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作為一種復雜難治的疾病,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也對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深遠影響。然而,隨著醫(y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運動在腫瘤治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幫助患者超越疾病,重拾健康與活力。
運動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適當?shù)倪\動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還能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具有積極作用。①減輕治療副作用。腫瘤治療常常導致患者感到極度疲勞,適度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能量水平,減少疲勞感。運動還可以幫助緩解抗腫瘤治療過程中的一些副作用,如惡心、便秘、關節(jié)僵硬等。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強心臟泵血能力,對長期臥床或久坐的腫瘤患者尤為重要?;熀头暖熆赡軐е录∪馕s,力量訓練有助于維持或增加肌肉量。②提高生活質量。運動能夠釋放內啡肽等“快樂激素”,有助于減輕焦慮、抑郁和情緒波動,提高腫瘤患者的心理健康。通過克服運動的挑戰(zhàn),患者可以感受到更強的生活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提高整體生活質量。增強免疫系統(tǒng)。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增強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細胞的監(jiān)控和清除能力。改善代謝、促進康復。腫瘤患者可能會因為治療副作用或疾病本身而面臨體重增加或減少的問題,運動有助于調節(jié)體重,改善代謝情況。運動還可以加快術后恢復,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促進康復。建立社交網(wǎng)絡。參與團體運動或運動課程可以為患者提供社交機會,增加與其他患者或健康人士交流,獲得情感支持,減少孤獨感。改善預后。運動可以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因為良好的體能狀態(tài)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承受治療。運動還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的風險,這些疾病可能與腫瘤有共同的風險因素,從而改善腫瘤患者預后。有研究表明,定期進行運動的腫瘤患者可能有更長的生存期和更低的復發(fā)率。
運動類型與建議腫瘤患者在選擇運動時應考慮以下類型,并根據(jù)個人情況調整。①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車等。快走適合大多數(shù)腫瘤患者,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對體能較好的患者,慢跑可以提供更高強度的鍛煉。游泳適合有關節(jié)問題或需要康復的患者。騎自行車可以調節(jié)強度,適合不同體能水平的患者。力量訓練。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輕量級器械如啞鈴或杠鈴,或自身體重訓練,如俯臥撐、深蹲、仰臥起坐等,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訓練,如瑜伽和太極。瑜伽可以提高柔韌性和平衡能力,同時有助于放松和減壓。太極是緩慢而有控制的運動,有助于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休閑活動,如園藝、繪畫或手工藝等。這些活動可以提供輕度的身體活動,同時有助于放松心情,減輕壓力。平衡訓練。對有跌倒風險的患者,平衡訓練可以提高穩(wěn)定性和預防跌倒。
個性化運動計劃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治療階段不盡相同,因此,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至關重要。制定計劃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患者健康狀況:包括腫瘤類型、治療階段、體能水平、腫瘤治療可能伴隨的并發(fā)癥和副作用、心理狀態(tài)、生活習慣、營養(yǎng)狀況以及社會和家庭支持等。②醫(yī)生建議:在開始運動前,患者應咨詢醫(yī)生意見,必要時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運動,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③患者的喜好:選擇患者感興趣的運動,提高參與度和持續(xù)性;養(yǎng)成定期運動的習慣,以獲得持續(xù)的健康益處。
安全注意事項①避免過度運動:特別是在治療期間應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適度運動,從低強度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頻率、時間和強度,并確保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疲勞。②注意身體反應:如果在運動中感到疼痛、疲勞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并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及時調整運動計劃。③保持適當?shù)臓I養(yǎng):運動前后應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以支持運動需求和恢復。④合適的環(huán)境和裝備:選擇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進行運動,穿著合適的運動鞋和服裝,使用必要的輔助設備。