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OH卡;親子關系;學生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5)08-0066-02
【作者簡介】郭梅蘭,福建省泉州市馬甲中學(福建泉州,363200)教師,一級教師。
一、害怕上課的小凡
小凡(化名),九年級女生,長相清秀,性格文靜,從小成績優(yōu)異,興趣廣泛。她在八年級時轉回原籍讀書,一開始還能跟上學習,后來因密集的考試感到身體不適,但仍能正常上學。某次考試,小凡因為感冒沒考好,被父親批評后出現手腳出汗、發(fā)抖,心跳加速的情況,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嚴重時無法待在教室,要請假回宿舍休息。新學期開學后,小凡自覺這種情況有所加重,主動向班主任提出尋求心理健康教師的幫助。
二、害怕上課的背后
小凡害怕上課的原因:一是家庭原因。小凡的父母對小凡要求嚴格,重視成績及各方面的發(fā)展,較少傾聽、理解她的想法。二是現實原因。母親因照顧弟弟無法前來陪讀,好朋友不在身邊,獨自在異地的小凡產生了強烈的孤獨感。另外,學習壓力也讓她產生了自我否定。三是個體原因。小凡性格內向,不敢主動與人交往,缺乏有效的情緒調節(jié)方法,遇事易產生回避行為。
三、輔導過程
(一)OH卡啟思,覺察自我
1.傾聽共情,建立關系
第1次輔導,主要運用OH卡。我邀請小凡選擇一張喜歡的OH卡。她選中“雄鷹展翅”O(jiān)H卡,稱自己轉學前成績優(yōu)異,如同搏擊長空的雄鷹,自信滿滿,而現在只感受到雄鷹的孤獨。我共情小凡說:“一個人在這里很不容易,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小凡在回應中逐漸找回自信心。在我詢問“鷹擊長空”的場景是不是她向往且曾經歷過的狀態(tài)時,她的答復是肯定的。輔導結束時,我布置了作業(yè)——記錄一周內發(fā)生的“美好時刻”畫面。
OH卡打破了初見時的拘謹,助力良好關系的建立。我與小凡商定輔導目標:短期目標是讓情緒恢復平靜,能與父親正常交流;長期目標是學會調適情緒,與父親友好相處并積極面對學習生活。
2.引導探索,喚醒自我
第2次輔導,我請小凡聊聊上周發(fā)生的變化。她說心情有所好轉,因為學習進步了,母親前來陪讀,課后與同桌一起散步聊天,能感受到他人的關心,但跟父親依舊沒什么交流。我和她一起探討“與父親的關系”,通過選卡、抽卡讓小凡看到自己與父親關系的現狀、理想狀態(tài)及解決方法。小凡抽到“一個穿著卡其色披風的人站在窗前”O(jiān)H卡后,陷入沉默并流淚。等她平靜后,我?guī)ьI她通過深呼吸緩解情緒。小凡稱OH卡中的氛圍和父親給她的感覺很像,隨后訴說了委屈,宣泄內心壓抑的情感,表示渴望得到父親的尊重和認可。接著,我邀請小凡再次看這張OH卡。她說這個人轉過身了,表示要主動跟父親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許能被父親傾聽。這次的輔導作業(yè)是繼續(xù)記錄“美好時刻”,主動向父親表達感受和想法。
第3次輔導,小凡稱上周將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了,加上這兩周都跟同桌談心、打羽毛球,情緒平靜了不少。我借助OH卡幫助小凡修復父女關系。在抽到“兩個穿藍色披風的人握手”O(jiān)H卡時,她感嘆OH卡的神奇——幾次抽到相似的OH卡。小凡說卡中的兩個人在平等交談,即使意見不一致,也能傾聽彼此??梢姡》材苡赂业叵蚋赣H表達想法,理解雙方會有不同的觀點。
3.賦能成長,重塑力量
第4次輔導,小凡臉上笑容變多了,自述可應對目前學習,與父親的關系也有很大改善。本次輔導主要結合OH卡探索如何應對后續(xù)遇到的類似情況,如“父女溝通問題”“學業(yè)壓力大”。小凡抽到“一條筆直公路,前方有個醒目的紅綠燈”O(jiān)H卡。她表示看到了一片坦途,紅綠燈像“心靈安全導師”一樣提醒她多做有益的事情,如主動與父親溝通、每天運動30分鐘。接下來,我們圍繞親子溝通和主動學習進行了積極探索,思考每天可以行動的“一小步”。在此過程中,她看到了自身力量,找到了應對資源。
(二)家校共育,攜手賦能
1.家長陪伴認同
第1次輔導后,我征得小凡同意,約談她的母親,具體做法如下:一是賦能肯定??匆娦》驳哪赣H對孩子的重視,如特意從外地回來陪伴。二是溝通理解。小凡的父親在電話中表示以后會注意親子溝通方式,盡量理解孩子。三是陪伴支持。小凡的父母商量后決定讓母親留下陪讀,照顧起居,陪伴孩子。
2.班主任引導支持
征得小凡同意后,我與班主任進行了會談。班主任在會談后進行了以下操作:一是看見不易,賦能成長,即日常多關注小凡的情緒、行為,看見和鼓勵她的微小進步;二是同伴支持,攜手前行,如營造友愛、溫暖的班級氛圍,邀請同桌帶動小凡多運動、多談心,多鼓勵小凡。
四、輔導反思
經過4次輔導,我從小凡自述、重要他人(班主任、小凡母親)的反饋中得知小凡各方面取得進步,包括主動上學、學業(yè)進步、與父親的關系大有改善、與同學交往增多、情緒平穩(wěn)等。
OH卡是一種有趣且直達內心的心理輔導工具。心理輔導教師可借助OH卡將來訪學生的內心需要可視化、語言化。而焦點解決短程治療取向下的輔導注重挖掘來訪學生自身資源,使其發(fā)現自身力量。同時,心理輔導教師要用“資源取向”視角與家長、班主任開展工作,調動家庭、學校的資源,為家長、班主任、同伴賦能,看見他們的努力和改變,共同幫助來訪學生擺脫心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