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油松是重要的綠化樹種、用材樹種之一,兼具生態(tài)價值、經濟價值。為提高陜西省千陽縣油松成活率和綠化造林效果,從播種育苗、容器育苗兩方面說明油松繁育方法,從林地選擇、林地整備、栽植、水分管理、松土除草、修剪管理、防寒保護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油松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油松;繁育;栽培;陜西省千陽縣
中圖分類號:S791.25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77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又稱紅皮松、短葉松、短葉馬尾松、東北黑松,屬高大常綠喬木樹種,其樹干挺拔,枝葉茂盛,胸徑可達1 m,高度為25~30 m,四季常綠,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鹽堿及?抗風雪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綠化造林。為保證油松成活率,達到理想的綠化造林效果,筆者以陜西省千陽縣為例,總結油松繁育方法及栽培技術,以供相關林業(yè)人員參考。
1 千陽縣林業(yè)發(fā)展概述
近年來,千陽縣始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覺肩負維護國家生態(tài)安全、物種安全、木材安全等歷史使命,全面落實林長制工作要求,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理念,科學推進大規(guī)模國土綠化,加大綠化造林力度,深入實施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及退耕還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造林等生態(tài)工程建設,顯著提升了森林覆蓋率,有效改善了林區(qū)環(huán)境面貌。千陽縣在推進綠化造林過程中,首選樹種之一就是油松[1]。為提高油松成活率,充分發(fā)揮油松水源涵養(yǎng)、防風固沙、蓄水抗旱、防洪減災及調節(jié)小氣候等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功能,規(guī)范油松繁育方法并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 油松繁育技術要點
2.1 播種育苗
目前,播種育苗是千陽縣繁育油松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要點如下。1)選地整地。育苗前,林業(yè)人員應當科學選擇育苗地,優(yōu)先選擇土層深厚,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疏松透氣、酸堿度適宜的壤土、砂壤土地塊育苗,禁止在重度鹽堿地、瘠薄地、易積水的地塊育苗。選定育苗地后要深翻晾曬,深度25 cm,并施加足量的基肥,建議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2 500 kg和過磷酸鈣10 kg。同時,可配合施加硫酸亞鐵5~
6 kg進行土壤消毒,最后平整土地建造苗床。苗床寬1 m、長10 m。2)繁育季節(jié)。林業(yè)人員應合理確定繁育季節(jié),春季或者秋季播種育苗均可,但建議在春季,以4月底最為適宜。3)種子處理。播種育苗前,林業(yè)人員應當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先篩選種子,剔除其中的雜質、癟粒等,然后將剩余優(yōu)質飽滿的種子放置于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3 h消毒。種子撈出后再使用50 ℃溫水浸泡12 h,然后撈出、裝入容器放置于溫暖處催芽,一般持續(xù)催芽7 d左右即可播種。或者可采用沙藏法催芽,當2/3的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2]。4)播種育苗。播種育苗前,林業(yè)人員需要澆灌充足的底水,然后采用條播法播種,播幅為5 cm,條中心距20 cm,每667 m2條播種子16~18 kg,播后覆土厚1 cm并適度鎮(zhèn)壓土壤,提高出苗率。5)幼苗管理。播后7 d左右,油松即可發(fā)芽出土。待油松出土后,林業(yè)人員應及時查看苗情,并做好間苗工作,若發(fā)現(xiàn)種植密度太大可在6—7月間苗一次,每平方米留苗110~140株。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尤其是在澆水、降雨后及時松土除草,破除土壤板結,增強土壤透氣性,同時避免雜草與幼苗爭奪水肥。為實現(xiàn)壯苗培育,林業(yè)人員應做好追肥工作。幼苗生長前期,以追施氮肥為主;幼苗生長中后期,以追施磷鉀肥為主。出苗7 d后,林業(yè)人員可每隔7 d噴施一次0.1%硫酸亞鐵溶液,預防油松幼苗猝倒病的發(fā)生。
2.2 容器育苗
近年來,千陽縣林業(yè)人員應用容器育苗技術繁育油松,其要點如下。1)選地。優(yōu)先選擇排灌方便、無污染、地勢平坦的地塊育苗。2)容器選擇。林業(yè)人員應優(yōu)先選擇性能好、經濟實惠、利于苗木生長的容器育苗。目前,常用的育苗容器為7 cm×13 cm規(guī)格的單個株型有底塑料容器袋。3)整地做床。先清理雜物,然后平整土地、做低床。苗床長8~12 m、寬1.1 m、深12 cm,苗床之間設置40 cm寬的工作道。4)配制營養(yǎng)土。禁止使用黏土和攜帶病菌的土配制營養(yǎng)土。油松育苗基質主要由80%山坡土、18%松林腐殖質土、2%磷酸鈣組成[3]。5)播種。播種前,清洗一遍種子,然后浸泡24 h催芽,每天翻動5次,當種皮變軟后即可播種。合理控制播種時間,以5月初為宜。播種時采用點播法,播后覆蓋適量沙土即可。6)苗期管理。在出苗期,林業(yè)人員應合理控制容器溫度和土壤濕度,營造適宜油松生長的溫濕度環(huán)境。做好遮陰工作,如搭建遮陰網,確保達到理想的遮陰效果。齊苗后
7 d,每隔7 d噴施一次0.5%~1.0%波爾多溶液,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的發(fā)生。噴藥后用清水洗掉幼苗上的藥液,避免產生藥害。合理除草,可起到保墑防旱的作用。在出苗之后,林業(yè)人員應根據(jù)降雨情況、油松長勢,做好澆水追肥工作。在苗木速生期,可每隔
3~5 d澆水一次,同時可配合施加適量肥料,滿足油松幼苗生長時期對水肥的需求,促進培育壯苗。
3 油松栽培技術要點
3.1 林地選擇
栽培油松前,林業(yè)人員應合理選擇造林地。在千陽縣,可選擇陰坡、半陰坡、半陽坡等地的土層深厚且土壤肥沃、疏松透氣、富含有機質的地塊栽培油松,但地塊海拔不可太高。
3.2 林地整備
林業(yè)人員應合理控制整地時間,若在春季、雨季造林,應當在造林前一年整地;若在秋季造林,應當在造林當年雨季整地。林業(yè)人員應采用適當?shù)恼胤绞?,針對地勢平坦的地塊,建議采用穴狀整地法;針對地勢較陡的地塊,建議采用魚鱗坑整地法。針對裸根苗和容器苗,采取穴狀整地法時,穴規(guī)格為30 cm×
30 cm×30 cm;采取魚鱗坑整地法時,穴規(guī)格為
60 cm×50 cm×40 cm。針對大苗,采取穴狀整地法時,穴規(guī)格為60 cm×50 cm×40 cm;采取魚鱗坑整地法時,穴規(guī)格為80 cm×60 cm×40 cm[4]。?
3.3 栽植
3.3.1 裸根苗栽植
在千陽縣,裸根苗栽植時間以4—5月和10—11月
最為適宜。林業(yè)人員應選擇合格的苗木栽植,最好為3~4年生的健壯苗木。栽植前,使用泥漿蘸根,讓油松根系保持濕潤。然后將苗木垂直放入栽植穴內,分層回填土壤并壓實,回填第一層土壤時要輕輕提拉苗木,讓其根系和土壤緊密接觸并保持舒展,提高幼苗成活率。覆土厚度與地面持平即可。林業(yè)人員應合理控制裸根苗栽植密度,以每公頃栽植4 500株左右為宜。
3.3.2 容器苗栽植
在千陽縣,容器苗栽植時間為4—5月、10—11月,或者夏季降雨后均可。林業(yè)人員應優(yōu)先選擇2~3年生,質量、規(guī)格均合格的苗木栽植造林。起苗前,要將容器苗灌足水,然后取出放置于運苗器中。容器苗運輸至現(xiàn)場后除掉容器,并輕輕放入栽植穴中,覆土壓實。此外,林業(yè)人員應合理控制容器苗栽植密度,以每公頃地栽植4 000~5 000株為宜。
3.3.3 大苗栽植
在千陽縣,大苗栽植時間以4—5月和10—11月為宜。林業(yè)人員應優(yōu)先選擇5~7年生的健壯合格苗木栽植造林。造林前1年秋季,將苗圃地灌足夠的水,第2年帶土球起苗。運輸時,做好土球防護工作,可使用草繩纏繞加固后再將大苗運輸至造林地。栽植大苗時,林業(yè)人員應保持苗干豎直、根系舒展。覆土厚度應與地面持平。林業(yè)人員應合理控制大苗栽植密度,以每公頃地栽植3 400~4 000株為宜。
3.4 水分管理
栽植油松后,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非常關鍵。林業(yè)人員應明確油松的需水規(guī)律和需水關鍵期,以此為基礎,根據(jù)自然降雨情況靈活管水,滿足油松不同時期對水分的需求。具體來說,栽植油松后應及時澆灌一遍定根水,加快苗木扎根成活。在油松進入生長期后,若遭遇持續(xù)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但要澆小水,每次澆水要澆足。若遭遇持續(xù)降雨天氣,林業(yè)人員應及時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積水影響油松根系呼吸,引發(fā)漬害。在土壤封凍前,林業(yè)人員應澆灌一遍越冬水,增加地溫,確保油松能夠安全越冬。
3.5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是栽植油松后的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定期松土,有助于破除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疏松性和透氣性,促進油松根系生長發(fā)育。及時除草,不僅可以避免雜草和油松爭奪水分養(yǎng)分,而且可避免病菌、害蟲滋生,確保油松良好生長。林業(yè)人員應合理控制松土除草頻率,一般每年需要中耕除草3遍,連續(xù)開展3~5年,
促進壯苗的培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油松生長前期、中期,中耕除草深度應合理,避免損傷油松根系,影響其生長。如果林間雜草較多,可采取化學法除草。林業(yè)人員應根據(jù)雜草類型,合理選擇使用除草劑。例如,針對禾本科雜草,可噴施精喹禾靈、高效氟吡甲禾靈等藥劑。對準雜草根部和莖葉噴藥,提高除草效果[5]。
3.6 修剪管理
修剪整形是栽植油松后的一項重要管理內容。在千陽縣,春季、秋季、冬季均可進行油松整形修剪工作。每年從樹干基部剪掉一輪分枝,同時將無用枝、徒長枝、競爭枝、雜亂枝及病蟲害枝等剪除,確保主干、主枝良好生長,同時保證樹形美觀、簡潔,改善林內通風透光條件。要注意適當進行修剪整形,防止感染病菌。修剪后,可涂抹適量的石硫合劑,加速傷口愈合,預防病害的發(fā)生。
3.7 防寒保護
為確保油松茁壯生長,林業(yè)人員應做好防寒保護工作。越冬前,通過覆蓋稻草、澆灌越冬水等方式,增加地溫,防止油松被凍傷或凍死,確保其能夠安全順利越冬。油松造林地要設置圍欄、鐵絲網,實行封禁保護,防止牲畜進入,禁止砍伐。
3.8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發(fā)生會對油松的生長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其死亡,進而影響綠化造林效果。因此,千陽縣林業(yè)人員要高度重視油松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認真做好病蟲害監(jiān)測預警工作,動態(tài)掌控油松病蟲害發(fā)生和流行情況;科學評估病情、蟲情風險系數(shù),進而采取針對性、綜合性的防治措施,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
目前,千陽縣油松常見病蟲害有落針病、立枯病、松大蚜等。林業(yè)人員應根據(jù)病蟲害類型科學選擇防治藥劑,優(yōu)先選擇廣譜、綠色、低毒、高效及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并務必嚴格按照說明書用藥,確保用藥方法準確且劑量合理,確保達到理想的用藥防治效果。例如,針對落針病,可交替使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d用藥1次,連續(xù)用藥2~3次;針對立枯病,可交替使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 2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d用藥1次,連續(xù)用藥2~
3次;針對松大蚜,可交替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d用藥
1次,連續(xù)用藥2~3次[6]。
4 結語
油松在千陽縣綠化造林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林業(yè)人員在進行油松綠化造林時,應當重點做好繁育、栽培兩個方面的工作。根據(jù)油松生長特性,采用適宜的繁育方法,提高油松繁育質量,培育健壯油松幼苗。同時,提高栽培管理意識,掌握油松栽培技術要點,確保油松健康生長。提升油松綠化造林質量,不僅可以增加綠化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而且可以改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推進地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龔欣.試析油松的繁育技術和栽培技術[J].新農業(yè),2023(22):43-44.
[2] 張富寧.油松繁育栽培技術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23(2):16-18.
[3] 李文林.試析油松的繁育技術和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2(2):74-75.
[4] 李桂珠.油松繁育與栽培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21,39(12):104-105.
[5] 趙紅藝.油松繁育及栽培技術探討[J].農家參謀,2021(5):175-176.
[6] 溫乃光.油松的繁育技術和栽培技術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20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