǒng)與現代的橋梁:探討游戲如何巧妙地融合語言、藝術、歷史和傳統(tǒng)故事,使傳統(tǒng)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fā)新生。
盡管游戲在傳播和保護傳統(tǒng)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關鍵在于如何在保持游戲趣味性的同時,確保其教育價值的實現。如果過度偏向娛樂或教育,都可能會削弱游戲的吸引力或教育效果。因此,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是確保游戲既能讓人樂在其中,又能帶來知識啟迪的關鍵。
游戲文化是一種錯綜復雜的交融現象,融合了娛樂與文化的精髓。它不僅僅為人們提供娛樂服務和精神慰藉,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價值觀。在網絡虛擬社區(qū)中,游戲互動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交流,游戲者能夠感受到這背后真實存在的文化脈絡。游戲的愉悅,并非僅僅源于感官的刺激,而是人的感性沖動與想象力的自由碰撞,使游戲本身成為一種文化價值觀的真實表達。對于那些在游戲文化中成長的網生代而言,無論他們是否直接參與游戲,都會受到這個時代大環(huán)境的深遠影響。游戲中的沉浸、體驗、探險、解謎等元素,無一不在影響著他們的文化消費和文化創(chuàng)作,而更深層次的文化共鳴,是它能與玩家建立起更為深刻的情感聯系,讓玩家在游戲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同時,對于不同文化的探索,游戲也能激發(fā)玩家的好奇心和同理心,加強全球玩家社群之間的聯系與理解。這種跨文化的交流,不僅豐富了游戲的內容,也為游戲文化的全球化傳播奠定了基礎。在文化元素的融合中,游戲設計師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極大的激發(fā)。他們通過獨特的游戲機制、敘事方式和視覺風格,為玩家提供了全新的游戲體驗。這不僅推動了游戲行業(yè)的多樣化和持續(xù)發(fā)展,也為玩家?guī)砀鼮樨S富的文化享受。
二、文化因素:觸發(fā)游戲設計的內容生產
多元文化元素的游戲是推動全球互聯與文化理解的重要媒介之一,這種跨文化的交流和互動在游戲的虛擬世界中自然發(fā)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有助于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全球性玩家社群。
游戲人物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與文學、影視、戲劇等媒介中的人物相似,是故事的講述者、行動者和被觀看的對象,這種特殊性使得游戲在影響使用者認知方面具有獨特的影響力,都是故事的講述者和行動者。但也是玩家操縱和扮演的化身,以及玩家互動的對象。它們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向玩家傳達故事情節(jié)和情感,引發(fā)玩家的共鳴和情感投入,建立起一種特殊的聯系。在游戲中,玩家需要與其他玩家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或者打敗敵人。這種團隊合作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yǎng)玩家的集體主義精神,還能夠傳遞出團結協(xié)作的價值觀念。
其環(huán)境之搭建上的表達力也同樣重要,通過精心設計的虛擬世界,引導玩家進入一個充滿審美價值的觀念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審美活動成為連接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橋梁,激發(fā)玩家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和體驗。展現游戲文化中的探險精神,這是游戲文化的一大特點。在游戲中,玩家可以扮演各種角色,探索未知的領域,體驗冒險的快感。這種探險精神不僅能夠激發(fā)玩家的勇氣和智慧,還在于推動追求生命價值以及促進個人成長的核心價值觀念。
文化表達如在游戲中的體現方式,可以通過故事情節(jié)、背景設定、視覺藝術風格、音樂和聲效選擇,以及角色設定和對話等元素,反映和展現特定文化的特色和深層價值觀。例如,基于真實歷史事件或神話創(chuàng)造的游戲世界、使用特定地區(qū)的傳統(tǒng)藝術樣式、特定文化的音樂風格和傳統(tǒng)樂器,展示特定文化語言和習俗的角色,不僅豐富了游戲的內容和體驗,也激發(fā)創(chuàng)新,加強情感共鳴,推動全球玩家之間的文化理解與尊重。
三、文化交融:設計案例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游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更多的研究開始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作為一款深受歡迎且主要以游戲為核心的多元化知識產權品牌,“寶可夢”在其主系列游戲中巧妙地融入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文化和生物特征。不僅在每個游戲世代都會根據游戲地圖的現實世界原型,針對地區(qū)文化特征,設計游戲地圖、場景、內容與劇情,也會設計出反映當地文化特色的寶可夢。2016年11月發(fā)售的《寶可夢——日、月》是寶可夢系列第七世代的游戲。這一作品在游戲設計上引入了許多新元素,尤其是針對基于真實世界地點設計的新地圖所增加的變種寶可夢。游戲中的第七世代地圖“阿羅拉”地區(qū),其設計靈感來源“夏威夷群島”。這一地區(qū)文化的融入體現在各類特色寶可夢上,舉火炬的“嘎啦嘎啦”設計參考了夏威夷火舞者。有超長脖子的“椰蛋樹”設計參考了夏威夷龍血樹的故事(夏威夷當地的龍經常變成樹的民間傳說)。第八世代寶可夢系列《寶可夢——劍、盾》中,地區(qū)特化的寶可夢設計繼續(xù)被大量引入游戲。該版本地圖設計靈感來源現實世界的英國大不列顛島的伽勒爾地區(qū),故此也融入眾多與足球和球賽相關的場景。在該版本中, “烈焰馬”寶可夢的地區(qū)設計參考了蘇格蘭民族圖騰獨角獸元素。甚至廣為人知的經典寶可夢“喵喵”,不僅在前一世代《寶可夢一日、月》版本中的阿羅拉地區(qū)展現了新的形態(tài),又在后續(xù)游戲的伽勒爾地區(qū)以維京海盜為原型,設計了新的進化形態(tài)“貓頭目”。
由此可以看出寶可夢游戲系列不僅在設計上表現出對多元文化的尊重,還在其故事和游戲設計中體現了對文化多樣性的重視。這種文化融合不僅體現在游戲場景和寶可夢的設計上,還深入到游戲的故事線和角色發(fā)展中。不同地區(qū)的寶可夢訓練家們都有著獨特的穿著風格和對戰(zhàn)策略,反映了他們所在文化的多樣性,這種設計不僅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和深度,還讓玩家能夠在探索寶可夢世界的同時,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特色。此外,游戲中的任務和活動也經常圍繞地方文化展開,如參與當地的節(jié)日慶典或解開與地區(qū)傳說相關的謎題。這些互動體驗不僅加深了玩家對游戲世界的沉浸感,也讓玩家在娛樂的同時獲得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寶可夢系列不僅增強了其全球吸引力,還展示了在當代游戲設計中尊重和融入多文化元素的重要性。這種文化的尊重和融合不僅對于游戲的全球推廣至關重要,也為其它文化產品的國際化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寶可夢系列游戲通過其對多元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創(chuàng)意展現,成功地將一個充滿想象和樂趣的虛擬世界帶給全球玩家,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事實上在許多游戲中,文化元素已不僅僅是表面裝飾,而是深度融合到游戲的故事、角色、環(huán)境設計和游戲機制中。2016年發(fā)售的以角川游戲企劃的《方根書簡》為例,游戲深入挖掘了日本的書信文化和傳統(tǒng)美學,將其融入到游戲的故事情節(jié)、角色設計和視覺表現中。雖然對于作為一款文字冒險游戲核心的劇本頗有爭議,但是作為游戲來說完成了其目標——宣傳島根縣在地文化。日本游戲設計師通常會對傳統(tǒng)文化符號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解讀和表達并結合現代審美,或是通過游戲媒介特有的方式重新演繹這些文化元素。不僅體現在游戲的視覺藝術上,如使用傳統(tǒng)的日本藝術風格和象征性元素,還體現在游戲敘事和機制設計上,強調故事的情感深度和玩家的沉浸式體驗。通過這種深度融合和創(chuàng)新表達,設計師不僅向玩家展示了豐富的日本文化遺產,還創(chuàng)造了獨特且引入入勝的游戲世界。另一方面,國外游戲設計通常更為國際化,創(chuàng)造出多元化的游戲世界,吸引全球玩家。盡管他們在國際化方面表現出色,但這些游戲有時可能缺乏對特定文化的深度理解和互動,有時只是表面上采用文化元素,這可能導致文化誤解或刻板印象的強化。此外,對文化元素的淺層次運用有時會被視為文化挪用,這種缺乏深度的文化表達可能導致游戲內容的平庸化或同質化,限制了游戲在文化教育和理解方面的潛力的同時還可能引發(fā)爭議和批評。
把視角轉向到國內,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游戲設計中也經常被當作主要設計內容,在本文寫作時已預告發(fā)售的3A游戲《黑神話:悟空》中,展現了巧妙地融合經典故事、符號和藝術元素來創(chuàng)造獨特的游戲世界。從現有的宣傳中可以看出,這款游戲雖然和其他一眾游戲一樣借鑒了《西游記》等古典文學作品,引入了龍、鳳、八卦等傳統(tǒng)符號,但是基調卻和已有的主題游戲并不重復。游戲采用了更為現代年輕人所樂于接受的形式對劇情與風格進行演繹。這種文化創(chuàng)新不僅提升了游戲的藝術價值和教育意義,也加強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和影響力,展示了中國文化在數字娛樂領域的現代表達和創(chuàng)新可能性。
以當下的視角來看,目前國內的游戲設計已經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精準再現傳統(tǒng)故事、符號和藝術,如歷史細節(jié)、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俗習慣等方面相比過去有了長足的改進。截至本文完成之時,國產游戲方法使中國游戲在捕捉和展現國內文化特色方面表現的文化表現,特別是在書法、水墨畫和古典音樂等傳統(tǒng)藝術表現上,在部分玩家間也已喚起了深刻的文化共鳴和情感聯系,因為它們呈現的是玩家熟悉且珍視的文化元素。這種高度的專注于本土文化可能限制了這些游戲在國際市場上的吸引力,因為外國玩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可能有限。如《王者榮耀》通過融入中國歷史人物和神話,孫悟空、貂蟬等,展示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和歷史背景,其中孫悟空的至尊寶皮膚受到年輕玩家喜愛,結合了現代視覺與經典文化符號。以至尊寶皮膚為例:這款皮膚靈感來自著名的中國電影《大話西游》,皮膚設計采用了更現代化的視覺元素,結合了經典的影視文化符號,深受年輕玩家的喜愛。并且重新設計至尊寶搶親成功的完美結局去彌補觀眾的那份遺憾??稍趪H服的《王者榮耀》并沒有出現這款皮膚以及與其有關聯角色信息等。因此,國際版本面臨如何保持原有魅力同時適應和吸引全球玩家成為一個挑戰(zhàn)。
在游戲美術設計領域,文化表達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主要體現在文化多樣性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表面化處理,以及國際性知識產權的缺失方面。許多游戲聚焦主流文化,忽略小眾文化,導致刻板印象和文化單一化。同時,文化元素常被淺層利用,未深挖文化背景,從而影響游戲的真實性和深度。此外,國際性知識產權的缺失也是一個顯著問題?!锻跽邩s耀》這款游戲在中國被廣泛認為是最成功的手機多人在線戰(zhàn)斗競技場類游戲之一,但是對不熟悉該文化的國際玩家吸引力有限,顯示出未能創(chuàng)造全球影響力知識產權的問題,限制了游戲的國際品牌潛力,影響了在國際市場的表現。為了改善這些不足,游戲設計游戲設計需深探文化多樣性,更敏感周到地處理文化元素,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創(chuàng)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知識產權,為全球玩家?guī)碚嬲奈幕蝗诤蛣?chuàng)新體驗。
游戲文化元素維度巧妙地平衡了游戲游玩文化與社會主流文化的關系,不僅傳遞了團結、合作、樂觀、探索、創(chuàng)新、奉獻社會、敢為人先等主流文化觀念,還融合了游戲游玩文化中的探險文化、解謎文化、競技文化與英雄文化等多元元素。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平衡在傳達社會主流文化觀念如團結合作、積極樂觀、奉獻社會的同時,也展現了青年文化、游戲文化中獨特的逗趣、探險、解謎與競技等文化理念。這種文化交融不僅豐富了游戲的內容,也拓寬了玩家的視野,使得游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交流媒介。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全球化,文化表達在游戲設計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游戲設計師們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各種文化元素,為全球玩家?guī)砀迂S富多元的游戲體驗。同時,游戲作為一種文化產品,也將成為推動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力量,為全球玩家搭建一個共同的文化交流平臺。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游戲文化將在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促進全球文化交流與理解方面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白寅,陳俊鵬.“場景符號”與“符號場景”:融媒體時代網絡游戲的審美體驗格局[J].新聞界,2019(7):48-55.
[2]杜駿飛,李耘耕,陳晰,等.網絡游戲中的傳統(tǒng)與現代——《仙劍奇?zhèn)b傳》的文化解讀[J].新聞大學,2009(3):124-132.
[3]裴永剛,索煜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以數字出版中游戲出海為視角[J].出版廣角,2022( 15):47-52.
[4]弓中紅.青年亞文化:文化關系網中的一條魚[J].青年探索,2016(1):74-83.
[5]王熙.“游戲+傳統(tǒng)文化”融合發(fā)展對玩家文化認同的影響研究——以《王者榮耀》的游戲皮膚為例[J].國際公關,2021(6):150-151.
[6]拉里·薩默瓦,理查德·波特,薩默瓦,等.跨文化傳播[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362.
[7]胡怡,張雪媚.互聯網時代環(huán)境傳播的游戲化創(chuàng)新策略——以“螞蟻森林”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8,O(2):74-77.
[8]陳桃.電影《功夫熊貓》的跨文化傳播分析——從“編碼/解碼”角度分析好萊塢電影中他者文化的運用[J].西安社會科學,2011(4):83-85.
[9]史曼昱.游戲對文化的重構與傳承——以游戲《三國志》為個案[J].新聞大學,2015(2):32-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