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飲食調控策略對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間發(fā)生低血糖、低血壓、胃腸道癥狀的影響。方法:選取2023年9月1日—30日在湖州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規(guī)律進行血液透析的40例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透析期間,對照組病人自主進食,接受常規(guī)飲食護理;觀察組按照飲食調控策略進行有計劃的飲食干預。干預后,比較兩組病人透析期間低血糖、低血壓、胃腸道癥狀透析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結果:干預后,觀察組透析期間低血糖、低血壓、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便意)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采用飲食調控策略對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間進行有計劃的飲食方案干預可以降低透析病人低血糖、低血壓、胃腸癥狀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飲食;低血糖;低血壓;胃腸道癥狀;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6.034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新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正以每年9%的速度持續(xù)增長[1],而慢性腎臟病隨著疾病的進展將由腎功能代償期逐步發(fā)展為腎衰竭期直至尿毒癥期[2]。調查結果顯示,全球80%以上的腎衰竭病人都需要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3?4]。雖然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為終末期腎?。╡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提供了替代腎功能、延長生命的手段,但血液透析治療在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和毒素的同時,也造成了全身營養(yǎng)物質、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的丟失,尤其在高通量透析模式下,營養(yǎng)物質的丟失更為嚴重。目前的血液透析中心絕大多數都采用無糖透析液。相關研究顯示,在病人透析治療開始后2.0~3.5 h血糖將達到最低點[5]。目前已有學者提倡病人血液透析期間進行食物攝入增加病人的營養(yǎng),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6?8]。但病人在透析治療過程中又因不規(guī)范進食行為增加了低血壓、胃腸道癥狀等事件的發(fā)生風險[8]。如何對病人透析期間飲食行為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湖州市中心醫(yī)院血液透析護理團隊開展隨機對照試驗,對病人進行透析期間有計劃飲食方案實施,采用飲食調控策略對病人進行有計劃的干預,以減少病人在透析期間因盲目進食引起的低血糖、低血壓等事件的發(fā)生概率?,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3年9月1日—30日,隨機選取湖州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規(guī)律進行血液透析的40例病人。納入標準:1)18~75歲的非糖尿病腎病病人;2)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每周3次,每次4 h;3)穩(wěn)定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不短于3個月;4)了解此次試驗的意義,愿意配合此次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病人1個月內發(fā)生過癥狀性低血壓;2)病人低血糖頻率gt;2次/周;3)1個月內病人發(fā)生血壓lt;90/60 mmHg;4)嚴重心血管疾病且近3個月出現過心腦血管事件;5)嚴重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6)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病人;7)惡性腫瘤及代謝障礙病人。40例病人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8.3±12.1)歲;文化程度以初中為主;體質指數為(22.8±3.6)kg/m2;血紅蛋白(110.500±2.482)g/L;血清清蛋白(38.565±1.330)g/L;空腹血糖(5.300±0.116)mmol/L;三酰甘油(1.482±0.987)mmol/L;血清鈣(2.264±0.375)mmol/L;血清磷(1.468±0.722)mmol/L;尿素清除指數(Kt/V)值(1.554±0.574);血清鉀(4.547±0.125)mmol/L。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40例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兩組病人年齡、性別、血液透析齡、文化程度、血紅蛋白、血清清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清鈣、血清磷、透析充分性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湖州市中心醫(yī)院生物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批號:202112007?01),病人與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由1名護士長、1名健康教育護士、2名主管護師和1名護理研究生組成。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負責方案的初步制定、整體規(guī)劃和質量監(jiān)控;2名主管護師負責執(zhí)行方案;1名護理研究生負責發(fā)放和收集問卷以及數據整理、統計和分析。小組成員接受統一培訓,培訓結束后所有成員均通過考核。
1.2.1 對照組
1)病人治療期間,通過常規(guī)飲食教育、藥物指導及運動指導進行護理,密切觀察其情緒變化,若有異常,立即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緩解病人不良情緒。2)采用常規(guī)飲食宣教方式,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間以自己主觀意愿選擇進食時間、進食種類以及進食量。3)飲食體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間可自行選擇舒適的進食體位。4)不良反應處理,當病人出現透析相關性低血壓時,均降低血流速度,暫停超濾,采取頭低足高位,提高透析液鈉濃度,降低透析液溫度,補充生理鹽水或50%葡萄糖溶液等,低血壓糾正、癥狀消失者繼續(xù)透析;抽搐、意識障礙病人以及經上述處理后低血壓仍持續(xù)并超過15 min或癥狀不緩解的病人終止血液透析治療。
1.2.2 觀察組
1.2.2.1 進食時間
病人應在血液透析開始2 h后進食[9],上午病人在07:30—08:00開始血液透析,11:30—12:00結束透析,病人進餐時間為07:30—09:30;下午病人13:30—14:00開始進行透析,17:30—18:00透析結束,病人進餐時間為13:30—15:30。病人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根據主觀意愿選擇進食時間。
1.2.2.2 飲食種類和數量
食物量依據病人的體質指數決定,可分為3個等級[10]。體質指數≤18 kg/m2者給予高熱量(135 kJ)食物,包括1個小肉包/1/3根玉米、1個煮雞蛋蛋白/袋裝牛奶200 mL、1/4個蘋果/3個圣女果;體質指數gt;18~lt;24 kg/m2者給予中熱量(105 kJ)食物,1個小饅頭/50 g米飯、1個煮雞蛋蛋白/袋裝牛奶200 mL、3個圣女果/1/4個蘋果;體質指數≥24 kg/m2者給予低熱量(75 kJ)食物,1個小紫薯、1個煮雞蛋蛋白/袋裝牛奶200 mL、3個圣女果/1/4個蘋果。為有效防止病人餐后低血糖,食物溫度控制在5~10 ℃,所有食物分2次發(fā)放[6]。在研究期間,飲食由研究者統一提供,研究者嚴格按照飲食規(guī)則給病人提供食物,病人也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食物種類。
1.2.2.3 飲食體位
透析開始前,指導病人坐位進食;透析過程中,根據病人自身情況,采取臥位(床頭抬高15°~30°)進食或坐位進食。
1.2.2.4 不良反應處理
當病人出現透析相關性低血壓時,均降低血流速度,暫停超濾,采取頭低足高位,提高透析液鈉濃度,降低透析液溫度,補充生理鹽水或50%葡萄糖溶液等,低血壓糾正、癥狀消失后繼續(xù)透析;抽搐、意識障礙病人以及經上述處理后仍低血壓并持續(xù)超過15 min或癥狀不緩解的病人終止血液透析治療。
1.3 評價指標
1.3.1 血糖
觀察并記錄血液透析開始前、透析1 h、透析2 h、透析3 h以及血液透析結束時的血糖值。在透析過程中當病人血糖水平下降至3.9 mmol/L或更低時,可定義為低血糖;伴隨癥狀如出現饑餓感、心悸、出汗、震顫等現象為癥狀性低血糖。低血糖發(fā)生率=發(fā)生低血糖的次數/血糖測量總次數×100%。
1.3.2 血壓
觀察并記錄血液透析開始前、透析1 h、透析2 h、透析3 h以及血液透析結束時的血壓。在透析時,若病人的收縮壓下降超過30 mmHg或平均動脈壓下降超過20 mmHg,則可判定為低血壓,同時如伴有惡心、嘔吐、胸部不適、面色蒼白、出汗、意識狀態(tài)異常等表現,則視為癥狀性低血壓[8]。低血壓發(fā)生率=發(fā)生低血壓的例次/血壓測量總例次×100%。
1.3.3 胃腸道癥狀
觀察并記錄血液透析結束時病人胃腸道癥狀。病人在透析期間出現的惡心、嘔吐、腹痛、腹脹、便意癥狀,統稱為胃腸道癥狀[9]。胃腸道癥狀發(fā)生率=發(fā)生胃腸道癥狀的例次/透析例次×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行t檢驗,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時間低血糖和低血壓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各測量血糖、血壓1 200例次,每個時間點240例次。共發(fā)生低血糖110例次,其中觀察組發(fā)生26例次,對照組發(fā)生84例次,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發(fā)生低血壓110例次,其中觀察組發(fā)生26例次,對照組發(fā)生84例次,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見表2。
2.2 兩組不同血液透析時間血糖、血壓比較(見表3)
2.3 兩組胃腸道癥狀發(fā)生率比較
透析結束后,觀察組發(fā)生惡心、嘔吐3例,對照組1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01);觀察組腹痛、腹脹、便意發(fā)生2例,對照組8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3.1 血液透析期間有計劃的飲食方案可以降低病人低血糖發(fā)生率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血液透析期間有計劃的飲食方案實施可以降低低血糖發(fā)生率。目前,國內多數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無糖透析液對病人進行透析治療。研究顯示,使用無糖透析液進行透析治療時將導致病人每次透析治療過程丟失葡萄糖(30±9)g,且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丟失量繼續(xù)增加,這就導致病人在透析過程中常出現饑餓感,甚至是誘發(fā)低血糖[10]。本研究觀察組干預措施中根據病人體質指數為其提供不同熱量的飲食套餐,病人可在透析開始2 h內根據自主意愿選擇套餐中的不同食物進行搭配,減少了病人低血壓和低血糖的發(fā)生。Borzou等[11]研究建議,透析病人在透析后1 h內進食可以預防低血糖等事件的發(fā)生,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顧勤等[12]研究表明,為減少餐后低血壓的發(fā)生,建議增加進食次數、減少單次攝入量并提供冷餐。本研究病人依從性良好,可能與研究開展時間在夏季,病人并不排斥冷餐有關。因此,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間進行有計劃的食物攝入可以降低病人低血糖的發(fā)生率。
3.2 血液透析期間有計劃的飲食方案實施可以降低病人低血壓及胃腸道癥狀的發(fā)生率
在血液透析初期,攝取食物雖然有助于預防低血糖的問題,但這一行為可能會促成胃腸道血液重新分配,從而提升發(fā)生低血壓的可能性,并可能對血液透析的效能造成不利影響[8,13]。潘璐璐等[14]通過對院內25例病人進行自身對照研究,發(fā)現在透析過程中病人攝入食物總量超過500 g將對病人血壓產生影響。觀察組病人的低血壓發(fā)生率低也可能與限制病人的進食時間及進食量有關。本研究規(guī)定開始血液透析開始后3 h內可進食食物,透析時間持續(xù)3 h及以上時病人停止食物攝入;食物攝入量以100 g為起點,單次食物增加量不超過200 g,透析期間病人的進食總量不超過500 g。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液透析開始1 h,兩組病人的低血壓發(fā)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這可能是因為在透析初期,病人體內的多余水分仍較多。有研究顯示,在血液透析后期進食的病人更容易出現低血壓[11],這可能是因為此時病人的體重已接近干體重,血管再充盈率較低,此時進食有可能促進消化系統內的血液重新分布,從而引發(fā)或增加透析中出現的低血壓情況[15]。另有研究發(fā)現,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過程中攝入少量食物對其血壓沒有顯著影響,但未明確指出食物的具體攝入量,而本研究對病人的進食量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有利于進食方案的具體實施[16]。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胃腸道癥狀發(fā)生率高達51%,對病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胃腸道癥狀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與Rao等[18]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與觀察組限量供給病人食物有關,觀察組在單次攝入食物量及總量上均有限定,在為病人提供能量的基礎上減輕了病人的胃腸道負擔,也降低了病人血液重新分布的風險。
4 小結
對于使用無糖透析液進行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病人,精準飲食調控可以從血液透析2 h開始,根據病人體質指數調控病人進食的總熱量,提高進食次數,降低每次進食量,可以顯著降低病人低血糖、低血壓和胃腸道癥狀的發(fā)生率。因此,使用無糖透析液對病人進行血液透析時建議可采用該飲食方案。本研究以非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病人為研究對象,未涉及糖尿病腎病病人,是否適用于糖尿病腎病的血液透析病人尚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FURUMATSU Y,NAGASAWA Y,YAMAMOTO R,et al.Specialist care and improved long-term survival of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ogy,Dialysis,Transplantation,2010,25(6):1930-1935.
[2] 徐永健,葛均波.本科臨床“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13:1.
[3] KRAMER A,BOENINK R,NOORDZIJ M,et al.The ERA-EDTA registry annual report 2017:a summary[J].Clinical Kidney Journal,2020,13(4):693-709.
[4] WANG F,YANG C,LONG J Y,et al.Executive summary for the 2015 annual data report of the China kidney disease network (CK-NET)[J].Kidney International,2019,95(3):501-505.
[5] RAIMANN J G,KRUSE A,THIJSSEN S,et al.Metabolic effects of dialyzate glucose in chronic hemodialysis: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J].Nephrology,Dialysis,Transplantation,2012,27(4):1559-1568.
[6] KISTLER B M,BENNER D,BURROWES J D,et al.Eating during hemodialysis treatment: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Ren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J].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2018,28(1):4-12..
[7] FOTIADOU E,GEORGIANOS P I,CHOURDAKIS M,et al.Eating during the hemodialysis session:a practice improving nutritional status or a risk factor for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and reduced dialysis adequacy?[J].Nutrients,2020,12(6):1703.
[8] 郭桂,張海林,尹麗霞,等.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發(fā)生飲食不良反應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6):877-883.
[9] 柴劍麗,吳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續(xù)質量改進[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170-174.
[10] 馬遜,許賢榮,王蓉花,等.血液透析時不同進食時間對患者血糖及血壓的影響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2):172-176.
[11] BORZOU S R,MAHDIPOUR F,OSHVANDI K,et al.Effect of mealtime during hemodialysis on patients' complications[J].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16,5(4):277-286.
[12] 顧勤,吳桃峰,陳靜芳.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間飲食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10):1485-1489.
[13] KUIPERS J,VERBOOM L M,IPEMA K J R,et al.The prevalence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n patients on 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2019,49(6):497-506.
[14] 潘璐璐,何穎雪,邵國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透析中低血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浙江醫(yī)學,2019,41(22):2421-2423;2437.
[15] 鄢建軍,夏丹,童輝,等.進食時間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關低血壓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0,25(7):35-37.
[16] 張國娟,黃雯,陳燊.透析過程中進食量對血透患者血壓影響的初步觀察[J].北京醫(yī)學,2010,32(4):275-278.
[17] SALAMON K,WOODS J,PAUL E,et al.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have higher preval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tha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2013,23(2):114-118.
[18] RAO N S,CHANDRA A,SARAN S,et al.Predialytic versus intradialytic nutrition:a study to assess effects on intradialytic blood pressure,dialysis adequacy,and urea removal[J].Blood Purif,2021,50(6):823-828.
(收稿日期:2024-07-22;修回日期:2025-02-21)
(本文編輯"曹妍)
基金項目"湖州市科技局公益性應用研究?醫(yī)療一般項目,編號:2021GYB25
作者簡介"江瑞,主任護師,本科,E-mail:Ruijiang1008@163.com
引用信息"江瑞,周敏,臧麗麗,等.飲食調控策略對血液透析病人透析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影響[J].循證護理,2025,11(6):12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