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校園里的花朵肆意綻放,每一朵都遵循著自然的節(jié)奏,從悄然孕育到羞澀含苞,再到熱烈盛開。它們自顧自地演繹著生命的精彩,即便尚未開花,那蔥郁的綠葉也滿是生機??粗@些花兒,我不禁想起了我和學生小波之間那場關于成長與守護的“育花之旅”。
問題萌芽:察覺“花”的困境
新學期伊始,小波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在班級里掀起陣陣波瀾。一次課間,同學不小心碰掉了他的沙包,這本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卻瞬間點燃了他的怒火。他滿臉漲得通紅,猛地站起身,雙手握拳,眼里閃爍著憤怒,一把推開桌子,伴隨著桌椅碰撞的聲響,教室里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同學們紛紛投來驚恐的目光。這不是他第一次情緒失控了,他的情緒開關仿佛特別敏感,稍有不慎就會被觸發(fā)。身為班主任,我深知小波的問題絕非偶然。通過和他為數(shù)不多的交談,以及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到的信息,我得知他來自一個不太和諧的家庭,為了探尋小波“易爆易怒”背后的原因,家訪計劃悄然在我心中萌發(fā)。
我嘗試聯(lián)系小波的家長進行家訪,起初,小波的媽媽以各種理由推脫,一會兒說家里太亂,沒時間收拾,一會兒又說最近工作太忙,實在抽不出空。但我沒有放棄,只要小波在學校有一丁點兒進步,我都會第一時間告知她。慢慢地,小波媽媽的態(tài)度有了轉變。
終于,在一個陽光正好的周末午后,我踏上了前往小波家的路。
家訪破局:探尋“育花”良方
叩響小波家的門,小波的媽媽熱情地將我迎了進去。屋內布置簡單,卻彌漫著壓抑的氣息??蛷d角落的幾盆綠植葉子發(fā)黃,低垂著,似乎在訴說這個家庭的沉悶。交流中,我了解到小波的爸爸脾氣暴躁、酗酒,酒后打罵家人,父母爭吵不斷,祖父曾沉迷賭博,小波從小就在這樣充滿恐懼和不安的環(huán)境中長大,久而久之,他內心的委屈和憤怒找不到合適的宣泄口,只能在學校里以極端的方式爆發(fā)出來。我靜靜地聽著,心想:“小波的這些行為,其實是他在向我們發(fā)出求救信號,他太需要關愛和理解了。”我建議小波的媽媽首先要和丈夫好好溝通,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小波的情緒變化,多和他交流,耐心傾聽他的想法。小波的媽媽點頭同意,表示會盡全力給小波一個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離開小波家時,我心中既有擔憂,又有一絲期待,期待這個家庭能有所改變,期待小波能迎來屬于他的陽光。
多措并舉:共尋“育”花之路
家訪結束后,我迅速展開行動,與小波的父母溝通,共同制訂了全方位的幫扶計劃。
家庭土壤:滋養(yǎng)“花”之根基。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指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在家庭中獲得信任感、自主感,而良好的親子溝通與互動是滿足這些心理需求的關鍵。小波的情緒問題來自父親,我建
議小波的父親報名參加學校開展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等專家講堂,學習如何跟孩子溝通、如何控制自己
的情緒等,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建議小波的父母每天晚飯后預留出30分鐘的親子時光,一起看看書、寫寫毛筆字,或者外出散步等,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學會正確表達情緒。此外,我還建議小波的父母準備一本家庭成長記錄冊,了解孩子當天的心情,記錄發(fā)生矛盾的次數(shù),分析矛盾發(fā)生的原因,也可以記錄遇到的趣事,每天睡前,一家人一起回顧一天的點點滴滴。當小波表現(xiàn)好時,可獲得貼紙獎勵,集滿10個貼紙可兌換心儀的小禮物,如小玩具,零食等。
學校陽光:給予“花”之養(yǎng)分。在學校,我采用了學情分析、個性化輔導、學習氛圍營造、心理關懷等多種策略,助力小波成長。針對小波的學科情況進行學情分析,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像數(shù)學每周安排兩次30分鐘的專項輔導,老師通過實例引導,幫他掌握解題技巧。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課間和周末時間,小組成員討論知識點、互助完成作業(yè)。在心理健康方面,借助每周45分鐘的心理輔導,運用沙盤游戲了解他的內心,傳授情緒調節(jié)方法。綜合施策后,小波解題能力有了極大提升,學習熱情高漲,課堂參與度提高,情緒也更加穩(wěn)定,能更好地應對學習與生活壓力。
集體滋養(yǎng):助力“花”之盛開。在人際交往方面,我依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設計了一些合作游戲,如小組合作競賽、班級運動會等,幫助小波學會與人溝通。日常相處中,我會格外留意小波的閃光點,并引導其他學生去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比如,課上他如果舉手回答問題,我會給予贊揚和鼓勵。為了幫助小波學會管理情緒,我專門設計了一套小紅花積分制度,每天只要小波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隨意發(fā)火,就能獲得一朵小紅花;和同學交流時,如果他能禮貌友善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得到相應積分。每周五,我會統(tǒng)計小紅花數(shù)量,積分達到一定標準就能在“小超市”里挑選心儀的獎品。隨著措施的逐步落地,小波的情緒管理能力增強,發(fā)火次數(shù)減少,與同學交流禮貌友善,人際交往更加和諧。
見證成長:育出“愛”的絢爛
時光匆匆,一學期過去了。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小波逐漸發(fā)生了變化。他的情緒越來越穩(wěn)定,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再次來到小波家進行家訪。還未進門,就聽到屋里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推開門,只見客廳里的綠植郁郁蔥蔥,鮮花綻放。小波正在和父母一起澆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小波的媽媽笑著說:“老師,多虧了您,小波現(xiàn)在變化可大了。他在學校交到了很多朋友,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毙〔ǖ陌职忠哺锌卣f:“我們現(xiàn)在每天都會跟小波聊天,聽他說學校里的事情。我們也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亂發(fā)脾氣了。”看著這溫馨的一幕,我的心中滿是欣慰。離開時,小波跑出來送我,認真地說:“老師,謝謝您!是您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和愛,我以后一定會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蔽颐嗣念^,微笑著說:“小波,你一定會的,老師相信你!”
在這趟充滿挑戰(zhàn)與希望的“育花之旅”中,小波就如同生長在荊棘叢中的花兒,曾被家庭的陰霾、自身的困境束縛,幸運的是,家庭的溫暖回歸、學校的悉心培育以及集體的熱情接納,化作滋潤他的養(yǎng)分。他在風雨中頑強生長,在陽光雨露下逐漸綻放,曾經的荊棘已然成為他成長的見證,如今粲然盛開的花朵,是愛與希望的勛章。
這不只是小波個人的成長歷程,更是對家校共育力量的生動詮釋。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開花時節(jié)各不相同,我們作為教育者與守護者,要用耐心愛心認真澆灌,悉心呵護,讓祖國的每一朵“花”都能更好地綻放!
(作者系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玉簪小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