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國歌,每個國家也有每個國家的國花。
國花是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花卉,象征著一個國家的氣質(zhì)、人民的品格以及民族的團結(jié)精神。它不僅是文化符號,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這些國花通常與該國的文化、歷史和遺產(chǎn)緊密相連。
日本的櫻花、英國的玫瑰、法國的鳶尾、荷蘭的郁金香……群英薈萃異彩紛呈,用花卉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個國家的歷史。
櫻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shù)百萬年前,其野生種起源于喜馬拉雅山脈,隨后擴散到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櫻花在秦漢時期已進入中國宮廷園林,唐代時隨遣唐使傳入日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不過,現(xiàn)代栽培的觀賞櫻花(如染井吉野)則主要源于日本,其核心品種“大島櫻”是日本特有的。
關(guān)于櫻花,日本還流傳著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開耶姬”(意為櫻花)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從沖繩出發(fā),途經(jīng)九州、關(guān)西、關(guān)東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達北海道。沿途,她將一種象征愛情與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個角落。為了紀念這位仙女,當?shù)厝藢⑦@種花命名為“櫻花”,日本也因此成為“櫻花之國”。
在古代日本,櫻花被視為“季節(jié)鐘”,其開花時間被用來判斷農(nóng)耕時節(jié)。例如,“播種櫻”象征春天到來,“翻田櫻”提示翻耕田地,“插秧櫻”則標志著插秧的最佳時機。1926年,日本氣象廳開始研究櫻花開花預(yù)測,并于1955年正式向公眾發(fā)布,成為日本季節(ji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戶時代中后期,人工嫁接的“染井吉野”櫻花誕生,因其無法自然繁衍,只能通過插枝“克隆”,反而塑造了盛大的櫻花景觀。明治時期,染井吉野的種植規(guī)模不斷擴大,如今已占日本櫻花的80%,成為現(xiàn)代日本城市景觀和賞花風(fēng)俗的核心。
迄今為止,櫻花在日本已經(jīng)有1000多年的歷史。江戶時代,賞櫻已經(jīng)成為日本的民間風(fēng)俗。作為日本的國花,櫻花很受日本人的喜愛,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祭”。此時的日本,無論是公園還是街道,都充滿著櫻花的味道。 櫻花美卻易凋落,從怒放到凋零,不過七日,所以有“櫻花七日”之說。櫻花總是在開得絕美的時候頃刻間凋零,那份絕決就有了令人震撼的力量,日本人迷戀于此,于是有了日本人的“櫻花情結(jié)”。
日本有物哀美學(xué),而物哀情感最經(jīng)典的表現(xiàn)就是櫻吹雪,櫻花之美在于它散落之時,我們感受將逝之物為其哀憐,哀而不怨、美到極致是為物哀,這里的哀并不是傷感,而是我們對世間萬物的感嘆,日出日落、潮漲潮退、花開花謝??礄鸦h落,你會感受到美與死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以有了漠然、熱情或哀愁,這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義。
玫瑰的美麗與堅韌,使其成為英國國花的完美象征。每當看到玫瑰,人們就會想起英國的歷史和文化。
提到英國國花玫瑰,就不得不提那場長達30年的玫瑰戰(zhàn)爭。玫瑰戰(zhàn)爭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后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fā)生斷續(xù)的內(nèi)戰(zhàn)。
在15世紀,這場長達30年的玫瑰戰(zhàn)爭,重塑了英國的政治格局。在這場戰(zhàn)爭中,雙方分別以紅、白玫瑰作為標志。為了紀念這一歷史事件,英國人選擇了玫瑰作為國花。玫瑰色彩艷麗,四季盛開,象征著高貴與永恒。因此,英國人也將玫瑰作為王室的徽幟。
兩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約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子、蘭利的埃德蒙的后裔,蘭開斯特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岡特的約翰的后裔。玫瑰戰(zhàn)爭是約克家族的第三代、第四代繼承人(父系:蘭利的埃德蒙系)和第五代、第六代繼承人(母系:安特衛(wèi)普的萊昂內(nèi)爾系)對蘭開斯特家族的第四代、第五代繼承人的王位戰(zhàn)爭。
“玫瑰戰(zhàn)爭”一名并未使用于當時,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作為戰(zhàn)爭開始的標志,后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于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薔薇和約克的白薔薇。
戰(zhàn)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聯(lián)姻為結(jié)束,也結(jié)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tǒng)治,開啟了新的威爾士人都鐸王朝的統(tǒng)治。這也標志著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jié)束,走向新的文藝復(fù)興時代。
為了紀念這次戰(zhàn)爭,英格蘭以玫瑰(這里玫瑰實際上是歐洲古老薔薇)為國花,并把王室徽章改為紅白薔薇。
香根鳶尾,多年生草本,是法國的國花。香根鳶尾屬于鳶尾科,它體大花美,婀娜多姿,與百合花頗為相似。香根鳶尾在古法語里意為“光之花”,能夠得到法國人民的喜愛,成為國花,與其較高的自然觀賞價值及背后的文化息息相關(guān)。
在古希臘語中鳶尾的屬名有彩虹之意,在希臘神話中愛麗絲(Iris)是彩虹女神,她是凡間與眾神的使者,主要任務(wù)是將善良人死后的靈魂,由天地間的彩虹帶回到天堂。這就是為什么鳶尾的英文是Iris,其實指的就是愛麗絲。希臘人常在墓地種植鳶尾,也是花語“愛的使者”的由來。
法國人非常喜愛香根鳶尾,尤其偏愛藍色,他們把藍色看作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在法國,還有一個關(guān)于香根鳶尾的美麗傳說。在古代,有一位尋找幸福的仙人,在清澈的溪水旁,發(fā)現(xiàn)了一朵喇叭花,就摘了它,捧在手心。誰也沒有想到,這朵喇叭花經(jīng)過仙人的手之后,竟然變成了精美的樂器。仙人只要一吹奏它,山里就立刻飄蕩著清脆、歡快的樂曲,使肥胖的鷓鴣引頸四望,伶俐的山雞翩翩起舞,平靜的溪流泛起了浪花,水里的魚兒爭先恐后地探出水面。最后,仙人吹奏的這優(yōu)雅歡快的樂曲打動了久居深山的仙女。仙女聞聲而來,與仙人一見鐘情,后來他們結(jié)合到一起,最終白頭到老。這個傳說中仙人吹奏的喇叭花就是香根鳶尾,因為這個傳說,香根鳶尾在法國被認為是幸福的象征。
“郁金香”這個中文名稱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姜科姜黃屬的郁金等植物。李白詩《客中作》:“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逼渌涊d的香草郁金即這類植物。1917年,中國學(xué)者在編纂《植物學(xué)大辭典》時從日本將這一中文名拿來用了,用以指現(xiàn)在我們所熟知的這種郁金香(百合科郁金香屬)。所以中國古籍中所記載的郁金香和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郁金香其實是兩種植物。
郁金香原產(chǎn)于小亞細亞,歐洲最早種植的郁金香,是從土耳其引入,首先在奧地利栽培的。17世紀中葉,郁金香在比利時、荷蘭、英國風(fēng)行。1620年荷蘭培育出兩個優(yōu)良品種‘佳麗’和‘醉面’,說明郁金香的栽培技術(shù)已達相當水平。到1820—1898年,郁金香優(yōu)良新品種已達31個,其中一些品種現(xiàn)在仍有栽培,如‘杜克西’等等?,F(xiàn)今郁金香栽培品種已達10000多個。
荷蘭郁金香出名,不僅因為荷蘭郁金香品質(zhì)好,還因為荷蘭歷史上的“郁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17世紀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shù)量非常有限,因此價格極其昂貴。在崇尚浮華和奢侈的法國,很多達官顯貴家里都擺有郁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就有法國人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只郁金香球莖。不過與荷蘭比起來,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到17世紀30年代初期,這一時尚導(dǎo)致了一場經(jīng)典的投機狂熱。人們購買郁金香已經(jīng)不再是為了其內(nèi)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并因此獲利。
1635年,一種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種單株賣到了1615弗羅林(florins,荷蘭貨幣單位)。你要知道,在當時,你只要花480弗羅林就能買到4頭公?;蛘咭惠v拖車,而1000磅(約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羅林??墒?,郁金香的價格還是繼續(xù)上漲。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郁金香(當時的荷蘭全境只有兩株)以4600弗羅林的價格售出,除此以外,購買者還需要額外支付一輛嶄新的馬車、兩匹灰馬和一套完整的馬具。
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都一樣脆弱,當人們意識到這種投機并不創(chuàng)造財富,而只是轉(zhuǎn)移財富時,總有人會清醒過來,這個時候,郁金香泡沫就破滅了。這也好,泡沫破滅之后,郁金香終于回歸到自身的價值。它依舊是那么美,那么動人,在春天,郁金香艷麗綻放之時,總是能吸引無數(shù)人的目光,那是它本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