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宵一入夜,太行山中的河北井陘南張井村上空,就會出現(xiàn)火樹銀花、爭奇斗艷的熱鬧景象,引得村民鄉(xiāng)親傾家出動,連外嫁的閨女都要叫回來,為的就是一睹這神奇的煙火,以至于流傳下來一句歇后語:“南張井叫閨女——看火!”這頗具太行特色的民間煙火讓南張井村擁有了“煙火之鄉(xiāng)”的美名。如果說,盛放的煙火是一桌歡樂盛宴,那制作煙火的人——樊秀文就是掌勺的主廚和大師!
艱難傳承老虎火
在我國,節(jié)慶燃放煙火是古老的民俗文化,井陘縣南張井村至今保留著手工制作煙火的技藝?!袄匣⒒稹笔悄蠌埦迕駥Α盁熁稹钡乃追Q,就是用制作成老虎等各種形狀及故事情節(jié)的道具放煙火。這項技藝,相傳為村里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啞三載偷師而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朝后期至解放前,南張井的煙火因制作巧妙、內(nèi)涵深刻豐富,一直是縣城元宵花會的壓軸戲,被視為“官火”。
樊秀文做煙火的經(jīng)歷充滿傳奇色彩。當年村里做火的老藝人有尹昌太、尹保槐、樊秀庭、尹仲等。尹仲主攻配藥的技術,因而掌握了全部火藥的配方。十幾歲時,老輩們在伙房做火,他的任務是往火房送飯,調(diào)皮的他就開始喜歡上做火了。最開始是給大人們打下手,搗砂子、釘起火,慢慢地就開始學搓炮筒,做“射眼明”,逐步掌握了全套做火的技術。
老虎火的傳承也不是那么一帆風順,雖然村民們熱情很高,幾代傳承人也在不斷發(fā)揚光大,但是,上世紀90年代前后,年輕人掀起了外出打工的風潮,這項需要人數(shù)眾多“鬧”的煙火也不得不停了下來。直到2007年,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春風吹到了南張井村,村里決定恢復老虎火的燃放?!袄习咽健狈阄挠峙d奮起來,他拿出如火的熱情,投入到煙火的制作中?!霸俑糸L點,真怕就不好恢復了!”老桿火聯(lián)桿時別人都不知道怎樣聯(lián),是他親自指定了老桿和火桿的位置,讓年輕人進行聯(lián)結,停放15年的老虎火,終于又綻放在了太行山的夜空。2008年6月,南張井老虎火(煙火爆竹制作技藝)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精心制作老虎火
每年一到臘月,南張井村人就開始聚集在一起熱火朝天地制作“老虎火”,樊秀文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總指揮。這是一個年過七旬、滿臉滄桑的老人,“做火大家都是自發(fā)的,煙火節(jié)目也都是老輩藝人琢磨出來的,連原料也是自制的。”他們先從巖洞里掃回巖硝,用水溶開后過濾熬干就得到火硝,再砍回柳樹燒成木炭,從家家戶戶湊上些錢,買回硫磺等配料,便開始配藥做火。配藥是最難弄的事,決定煙火的燃放效果,然而配藥也最危險,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不堪設想的后果。老一輩能配的火藥品種只有30多種,經(jīng)過不斷實驗,樊秀文將火藥品種增加到90多種。
他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各種符號和數(shù)字,如同天書一樣。“現(xiàn)在年紀大了,大多數(shù)配方都記不住了,所以經(jīng)常要翻本子?!彪m然現(xiàn)在村里有不少老人還會做火,但是能全套做下來的人還沒有,配藥的方子也只有他還掌握著?!艾F(xiàn)在的年輕人都不愿意搗鼓這東西,做火掙不到什么錢,全憑喜歡才行。目前村里會做火的人最小的也50多歲了,最大的快80歲了。”老虎火被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后,這些“做火人”著實興奮了一陣子。由于對煙花爆竹生產(chǎn)安全加強管理,南張井老虎火該如何去發(fā)揚并傳承,這一現(xiàn)實問題擺在了現(xiàn)任村委班子眼前。南張井村委會主任尹忠生及副主任尹海寬,為了讓項目變得合規(guī)合法,這些年多次前往湖南省瀏陽市,深入花炮公司洽談合作,積極對接當?shù)赜嘘P部門,終于在2023年取得了合法合規(guī)的燃放手續(xù)?!凹偃缥覀冞@些老人不在了,不知道老虎火還能不能傳承下去呢!”
對于每次制作老虎火,樊秀文都格外認真細心,特別是配藥環(huán)節(jié),更是事必躬親。他打開墻角一個二尺見方黝黑光亮的扁方盒子,仿佛打開一個百寶箱,里面滿滿當當?shù)厝麧M了各種瓶瓶罐罐的東西。樊秀文一會挖點這東西,一會又在編織袋中挖點那東西,然后翻開小本子看一眼,又從百寶箱中拿出一個小塑料瓶,倒出點東西。每樣材料都仔細過秤,然后攪和勻了,用搟面杖細細搟碎,放入一個個鐵鍋子里,用細紅土封裝定實?!袄匣⒒鹋渌幍闹饕嫌惺摇⑿埸S、桃膠、樟腦、火硝、鐵粉、硫磺、柳灰等,其中鐵粉的粗細決定了噴出煙花的大小形狀?!?/p>
樊秀文配完藥后就過去指導村民安裝固定鍋子火。這時4只威風凜凜的老虎全身都已描繪裝飾完畢,只有背部敞開著,老虎肚子里一塊平置的木板上,用鐵絲固定兩排倒扣著大小不一的鐵鍋子。“我們村的火有兩個好處,一是比較安全,即使用明火也點不著,只有用捻才能炪著;二是環(huán)保,放過火后見火不見煙?!?/p>
豪氣沖天老虎火
元宵節(jié)的晚上,南張井村早已人山人海,蜿蜒曲折的青石古街上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處處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忙碌了一個月的樊秀文和做火人,終于要展現(xiàn)他們的成果了。一聲炮響,煙火表演開始了。一位村民引燃了老虎火后,3個赤膊小伙直奔另一具老虎火,前面兩個人拉,后面一個人扶著虎尾巴在火場里開始奔跑起來。那些隱藏在老虎背部的各種鍋子火次第綻放在夜空,勢不可擋。
場上的老虎火還沒放完,一個赤膊露背的村民也沖進火場扛起點燃的傘火上場了,這代表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這名壯漢扛著傘火,一邊繞場奔跑,一邊飛快地旋轉傘火,耀眼的火花隨著旋轉的離心力呈放射狀向四周噴射,伴隨著爆炸的脆響,將舞傘人團團圍住,火花如雨。在這數(shù)九嚴冬,這些勇敢的莊稼漢子無懼嚴寒,光著膀子共浴煙火中,猶如哪吒鬧海、蛟龍起舞,盡顯太行兒女的沖天豪氣。可見老虎火燃燒的是激情,綻放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我們村的火,最精彩的是有情節(jié),是用煙火來講述一個故事?!狈阄恼f起南張井的火,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們設計的火,不僅有“老虎火”“傘火”“猴捅馬蜂窩”等富有趣味的造型,還有起源于三國演義中的“張飛蹬鼓”“火燒戰(zhàn)船”“七星祭壇”等富有故事的情節(jié)。老虎火里最精彩的是老桿火,也是老虎火的壓軸好戲。老桿高約16米,上面按順序架設“葡萄火”“十二連燈”“老爺開門”“八角青龍”“仙鶴透蛋”等火架。老桿四周依著陣譜再布設戰(zhàn)船火,通過21條火線與老桿相連,燃放時“來回碼”按照預定的程序在火線上來回穿插,演繹“四門掫底”“五馬破曹”“八陣圖”等戰(zhàn)爭場面,精彩紛呈,氣勢宏偉。
火光映紅了人們的笑臉,也燃燒著人們對豐年的祈盼。村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這凝結著歷史、寓意幸福的古老煙火制作手藝,能一代代傳下去,讓這美麗的煙花永遠綻放在太行山的夜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