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考中的主干知識之一的解三角形,其中相關元素或代數(shù)式的最值(或取值范圍)問題的設置與考查,是命題中常見的一類綜合應用問題,也是高考的熱點與重點問題之一.特別是解三角形解答題,其相關元素或代數(shù)式的最值(或取值范圍)的場景是多變的,或涉及角、邊的最值,或涉及周長、面積的最值,或涉及綜合關系式的最值等,根據(jù)不同的場景與應用條件,選取合適的技巧與方法,成為突破與解決問題的關鍵.
1 問題呈現(xiàn)
問題〔2025屆四川省瀘州市高三(上)第一次診斷數(shù)學試卷〕設△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cos Aa=cos B+cos Cb+c.
(1)求A;
(2)若2b2+c2的最大值為6+23,求a的值.
此題以解三角形為問題場景,借助三角函數(shù)為載體,通過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結(jié)合三角恒等變換公式等,實現(xiàn)三角形中對應角的求解,以及三角形中最值應用問題的求解.
第一問,關鍵是利用題設條件中的三角關系式,結(jié)合統(tǒng)一化思想,或利用正弦定理化邊為角,利用三角恒等變換公式及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確定對應三角形的內(nèi)角;或利用余弦定理化角為邊,利用代數(shù)關系式的變形與關系式的構建,進而來確定對應三角形的內(nèi)角.
第二問,基于第一問中的結(jié)果A=π3,從角參法與邊參法等不同思維視角切入.基于角參法,化邊為角,通過三角恒等變換公式的應用,將所求的代數(shù)式轉(zhuǎn)化為對應的三角函數(shù)關系式,結(jié)合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及有界性等加以合理放縮與轉(zhuǎn)化;基于邊參法,立足邊的關系,合理構建對應的目標函數(shù),借助函數(shù)與導數(shù)的應用來切入,而齊次化思維的應用與分式的構建,成為破解問題的一個精彩變換與應用.
2 問題破解
(1)方法1:角參法.
由cos Aa=cos B+cos Cb+c及正弦定理,可得cos Asin A=cos B+cos Csin B+sin C,即sin Bcos A+sin Ccos A=sin Acos B+sin Acos C,即sin Bcos A-sin Acos B=sin Acos C-sin Ccos A,整理可得sin(B-A)=sin(A-C).
顯然(B-A)+(A-C)=B-C=±π不合題設條件,舍去.
所以B-A=A-C,即A=B+C2.結(jié)合A+B+C=π,得A=π3.
方法2:邊參法.
由cos Aa=cos B+cos Cb+c及余弦定理,可得b2+c2-a22bca=a2+c2-b22ac+a2+b2-c22abb+c,整理有b2+c2-a2=bc.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b2+c2-a22bc=bc2bc=12.又0lt;Alt;π,所以A=π3.
(2)方法1:角參法.
由(1)知A=π3.由正弦定理,可得asin A=bsin B=csin C=a32,則b=2asin B3,c=2asin C3.
故2b2+c2=4a2(2sin2B+sin2C)3=2a2(3-2cos 2B-cos 2C)3.
由A=π3,可得B+C=2π3,即B=2π3-C,則2b2+c2=2a233-2cos4π3-2C-cos 2C]=2a23(3+3sin 2C).
由0lt;Clt;2π3,可得0lt;2Clt;4π3,則當2C=π2,即C=π4時,2b2+c2取得最大值2a23(3+3)=6+23,解得a2=3,所以a=3(負值舍去).
綜上分析,a=3.
方法2:換元+導數(shù)法.
由(1)知A=π3.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b2+c2-a22bc=12,則a2=b2+c2-bc.
2b2+c2a2=2b2+c2b2+c2-bc=2bc2+1bc2+1-bc.令t=bcgt;0,構建函數(shù)f(t)=2t2+1t2-t+1=2+2t-1t2-t+1,tgt;0.
求導可得f′(t)=2(t2-t+1)-(2t-1)(2t-1)(t2-t+1)2=-2t2+2t+1(t2-t+1)2.令f′(t)=0,解得t=1+32.故當t∈0,1+32時,f′(t)gt;0;當t∈1+32,+∞時,f′(t)lt;0.
所以f(t)max=f1+32=2+233,即2b2+c2a2≤2+233,則2b2+c2≤2+233a2.故2b2+c2取得最大值2+233a2=6+23,解得a2=3,從而a=3(負值舍去).
綜上分析,a=3.
3 變式拓展
3.1 同源變式
變式1設△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cos Aa=cos B+cos Cb+c.
(1)求A;
(2)若a=3,求2b2+c2的最大值.
變式2(填空題)設△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cos Aa=cos B+cos Cb+c.若2b2+c2的最大值為6+23,則a的值為.
3.2 推廣變式
變式3(2025屆全國T8高三部分重點中學12月聯(lián)合測評數(shù)學試卷·15)在△ABC中,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1+sin Acos A=1+sin Bcos B.
(1)判斷△ABC的形狀;
(2)設AB=2,且D為邊BC的中點,求當∠CAD最大時△ABC的面積.
4 教學啟示
其實,涉及解三角形應用場景下的最值(或取值范圍)問題,一直是高考命題中的個基本考查點之一,可以涉及三角形的邊參代數(shù)式、角參三角式及三角形的周長、面積等相關的基本要素的最值(或取值范圍)問題等,設計形式變化多端,設置方式新穎,成為全面考查學生的“四基”與“四能”的一個重要方向.
而在解決以上涉及解三角形中的最值(或取值范圍)問題時,比較常用的基本技巧與方法有:
(1)利用解三角形中對應的邊參或角參的二次函數(shù)構建,結(jié)合對應變量的取值限制或隱含條件的限制,通過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數(shù)形結(jié)合來確定相應的最值(或取值范圍);
(2)以解三角形中對應的角參為主元,合理進行三角恒等變形與轉(zhuǎn)化,巧妙轉(zhuǎn)化為諸如正弦型函數(shù)y=Asin(ωx+φ)+B(A≠0)的形式等,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有界性來合理放縮,進而確定相應的最值(或取值范圍);
(3)利用解三角形中對應的邊參所對應的代數(shù)式,結(jié)合代數(shù)式的結(jié)構特征進行合理的配湊與巧妙的轉(zhuǎn)化,借助基本不等式或重要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權方和不等式等)合理放縮,巧妙確定相應的最值(或取值范圍);
(4)利用三角形中邊參或角參的相關函數(shù)的構建(分式函數(shù)、根式函數(shù)及其他比較復雜的函數(shù)類型等),通過函數(shù)與導數(shù)的應用,利用導數(shù)法,結(jié)合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等來確定相應的最值(或取值范圍);
(5)根據(jù)解三角形中具體問題場景的應用,合理構建對應的平面幾何圖形或平面直角坐標系等,利用三角形對應頂點的軌跡確定,巧妙借助特殊位置法或臨界位置法等,合理判斷相應的最值(或取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