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春節(jié)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坊鸨W(wǎng),不僅票房破百億,更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榜首。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哪吒從“魔童”到“英雄”的蛻變,也看到了敖丙在家庭期望與自我認同之間的艱難抉擇。貫穿電影始終的不只是他們的成長,還有他們父母的愛與育的親情課題。它用生動的電影敘事,叩問每個觀看電影的家長:當孩子不夠完美時,你是否還會無條件愛他?
從“魔童”到“英雄”,
用愛澆灌的蛻變
哪吒自誕生之日起便被視為異類。他眼眶烏黑、雙手插兜、面帶壞笑,以及“魔丸”轉(zhuǎn)世的身份,都讓陳塘關(guān)的百姓對他投以“魔童”的標簽,唯恐避之不及。那句“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臺詞,實則是他面對群體疏離時,筑起的一道心理防線。一個被世人以偏見看待的孩子,往往會以加倍的“離經(jīng)叛道”來確認自我價值。
但是,面對這樣一個被視為“魔童”的兒子,李靖夫婦以不滅的溫情,為哪吒筑起一座愛的避風港。李靖說:“此生雖短,但希望他將來不背妖怪的罵名,得找個好老師,讓他走正道。”于是,夫妻倆給哪吒找來太乙真人當師父,希望幫助他早日用行動打破“魔童”的預(yù)言。哪吒是“魔丸”,三年之期一到,天劫就會降臨,奪取其性命。為救愛子,李靖甘愿舍身,懇求太乙真人賜下?lián)Q命符,打算與子換命。
殷夫人也同樣用她無私的母愛溫暖著哪吒。每次歸家,她總伴其左右,無論是踢毽子的歡聲笑語,還是深夜里的促膝長談,都是她對孩子無盡的呵護與陪伴。她沒有埋怨哪吒是“魔丸”轉(zhuǎn)世,而是用愛引導哪吒,以一種包容和接納的態(tài)度,鼓勵他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命運。
在電影的后半段,殷夫人不顧針刺之痛,在化為仙丹的最后一刻,緊緊擁抱住哪吒,用生命詮釋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正是這份沉甸甸的愛,讓哪吒在靈魂的洗禮中完成自我超越,從“魔童”華麗蛻變?yōu)椤坝⑿邸保`放出耀眼的光芒。
回望現(xiàn)實,我們亦能遇見許多“哪吒式”的孩子,他們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而被視為“問題少年”,但他們的內(nèi)心同樣渴望被接納和被溫暖。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美的詩篇,無論是否完美,于父母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每個孩子都是潛力無限的種子,只要我們以愛與接納為土壤,細心澆灌,他們終將破土而出,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璀璨之花。
從“期望”到“接納”,
親子關(guān)系的寬容與愛
與哪吒不同,敖丙一出生就是“靈珠”,背負著整個龍族“逃離海底,躍升仙階”的使命。他身披象征著榮耀與希望的萬龍甲,這不僅僅是一件戰(zhàn)甲,更是全族上下的期盼,沉甸甸地系于他稚嫩的肩頭。自幼年起,敖丙的生活便被武藝修煉與法術(shù)研習填滿,他的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表面上看來,他無所不能,技藝超群,但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與孤獨。
當敖丙愧疚地告訴父親自己未能完成使命的時候,敖光沒有責備,沒有失望,只是張開他那雙溫暖而有力的臂膀,緊緊地將兒子擁入懷中。敖丙哽咽著說:“對不起父王,孩子未能完成龍族的使命?!卑焦鉀]有說“你必須成功”,而是輕聲說:“這些都不重要,我只要你活著?!边@簡單的話語,如同一股暖流,瞬間融化了敖丙心中的冰山。他第一次在父親面前卸下所有的防備,如幼童般,在父親的臂彎里痛快地哭泣,多年累積的委屈與恐懼,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心靈的寧靜與釋然。
敖光的這一轉(zhuǎn)變,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親子關(guān)系的真諦:一個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應(yīng)當以情感交流為核心,而非僅僅建立在成就與期望之上。我們應(yīng)當以理性的目光審視對孩子的期望,避免將過多的重擔加在他們稚嫩的肩膀上。當孩子遭遇風雨,面對失敗時,我們應(yīng)當是他們的避風港,用愛的陽光驅(qū)散他們心中的陰霾,教會他們正視挫折,從中汲取成長的力量。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用寬容與愛治愈他們的心靈,這樣的家庭氛圍,才能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愛與自由中茁壯成長。
給予尊重與自由,
成全孩子的自我探索
在電影的結(jié)尾,龍王對兒子敖丙說的一段話,觸動了無數(shù)家長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案竿踔皇窍胗米约旱慕?jīng)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現(xiàn)在看來,父輩的經(jīng)驗畢竟是過去,未必全對。你的路需要你自己去闖,今后忠于自己內(nèi)心的選擇?!边@番話,不僅是對敖丙的深情剖白,更是敖光內(nèi)心深處,從父權(quán)立威到自我反思,從嚴厲責備到寬容成全的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敖光作為龍族的領(lǐng)袖,起初是一個嚴格控制兒子的父親。他將自己對龍族的期望和使命強加于敖丙,希望兒子能夠成為拯救龍族脫離海底煉獄的英雄。然而,這種高壓的教育方式不僅讓敖丙倍感壓力,也讓他失去自我探索的機會。敖丙在敖光的權(quán)威下,雖然表面順從,但內(nèi)心卻充滿掙扎和困惑。
然而,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敖光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他意識到,真正的愛不應(yīng)是冰冷的控制,而應(yīng)是溫暖的理解與堅定的支持。他目睹了敖丙在友情與正義面前的堅定抉擇,感受到兒子內(nèi)心的掙扎與痛苦,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愧疚與自責。于是,他向敖丙敞開心扉,誠摯道歉,并決定放手,讓兒子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
敖光的這一轉(zhuǎn)變,是對愛的深刻理解和實踐。他從一個嚴厲的父親,蛻變?yōu)橐粋€尊重孩子選擇、鼓勵孩子成長的智者。他不再將龍族的使命強加于敖丙,而是給予他自由,讓他去探索、去選擇、去成長。這一轉(zhuǎn)變,不僅讓敖丙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更讓他成了一位有擔當?shù)挠⑿邸?/p>
尊重孩子的選擇,是一種靈丹妙藥,會讓孩子找到真正的自我。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控制孩子的一切,強制他們長成我們期盼的樣子,而是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自主探索人生道路。這樣,孩子才能在尊重與自由中感受父母深深的愛,才能在自我探索中學會成長與擔當,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哪吒之魔童鬧海》這部電影深刻揭示了中國家庭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通過哪吒和敖丙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家庭、成長與愛的深刻聯(lián)系。
當我們放下“塑造者”的執(zhí)念,成為孩子生命的守望者時,孩子在前方越走越遠,我們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我們也走出了很遠——養(yǎng)育孩子其實也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們需要學會用愛和寬容去接納孩子的不完美,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自己命運中的挑戰(zhàn)。只有這樣,每個孩子才能在愛與自由中茁壯成長,在未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
編輯|張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